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一代贤后,却写下一首撩人的艳情诗,读来心神荡漾

 zhp001007 2023-08-06 发布于上海

她是唐太宗最爱的女人,《旧唐书》中赞道:“矜尚礼法,母仪何炜。”

她就是长孙皇后。

她曾写《女则》,规范自己身为一国之母的言行。

而她唯一的传世之诗《春游曲》,却被明代钟惺评为: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盛德。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图片

那是一个春天,她去上林苑游玩。

看到园里桃花开得正娇艳,嫩柳抽出新芽。

她不禁春心萌动,说:“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在诗的开头,她说“艳妾”“春情”,用词大胆,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图片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今日,她十分美丽,面颊粉嫩,腰肢纤细,

你看,临水绽放的桃花明媚娇艳,应该是偷得了她红润的面色吧。

檐边的嫩柳纤细漫脱,应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吧。

这两句让人不禁想起《红楼梦》中的:“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图片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她悠然自得地在花间徘徊,拂了一身衣香,笑语吟吟宛如树上莺啼。


“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

“看”“听”写出了她赏园时十分欣喜的状态,花间之景让她应接不暇,她好奇地四处张望。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何须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这里的“林下”含有一个典故。

《世说新语》中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

王夫人就是谢道韫。

当时,许多学子拜访她,向她请教问题。

太守刘柳素也慕名前来,一番讨教后,刘柳素佩服不已。

回去后,刘柳素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

当时,张彤云也颇负盛名。

有个叫济尼的人,经常出入这两家。

别人问济尼:“你觉得谢道韫与张彤云哪个更胜一筹?”

济尼说: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

图片

这最后两句她的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太宗'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对于唐太宗来说,她担当得上“林下风致”的美誉。

她的才华风度,早已超越三从四德的规范,成为大唐的良佐。

当年,唐太宗在秦王时期,立下了赫赫站功。

宫中谣言四起,说秦王功高盖主,李渊因此十分忌惮。

她得知后,主动进宫孝敬李渊,弥补他们父子间的裂痕。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

她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前线,给将士发放甲胄兵器。

将士们备受鼓舞,奋发无畏地投入到战斗中,最后此战取得了胜利。

图片

成为皇后之后,她经常庇护忠臣,提醒唐太宗广纳良言。

一次,魏征阻止唐太宗在发水灾时举行封神大典。

唐太宗想到魏征屡次反驳自己,愤愤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家伙。”

她换上朝服,走到唐太宗面前,行了个大礼。

唐太宗不解,她说:“君王圣明,大臣才敢直言。魏征敢这样直言,不正说明陛下圣明吗?”

唐太宗听后怒气全消,从此更加重用魏征。

魏征能够犯颜直谏,房玄龄能够稳居宰相二十年之久,都离不开她智慧仁德的照拂。

她喜爱看书,唐太宗经常询问她的意见,每到这时,她都能发表独到的见解。

朝廷君明后贤臣直,大唐走向了盛世。

她在细嗅蔷薇之时,也不失猛虎的力量,在“贞观之治”中,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在明朝,有个女子也是如此。

她叫柳如是。

公元1645年,清兵攻打到城下。

柳如是对丈夫说:“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

但她的丈夫想向清军投降,柳如是又怒又恨,奋身跳进池中,独自殉国。

其决绝不亚于以簪刺喉的大宋名妓李师师,其坦荡不输于慷慨赴死的鉴湖女侠秋瑾。

之后,她被人救起。

明朝覆灭后,她继续与明朝的义士交往,并资助他们反清复明。

在她身上看到的不只是美貌,在气节上,她向来刚烈,绝不退让。

图片

余光中说:“完美的人生应该兼有,猛虎和蔷薇两种境界。”

优秀的人往往都是雌雄同体。

他们有阳刚也有温柔,有乖巧也有坚强,有柔美也有刚烈。
在古代,她们敢于突破三从四德的传统,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们还知道哪些如她们一样的女子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后记】《古今女史》中记载:长孙皇后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说找不到诗词世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