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新声-2-《桃夭》

 karlinms 2023-08-05 发布于上海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古往今来,大凡有点名气的学者,他们都认为《桃夭》是一首婚诗,诸如郑玄、孔颖达、朱熹、方玉润、马瑞辰、钱锺书、家井真(日本)、程俊英等。

在词语解释上,他们将“夭夭”解释为“茂盛的样子”,“灼灼”即是“花鲜艳盛开的样子”,“之子”就是“这位姑娘”,“于归”指“女子出嫁”,“宜”为“和顺之意”,“蕡”即“果实肥大的样子”,“蓁蓁”是形容“叶子茂盛的样子”。因此,他们将《桃夭》翻译成这样的现代文:“茂盛桃树嫩枝丫,开着鲜艳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茂盛桃树嫩枝丫,桃子结得肥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茂盛桃树嫩枝丫,叶子浓密有光华。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

2008年《河北大学学报》第三期刊登张素凤、杨州所撰写题为《〈诗·周南·桃夭〉新解》的文章,其观点突破了历来对《桃夭》“咏新婚诗”的传统说法。该文通过对《桃夭》一诗中的关键词“之子于归”进行声训、语义学上的分析,指出“之子于归”不是“这个姑娘要出嫁”的意思,而是采用《列子·天瑞篇》“鬼,归也”及“古者谓死人为归人”、《说文·鬼部》“人所归为鬼”、《礼运注》“鬼者,精魂所归”等古籍里的本义,即将“死亡”看作人生旅途中一段返朴归真的“回归”过程,人死了要转变为鬼,鬼是人死后灵魂的最终归宿,“之子于归”就是祈求鬼魂回到“归处”,不要危害人间。又联系到远古时期人们信奉桃树具有避鬼辟邪功能,认为《桃夭》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保佑家室和家人的唱词。

但是有人认为,“驱鬼说”有一个不合常理的地方,不论古人或今人,都不能总死在春天里。如果在其它季节死去,又拿什么树和花来祭祀呢?更何况冬秋之季无花,开春时节有花却无果。再进一步想一想,为了驱鬼,仅用四季里都用得着的桃枝就足够了,何需同时用桃花、桃实、桃叶来起兴?

于是,有人就说,这首诗是“送春(神)接夏(神)”的社祭祭词。在迎接夏神莅临之前,一定要先送春神归位,期间要唱很多颂词,《桃夭》可能就是其中之一首。

“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和“其叶蓁蓁”都是形容桃树在春末夏初之时,桃花凋谢,桃子初露,桃叶勃发,桃花、桃子和桃叶斑驳相间的样子,它们共同构成了桃树在立夏时节“桃之夭夭”的物象。整首诗逻辑关系非常严密,采取先总后分方法(“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形象地告知“春神”此时的物候,立夏已至,您应当归位了。通过请求“春神”归去(“之子于归”),“夏神”如期降临,季节正常禅让轮替,才可达成物候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富民安的愿望。

按照这个理解去翻译,就应该是:

春神已逝,花也灼伤;

春神去吧,是宜归室;

春神已逝,桃实如麻;

春神去吧,是宜回家;

春神已逝,桃叶丛生;

春神去吧,与家人聚;

我个人觉得,“送春神”之说,最为妥帖。诗歌通过哀而不伤的与春神对话,告别的哀伤中有对春神的不舍、又有充分的理解和美好的祝愿。是那么朴实无华,那么情真意切,那么同情共鸣。如同黛玉葬花,大抵唱的“葬花吟”,就概属此类吧!我想,红楼梦作者,大抵也是这样看《桃夭》的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