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躬身入局与置身事外

 一中大语文 2023-08-05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做事必须躬身入局、置身事内;也有人说,做事要身处事中、置身事外。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种观点组成。一种观点是“做事必须躬身入局、置身事内”,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提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积极主动投身其中,亲力亲为,挺膺担当,而不能只是评头论足,空喊口号。另一种观点则是“做事要身处事中、置身事外”。意思是无论身处任何事情之中,都要跳出局势之外去认知。以全局视野看问题,这样才能看清事情的本质,洞察其规律,找到解决问题之法。

材料围绕着两种不同的做事方法展开,意在启示考生,应辩证分析、全面看待这两种做事方法,因时因地因事制宜,该入局时入局,该置身事外时就置身事外,如此方能正确处世,成就价值。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的内涵,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合理地对待“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依然“躬身入局”投入虎门销烟的运动的事例,论证国家发展需要“躬身入局”的时代青年也可以引用曾国藩“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的名言,以及庆山“若能置身事外,才不能画地为牢”的言论论证“躬身入局”与“置身事外”的重要性。还可以列举当今社会存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当局者迷”以及“自扫门前雪”等现象进行反面论证,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

1.躬身事内,挺膺担当。

2.出入之间,因事而异。

3.躬身入局担当,置身事外洞察。

4.躬身入局是态度,置身事外是方法。

【佳作展示】

入局与置身:做事的智慧之钥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如何做事皆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做事必须躬身入局,置身事内;也有人认为,做事要身处事外,保持距离。然而,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并非彼此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做事的智慧之钥。

首先,让我们探讨“躬身入局,置身事内”的内涵。这表明了一种态度,即做事者应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入到事情的内部,了解其细节,掌握其要领。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真相,才能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这种态度显示了一种决心和热忱,对于工作的深度理解和掌握是成功的关键。

然而,置身事外,保持距离,也是一种必要的做事策略。这并非表示对事情的漠视或不重视,而是以一种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事情。如一位古人所言:“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候,站在事情之外,能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能更准确地把握事情的脉络。这种态度显示了一种理智和冷静,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这两种态度,入局与置身事外,实际上是一种做事的平衡。入局表示对事情的热情和投入,而置身事外则显示了对事情的冷静和客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用心而不用情”,这就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只有同时保持热情和冷静,才能对事情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又能准确地把握事情的方向。

总结来说,入局和置身事外是做事的两大要素,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做事的智慧。入局让我们深入了解事情的细节,掌握其要领;而置身事外则让我们能以更全面、更宏观的视角看待问题。只有二者相结合,我们才能对事情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事情的方向,实现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例子都体现了这种做事智慧。比如,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需要深入了解员工的状况,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维持公正和权威;在商业交易中,商人需要深入了解市场的情况,但同时也要保持对市场的冷静观察,才能在商战中保持不败。

总的来说,入局和置身事外是做事的两大要素,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我们不能只深入其中,而忽略了全局;也不能只关注全局,而失去了深入的细节。只有把二者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做事的智慧,才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成功。这就是我对于入局与置身事外的理解,也是我希望与大家共享的思考。

【同题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国藩曾讲过一个故事,两个挑重担的人相遇在南方农村狭窄的田埂上,谁都不愿意让路,这时候来了一个旁观者,自己跳到了水田里,对其中一位说,来,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一会儿, 你侧身过去。曾国藩总结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他的《树上的男爵》里塑造了一个生活在树上却始终热爱大地的形象, 提出“因为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荣者自安安,庸者自碌碌,关怀则乱,当局者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置身事外,可以多一分自由超脱,于人于事,都是大有裨益。

请综合以上材料,对“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这两种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

两则材料指向不同的观点:材料一通过旁观者“躬身入局”的方式解决了两个挑重担之人谁也不肯让路的矛盾,以小见大,强调“躬身入局”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有成事的希望;材料二则通过树上的男爵对大地的态度,强调“置身事外”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多一分自由超脱。

由此,出卷老师要求我们对“躬身入局”与“置身事外”这两种态度谈看法,指向非常明确。

【审题立意】

根据对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有三种立场:

