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生于脾,藏于肾,源于肝,3个中成药,从头到脚祛湿气

 昵称65820384 2023-08-06 发布于河南

中医有这样一句话:湿气生于脾,藏于肾,萌发于肝。

我们知道脾胃可以运化水液,吃的太多和我们的脾胃虚弱有关。脾胃虚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肝气瘀滞。如果你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可以轻松化解全身湿气。

图片

图片

首先
湿气生于脾

简单解释一下,脾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运化出去,所以一旦脾虚了,水液排不出去就会凝聚一起形成湿,这叫做“水聚成湿”。

如果你脾虚,体内有湿气会总觉得身上没劲,不想动,并伴着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出现稍微吃点东西就腹胀,大便稀软不成型,伸出舌头一看,两边有明显的齿痕,这个时候就得健脾化湿,可以用参苓白术散

图片

图片

在出现上述症状后还没有在意,那水湿就会进一步发展,导致凝聚成痰。这时除了刚才的症状之外,还会经常咳痰,吐痰,脸上头发也爱出油,同时舌苔也变得厚腻,这时就得健脾燥湿化痰了,可以用六君子丸

图片

其次
湿气藏于肾

肾主水,同样可以运化你体内的水液。在运化中,主要作用就是肾阳,这肾阳就像太阳,可以把你体内多余的水给蒸发了。

肾主膀胱,也能将水液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所以除了脾虚以外,肾阳虚了也会导致你体内产生湿气。

这时你不仅舌苔厚腻,脸爱出油,大便黏腻不成型等症状,还会出现腰膝酸软,怕冷,手脚发凉,甚至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的情况。这时想调理就得补肾、助阳、利水为主,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图片

如果想加大祛湿的功效,可以再搭配参苓白术散一起用。

图片

最后
湿气源于肝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所以肝克脾。而大部分人,脾虚都是肝郁引起的。毕竟现在人压力大,思考事情多,还总不开心,容易肝郁。

肝郁后就会导致脾虚,更何况肝肾同源,肝出现问题后也容易影响到肾。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肝郁都会影响水液代谢导致湿气产生。这时不仅有湿气重的症状,还会经常觉得头疼、胸闷,胸胁胀痛,情绪不稳定,容易易怒。

如果还伴随着脾虚的症状,那就用参苓白术散搭配逍遥丸,如果还伴随有肾虚的症状,可以用金匮肾气丸搭配逍遥丸

图片

图片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您学会了吗?

图片

图片

如果您有以上症状或有看不懂的报告单,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您的问题和症状,或拨打电话:15701230910(微信同号),帮您辨证调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