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悟经络(27)|| 失眠?肾虚?泌尿生殖问题?~肾经27穴显功力

 香行万里 2023-08-05 发布于浙江
肾虚是很普遍的现象,补肾自然离不开肾经。肾经穴位左右各27穴,从涌泉到俞府,从足底到锁骨下。
穴位歌:
肾经足底生涌泉然谷太溪大钟
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
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
商曲向上是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涌泉穴:井穴。泉水涌出的地方,养生保健要穴。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主治:井穴治急症,井主心下满:清热,滋阴,生水。(1)发热,心烦,惊风。(2)咽喉肿痛,咳嗽,气喘;(3)便秘,小便不利;(4)足心热,腰脊痛。
临床上也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头痛、补肾、引热(火)下行、眩晕、口舌生疮等效果都不错。可按揉或艾灸。
配伍举例:配水沟、内关主治昏厥(醒脑开窍);涌心疗法(劳宫搓涌泉)调理心肾不交;配前顶、印堂、神门主治小儿惊风;配太溪、照海、鱼际主治咽喉肿痛(清热,引热下行,滋阴)。
然谷穴:肾经荥穴。位于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对症阴虚火旺(因为肾阴不足引起的火旺),使水火达到平衡,可升清降浊。荥主身热,有降火之功。
主治:(1)咳血,咽喉肿痛;(2)消渴(明显的阴虚特征),黄疸,泄泻。(3)月经不调,阴挺阴痒,遗精,阳痿。(4)小儿脐风。(4)足跗肿痛。
配伍举例:配肾俞、太溪、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配肾俞、志室、气海主治遗精;配尺泽、鱼际、孔最主治咳血;配中极、血海、蠡沟、三阴交主治阴痒。
太溪穴:肾经输穴。滚滚溪流归肾水,有补肾,健脑髓之功。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是昆仑穴)。古中医把脉太溪穴以确定其肾气尚存就还有救。补肾、调理身体之大穴,可以决生死、除百病。
主治:(1)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肾虚);(2)咳嗽,气喘,咳血(),痛。咽喉肿痛,齿痛(肾气不足引起)。(3)消渴,便秘。(4)腰背痛(虚症),下肢冷痛。
配伍举例:配大陵、神门、太冲、志室主治失眠;配尺泽、鱼际、孔最主治咳血;配气海、三阴交、志室主治滑精。
大钟穴:肾经络穴。同时治疗膀胱经病症。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
主治:(1)癃闭,便秘;咳血,气喘;痴呆,嗜卧;腰背痛,足跟痛。
配伍举例:配孔最、尺泽、鱼际主治咳血;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配肾俞、太溪、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水泉穴:肾经郄穴。位于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郄穴是水比较丰富的地方,肾水比较集中的地方,肾经之气在此聚集的位置;治疗上不能盛的水,以及下不能通的水。
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2)视不明。
照海穴:八脉交会穴,跷脉。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通阳跷脉的是外踝膀胱经上的申脉穴(水平方向略低)
主治:(1)失眠(照海通阴跷,该安静的时候静不下来,说明阳盛阴不足,此时用补法),目赤肿痛,咽干,咽痛(肾经循行所过之处,也可治疗舌、胃、肝的相关病症);(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癃闭,疝气;(3)癫痫。
配伍举例:配列缺主治咽喉肿痛;配中极、三阴交主治癃闭;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复溜穴:肾经经穴。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
主治:(1)腹胀,泄泻;(2)多(气虚不能固摄汗液,补合谷以补肺气,泻复溜帮助排水,促进排汗;亦可补足三里加强脾胃之气,达到敛汗的作用);无汗(阴虚耗伤津液造成的无汗,滋阴补水,补复溜扶助水,泻合谷,让汗发出来;风寒无汗时需解表发汗补合谷泻复溜);水肿;(3)腰背痛,下肢痿痹。
配伍举例:配肾俞、关元、天枢、足三里主治泄泻(肾气的泄泻叫五更泻或鸡鸣泻);配肾俞、脾俞、太溪、足三里主治水肿;配合谷主治汗出不止。
交信穴:把肾经的气交给三阴交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后缘凹陷中。
主治:(1)癃闭,疝气痛引股膝,月经不调;(2)泄泻,便秘。
筑宾穴:太溪直上5寸,比目鱼肌与跟腱之间。
主治:(1)癫痫,吐舌;(2)呕吐;(3)疝气;(4)小腿疼痛。
阴谷穴:肾经合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1)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2)癫狂。(3)腰脊痛(虚症),少腹、前阴、膝股引痛。

横骨穴: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

主治:少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

大赫穴: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横平中极穴)

主治:遗精,阳痿,阴挺,带下,阴囊挛缩。

气穴: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横平关元穴)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腹痛引腰脊(腰痛不能仰,阴病致阳,阳病治阴。反之亦然。)

四满穴: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遗尿;泄泻,腹痛,积聚,水肿。

中注穴: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便秘。

肓俞穴:脐中旁开0.5寸。

主治:腹痛,便秘(非热秘,主要针对虚秘:好多天不大便,肚子也不胀,没感觉,无便意,使不上劲)。有利尿通淋,化湿降浊;散寒止痛,温中降逆的作用(中焦有寒,脾肾阳虚相关疾病);还可调整气机的升降,肓俞穴是连接天地之间的枢纽(肚脐以上为天,下为地),可以参与到气滞、气郁病症的调理;有很好的补肾作用,滋肾水,补肾经。

商曲穴: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积聚。属虚性病症

石关穴: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便秘,多唾,嗳气。

阴都穴: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横平中脘穴)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

腹通谷穴: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腹痛,腹胀,腹中积聚,呕吐。

幽门穴: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横平巨阙穴)

主治:腹痛,腹胀,呃逆,呕吐,泄泻。

步廊穴: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正中线与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肾经穴位参与治疗肺脏疾病主要是针对与肾肺同病有关系的疾病,如肾不纳气、肺肾气虚、肺肾阳虚等,咳嗽日久,咳嗽伴有气喘,肺气肿等。下同。)
神封穴:第4肋间隙(横平乳头),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胁胀满。(2)呕吐,食欲不振(肾脏疾病造成的食欲不振)。(3)乳痈{如乳腺结节、增生,乳腺发育不良(先天的肝肾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引起,通过疏通相关经脉穴位有一定帮助)、乳房下垂等}。
灵墟穴: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胁胀满。(2)呕吐;(3)乳痈
神藏穴: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胁胀满;(2)呕吐,食欲不振。
彧中穴: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胁胀满;(2)呕吐,食欲不振。
俞府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胁胀满;(2)呕吐。
配伍举例:配肺俞、膻中、丰隆主治咳喘多痰;配天突主治呕吐。

上述胸腹部穴位的主治多在局部治疗,以及因肾病引起的对穴位所在相应脏腑如泌尿、生殖、脾、胃、肺部的相关病症,可以采用推拿、按摩、艾灸、针灸(胸部慎用)等方式用于肾经经络、脏腑以及头面五官的疾病治疗穴位主要集中在足部腿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