第一,肯定“躬身入局”的重要意义,由点到面,发散思维,文章主体以阐述“躬身入局”的原因与意义为主;

第二,肯定“置身事外”的重要意义,由点到面,发散思维,文章主体以阐述“置身事外”的原因与意义为主;

第三,也是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躬身入局”也好“置身事外”也罢,要辩证看待,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该入局时入局,该置身事外时置身事外”,主体主要体现自己的辩证思考。

【理论素材】

1.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风声》

2.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3.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5. 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是一种达观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种高超的入世智慧,淡泊宁静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无事时,澄然;有事时,断然;得意时,淡然!

6.只管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明·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孔子

8.管闲事,落不是——鲁迅

9.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10.所以我就有一种偏见,以为天下本无所谓闲事,只因为没有这许多遍管的精神和力量,于是便只好抓一点来管——鲁迅

【精彩标题】

1.躬身入局,担当作为

2.置身事外,岂非逍遥

3.该入局时入局,该洒脱时洒脱

4.入外之间,因事而异

【佳作展示】

入外之间 因事因时因人而异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说:“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这是我们做事的人。”他把躬身入局定义为做事,定性为直面挑战,这与时代呼唤的“实干”不谋而合,对于这种定性我们当然喜闻乐见。(方老师点评:不以原材料的内容引入但紧扣材料,避免阅卷者审美疲劳)

但是难道我们真的必须时时刻刻“躬身入局”吗?其实,“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最终取决于事情的性质、人的实力以及时机的选择!(方老师点评:但是引起转折,提出中心观点,点题)

若此事损害到自己、集体甚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利益,此时的置身事外就是懦夫的表现;若此事于己无益,反而徒增他人烦恼,此时的置身事外就不可谓不明智。(方老师点评:假设论证,置身事外因事而异)

同理,若入局有益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矛盾的缓解,同时不损害他人利益,甚至如曾国藩故事中的旁观者般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此时的“躬身入局”,就是大我的担当。正如新冠疫情之下84岁高龄的钟南山先生毅然逆行武汉,去往风暴的中心,只为守护国人生命,如此的入局我们敬佩且感恩。(方老师点评:假设、举例论证,躬身入局因事而异;同时回扣曾国藩的材料避免离题)

但如果入局成为了火上浇油就是一种非理智的选择了。正如肖战粉丝引发的227事件,若每一个粉丝或者大部分粉丝能够置身事外,或许肖战也不会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了。(方老师点评:假设、举例论证,躬身入局因事而异)

因此是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还是要因事而异。(方老师点评:总结第一个分论点)

当然,因事之外还需因人而异。(方老师点评:过渡,点出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需因人而异)

我们赞扬舍身救人的勇敢,但我们不需要没有理智的英雄。12岁小学生为救人溺水身亡,我们不需要这样躬身入局的悲剧;3月28日爆发的四川凉山大火致19名战士牺牲,如此的躬身入局我们痛心但是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担当。躬身入局还需量力而行,因人而异。(方老师点评:举例论证,躬身入局还需量力而行,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之外也需因时而异。(方老师点评:过渡,点出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需因时而异)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准备好的入局只能是陪跑,此时置身事外,养精蓄锐不失为良策。正如2001年中国的入世就是在前期种种的准备以后的入局,而不是脑子一热的决定。正如在意大利严峻的疫情期间,中国先后派专业医疗团队赴意援助,这叫适时的入局,而美国在全球合力抗疫的条件下,还在鼓吹“中国病毒”,这就是不合时宜的置身事外。(方老师点评:举例论证、联系现实,向阅卷者展示考生不仅读圣贤书,还关心国家大事)

李嘉诚说:“成功没有必然的方程式。”是躬身入局还是置身事外同样没有必然的方程式,它需要我们做一个理性的人,学会随机应变,因时因事而异。国家有难,必躬身入局;危害他人,必置身事外。(方老师点评:引用名言,总结全文,点题)

【名师综评】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将辩证进行到底,一以贯之。结构上运用并列式,从“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三个角度切入,论证全面,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作文导写:躬身入局,担当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