分享

浙北新市:奇人姚云泉

 张明儿 2023-08-04 发布于浙江
新市谷门吴家古村落,住有一位奇人,名姚云泉,今年六十七,世居本地。
沈姚之姓,历来是本地的大族,也是本地文化的杰出代表。姚云泉受家族影响,自己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有很浓郁的文化雅趣。自上世纪末开始,他就着手大量收集传统农业器械与工具,收藏颇丰。走进他的住宅,几乎是百分之七十的空间,都储放了大量的传统农业器械与农具,这些农业器械中,比较显眼的有各类传统水车,有完整的古代缫丝与纺织器械,有比较古远的砻谷机以及各类碾谷脱米的器械与工具。这些收藏让人大开眼界,给人以农业年代的人们生活不易的思考,以及追忆到祖辈的辛劳与智慧。
姚云泉先生身为农民,对这里的土地与一草一木,都饱含了浓烈的朴素情感。他挖了水塘,爱种水稻,又在地上种植各类奇形树,把一些本地普通树移植集中,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数年或十年以上造型培植,成为一些寓有吉祥之意的树形,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心树,连理树,团结树,友爱树,五环树,一些树型的吉祥词,都是快乐健康、努力向上、心心相连等,给人以正能量启示。
除外,姚先生还收藏着这一带民间传统生活中的历代陶瓷生活容器,像缸、甏、壶、钵、盘等,数量相当可观,缸的数量为最大,各类品种,各个年代的缸体都有展示。由于这些陶瓷容器的收藏,姚先生还暗地里磨炼出一手补缸的绝活,在他手下,破碎的缸依旧可以复原,不漏不渗,还可以作生活之用,这一绝活已经获得了当地非遗文化管理部门的认可而进行了申遗保护,这给姚先生的收藏兴趣增设了潜能动力。
去年,姚先生忽发奇想,计划用一只巨缸,移入河中,自己安坐在缸中,漂划于水中。古有岳飞母亲抱着小岳飞,为避洪灾而躲进瓮内漂河的传奇故事,宋史列传一百二十四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岳飞,字鹏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上述文字中所记的“瓮“,是一只上小下大的陶瓷容物,而缸是上大下小的陶瓷容物。据传唐代时,大瓮已可容纳坐人,所谓请君入瓮即此也。“漂缸”难度必然高于“漂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姚先生于是立刻付诸行动,通过几十、甚或上百次的实地练习,吃尽了沉缸溺水的苦,终得“漂缸”要诀。如今他可以在宽阔的河面上,坐着一只三百市斤的“七石缸”中,悠哉漂划而过河。
今年八月三日上午,酷暑天气,遇上阴天,倒是好。姚云泉用汽车从家里载来一只大缸,在新市西栅漾的宽阔河面上,进行了一场“漂缸过河“的大型艺术真人秀表演。我有幸得到姚先生事前通知,全程观摩了这场精彩演出,整个过程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惊险、奇特、罕见。演出就是姚先生一人,只见他熟练将大水缸由四人抬入西栅漾大河里,我看这水缸居然是姚先生自己亲补的破水缸。姚先生穿上蓑衣笠帽,拿着一根撑竿小心坐在缸中,便荡漾起“漂缸”来。只见他稳稳当当地坐着,当水缸划向河中心时,姚先生便显现身手,不慌不忙地撑竿、划水、拿着葫芦瓢作饮酒状,像极了江湖钓徒,苕隐渔翁,艺术范十足,有古趣。
一个小时的真人秀表演,像是一次亚运会的喜迎前奏。表演终于成功结束,岸上的观众也不禁为他捏汗,毕竟“漂缸”是一场险象环生的表演,没有真功夫,是不可随意模仿的。这次表演成功,让姚先生完成了一个夙愿:他就是要把内心的快乐带给家乡人们,并以此寄托风调雨顺、祈愿丰收、赞美盛世的一番心意。岸上观众以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向姚先生祝贺,向他表示谢意和致敬,我们也期待姚先生能保持这一表演项目,不断改进项目的艺术丰富性,提升表演环境的艺术烘托氛围,更完美地奉献给家乡人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