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守住根本 才能保全(第三十六章)

 舞酒绿林 2023-08-05 发布于广西

【原文分析】:

这是处世之道。学会智取,以柔克刚,不离根本,体现的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做事就能一帆风顺,事半功倍。

【现实意义】:

“鱼不可脱于渊”。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鱼儿脱离了水那就是死鱼一条,任由宰割了。前面第三十三章就说“不失其所者久”。鱼的“其所”就是水就是渊。水的概念大,范围广;渊,是潭,是深水,更有利于鱼的生存。人若理解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也就不要轻易地背井离乡。

“鱼不可脱于渊”的脱,是脱离还是逃脱呢?通行翻译是脱离,有学者论述为逃脱。脱,本义是肉去皮骨。脱离,作动词用是断绝关系的离开,有主动之意。逃脱,则是逃而脱离。逃离险地,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事或物而离开,有被迫的意思。“鱼不可脱于渊”是劝说鱼不要离开深渊。如果“脱”是逃脱的意思,那么“鱼不可脱于渊”,就是说鱼逃脱不了深渊,受深渊的约束,讲不通。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那么,“国之利器”是什么呢?有学者译为“国家的秘密武器”。但利器一词不仅仅是锋利的武器的一种解释,还有精良的工具,杰出的才能,以及兵权,权谋等。

《韩非子· 内储说下六微》也有解释:“赏罚者,利器也,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故君先见所赏,则臣鬻之以为德;君先见所罚,则臣鬻之以为威。故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翻译就是,赏罚是锐利的武器,君主操纵它以制服臣子,臣子得到用它来蒙蔽君主。所以,君主事先显露出行赏的苗头,臣子就会兜售它来作为自己的恩德;君主事先显露出行罚的苗头,臣子就会兜售它来作为自己的权威。所以,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把“国之利器”说成是赏罚太简单了。鬻,读yù,本义是粥,作动词引申为卖。买官鬻爵就是买卖官爵。

国之利器,不仅仅是先进武器,它还包括治国方略,重大决策,镇国之宝,科技专利,军事机密等等,是要严格保密的,更不可能公开展示,告诉别人。那怕是个人也有隐私。我认为用“机密”二字正好概括“国之利器”。国家机密是不能泄漏的,大家都懂。

       本章的现实意义就是成语欲擒故纵,巧取而非豪夺,又是以柔克刚的表现。老子为什么要写这些?因为现实中总是恰恰相反,喜欢硬碰硬,结果是两败俱伤。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典型的欲擒故纵战例。但在这之前就有很多事例,如《郑武公伐胡》:

从前郑武公想要讨伐胡国,所以就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以此来使胡国国君心里高兴。于是问大臣们说:"我要用兵,可以讨伐谁?"

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讨伐胡国。"郑武公大怒并且责骂了关其思,说:"胡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讨伐它,什么意思?"胡国君主知道了这件事,把郑国君主当做自己的亲人,就不再防备郑国。

郑国趁其不备攻打胡国,并轻易地占领了它。

附: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新译】:

(我们)将欲收拾它,必然纵使张扬它;将欲削弱它,必然先让它强盛;将欲废弃它,必然先让它兴盛;将欲夺取它,必然先给它好处。这种做法就是难以觉察的微妙智慧,以柔弱胜刚强的手段。

鱼不可脱离深渊,国家机密也是不可以明示于人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