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山文化玉器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8-05 发布于甘肃

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年-5000年,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是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学文化。

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发掘了红山文化部分重要遗址,包括辽宁阜新胡头沟遗址、喀左东山嘴建筑群遗址、朝阳牛河梁遗址、凌源田家沟墓地群、朝阳半拉山墓地等。

其中朝阳牛河梁遗址是迄今为止发掘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及墓葬群,发现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祭祀建筑群,以及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玉器。

众多遗址的发掘以及珍贵文物的出土,论证了早在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

红山文化墓葬为积石冢形制,且随葬品多为玉器,极少见石器和陶器。

这种“唯玉为葬”、“以玉事神”的埋葬习俗,是红山文化墓葬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红山文化玉器在其中已具备区分墓葬等级的功能,具有规范的形制和丰富的内涵。

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器型有人物、动物、斜口筒形器、勾云形器、玉环、玉璧等。

图片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有发现龙形器物,此件玉龙由墨绿色岫岩玉雕刻而成,雕琢精美、造型生动,有“中华第一龙”之美誉。

图片
图片

玉猪龙造型奇特、身体粗旷、风格古朴,是史前人们与神灵沟通的“灵物”,可能为巫师所有。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红山文化墓葬主人的头骨旁通常发现此类箍形器物,可认为是用于固定发式的发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红山文化早期尚未出现玉器,中期玉器极少,晚期出现大量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丰富且独具特色,是了解中国古代先民琢玉工艺和文化习俗的物质载体,其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亦起到重要作用。

红山文化所在的西辽河流域和良渚文化所在的环太湖流域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两大雕琢玉器中心,二者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玉礼制体系,是中国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