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为炮兵题词,有人提出“炮”字写错了,后来才知道主席高明

 丘山三也君 2023-08-06 发布于四川

建国后,我国开始调整建军思路,在保持强大陆军的基础上,建设包括装甲部队、工兵部队、炮兵部队在内的其他兵种,构建多兵种联合作战体系,以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增强国防力量。当然,建设技术兵种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除了要投入大量资源之外,还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军事主官,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片

以炮兵部队为例,1949年建国后,中央军委便着手开始聚合炮兵资源,并重新编组部队序列,为建立独立的炮兵部队做准备。1950年初,毛主席刚刚从苏联回国,军委便将炮兵部队司令员的候选人名单提交上去,请毛主席做最后的决断。主席经过仔细考量,最终钦点陈锡联将军担当此大任。

陈锡联此前从没有干过炮兵相关的工作,他对任何建设炮兵部队更是一头雾水,当中央军委的命令传达他手中之后,他第一反应就是婉拒。随后,他找到刘、邓二位首长,道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邓公则安慰他说,毛主席有识人之明,既然选择了他,就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图片

但陈锡联还是心里没底,想要辞让,刘帅见状连忙勉励了他一番,夸他鬼点子多,心思又活泛,一定能胜任此职位。陈听了刘帅的话,这才稍稍有了些信心,决定遵从军委的命令,担任炮兵部队的军事主官。上任之后,他迅速搭建起了一个领导班子,完善指挥、行政系统,并想方设法向军委争取支援,以方便自己开展相关工作。

为了培养更适应现代化战争的人才,陈锡联还专门成立了一所炮兵学校,并请毛主席为学校题词祝贺。不久之后,主席的秘书将主席的题词送到了陈锡联家里,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里面却有一个“错别字”,主席把炮兵的“炮”写成了“砲”。陈锡联一开始以为主席是写错了,可他转念一想,主席做事向来都很严谨,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图片

后来,陈锡联旁敲侧击问了主席的秘书,这才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原来主席不是写错了,而是故意写了一个“砲”字,早先的炮就是用石头做的,后来才转变为钢铁制造以及火药驱动发射,“砲”也就被“炮”取代。这一字之差,展现了主席超高的文化修养,让陈锡联赞不绝口。

再说炮兵部队的发展,自50年代中期之后,解放军炮兵的装备迎来了一波大轮换,加农炮、榴弹炮成为炮兵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炮兵司令部还管辖着为数不多的导弹部队。直到60年代后期,导弹部队单独成为一个兵种,称之为“第二炮兵”,后来又更名为火箭军,是如今解放军的4大兵种之一。

图片

剩余的炮兵部队则开始进行改革,逐步取消原有的军、师建制,部队缩编、分散为团、营小单位,配属给各军区指挥、使用。若是遇到紧急情况,炮兵团和营也可迅速整合成大的作战单位,以配合必要的军事行动。进入80年代,炮兵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指挥部被划分到总参部名下,级别降了许多。

至2016年新一轮军改,炮兵部队实际上已经不属于一个独立的兵种,其下辖部队被全部归划大军区指挥,炮兵部也被归入军训部管辖,其不再承担任何军事指挥职能,往后只负责管辖一些军校。而炮兵部队第一任军事主官陈锡联后来曾一度担任军委负责人,曾在1976年粉碎动荡的行动中立下大功,80年代初辞去一切职务,转往幕后疗养;炮兵部队的最后一任军事主官是宋承志,1977年上任,1982年卸任,1985年转往中顾委任职,1988年正式退出现役。2010年,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战士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时年93岁。

图片

其实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人民武装就成立了专门的炮兵部队用于配合步兵作战,抗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也都先后成立了炮兵连、营,虽然那时我们还只是拥有一些小口径的迫击炮,但打日本鬼子够用了。解放战争时,人民武装的炮兵迎来了蓬勃发展,炮兵师甚至炮兵纵队陆续出现,解放军的作战力也随之得到很大提高。建国后,炮兵部队不断更新迭代,以适应现代战场的需求,到如今,虽然炮兵的战略地位大不如以前,但仍旧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可以预见,在未来的30乃至50年间,炮兵还是会继续存续下去,成为战场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