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灰与土

 生活料理坊 2023-08-06 发布于江苏
辰溪华中水泥厂(田有国/供图)
(一)

企业犹如企业家的孩子,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成长和兴衰荣辱,这些只有企业家才最能感同身受。                   

出辰溪县城,跨过沅水大桥,沿原湘黔公路溯锦江河而上约6公里,就看见公路旁高耸的管筒状工厂设备,上面焊接着四个朱红色大字“华中水泥”。

华中水泥厂与辰溪很纠葛,或浓又或淡,或近又或远,直到2022年6月,华中水泥厂原退休职工管理服务机构华中劳保站由怀化市移交给辰溪县。在移交会上,原劳保站负责人特别交代,在退休职工里一些是获得过省部级荣誉表彰和退伍军人,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要按时间节点走访慰问到位,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其实,早在2003年11月,华中水泥厂经怀化市政府同意被主营房地产的怀化东星建设集团收购,设立华中水泥有限公司,华中水泥厂由国有变成私营,企业职工分流,退休、买断、续聘,他们不得不重新选择了人生路程。这次的移交是企业权属变更下放的延续,也是企业社会养老体系改革的深化,这表明华中水泥已经完全辰溪本土化。

水泥厂冠以“华中”在我们这个偏僻的湘西小山城显得有些突兀,但并没有成为宠儿,因为辰溪是石头之城,石灰石和煤炭资源丰富,水泥厂比较多,除了市属华中水泥厂,还有板溪口、水井、寺前、狮子山、田湾等水泥厂。这些厂外面看起来都是灰扑扑,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水泥也是灰扑扑,标号质量能满足普通的使用要求,甚至他们的水泥价格更吸引人。只有在建桥梁、水坝、高层楼的时候,客户专门要求用的是华中水泥,有品牌质量保证。至于华中水泥厂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停产,从省属变市属,市属变县属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改制,上马什么新生产线,也不关心,似乎和我们关系不大。水泥行业没有耀眼的光芒,只有浅浅的灰。

辰溪华中水泥厂创建人王涛(田有国/供图)


(二)

华中水泥厂的确又不一样,他有着优良纯正的血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风吹雨打的考验。1907年,上海清华实业公司总经理程祖福根据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动议,创办大冶湖北水泥厂,目的是解决粤汉铁路建设的水泥用料,这是华中水泥厂的前身。大冶湖北水泥厂拥有2台德国进口干法回转窑及配套设施,聘德国技师负责工艺,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1914年4月,大冶湖北水泥厂被当时规模最大的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兼并,更名为“华记湖北水泥厂”,继续生产经营。抗战时期,随着战火蔓延逼近武汉,大量工厂企业西迁,1938年7月,华记湖北水泥厂奉国民政府经济部令,由留学德国的总技师王涛挑选42名技工,拆卸设备2000余吨,用20艘大小船只,从黄石巷冒着枪林弹雨运来辰溪锦江河畔梨子湾,为防止日机轰炸,船只悬挂德国国旗。是年11月,在梨子湾动工兴建厂房,定名华中水泥厂,注册商标为“宝塔牌”,木制圆桶包装,大桶装170公斤,小桶装90公斤,后改为铁桶、麻袋、纸袋包装,产品由政府统配发售。华中水泥在辰9年,共产水泥10.09万吨,计产值480万元,产品销湘、黔、桂、赣等省,为湖南、重庆等地修筑防御工事、交通运输线和农业水利、工业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中国西南抗战的工业后盾。期间,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国银行入股华中水泥厂,改组华中水泥厂为股份有限公司,变成官商合办。同时,由王涛主持华中水泥厂与多家银行合资设立云南昆明水泥公司,帮助贵阳水泥厂扭亏为盈,负责滇缅铁路、空军基地和西南水泥供应。


1941年,日军轰炸华中水泥厂旧照(田有国/供图)


小小山城终究留不住远方的贵客,按照之前搬迁来辰溪定名为“华中水泥厂”的考虑,就已经表明他的归宿是要回家,也说明王涛他们坚信抗战必胜。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西迁辰溪的海军办事处、陆军重伤医院、湖南大学等开始陆续回迁。1948年,华中水泥厂停办,将技术人员调往原厂址湖北大冶,并入1943年已经设立的华新水泥厂。那里的交通更便利,原材料更丰富,市场更广阔,发展空间更大。由于运输设备困难,只将挂路索道和部分电机运走,其余设备、材料和厂房等,留80余人看守,留下了水泥的种子,王涛也随同去了湖北华新水泥厂。1949年“3.5”事变,张玉琳部匪徒闯进华中水泥厂,将库存除笨重设备外,所有物资、钱粮洗劫一空,华中水泥厂损失惨重,好在未伤及根基。1949年9月,辰溪解放后,华中水泥厂被县人民政府接管,但并未纳入国家恢复生产计划,政府重心在剿匪、三反五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等,华中水泥厂设备场地闲置。

辰溪华中水泥厂旧貌(田有国/供图)
(三)
繁荣和危机似乎在转瞬间,而且又不断重复,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掌控着华中水泥厂的命运。1958年4月,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根据“大跃进”精神,辰溪对华中水泥厂进行恢复重建,定名“辰溪水泥厂”,为地方国营县属企业。组建领导班子后,着手寻找原华中水泥厂的技术工人,进行场地整饬和维修设备,旋即恢复生产。1961年7月,华中水泥厂上交省办,改为“湖南省辰溪水泥厂”。1970年,国家鼓励地方兴办“五小工厂”,同年7月,由省下放至地区,改为“黔阳地区辰溪水泥厂”,这也为华中水泥厂之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1983年3月,恢复“华中水泥厂”原名,开足马力,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1985年5月,华中水泥厂创始人王涛在北京逝世,传奇一生就此落幕,不知他是否还牵挂着这个湘西小山城,牵挂着从这里走出去的伙伴。此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公路、铁路、电站等建设工程高速推进,水泥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但国家缺乏资金投入,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水泥企业异军突起,华中水泥厂利用先发优势,抓住了自由竞争的短暂空隙,经过几度改扩建,华中水泥厂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到1992年形成了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的规模,华中水泥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产销两旺,工人工资福利待遇非常好,进入华中水泥厂工作是很多青年人的首选。不久之后的1995年,中国完全告别水泥短缺时代,稳居世界第一已达10年之久,进入了结构调整阶段,尤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环保压力增大,国家建材局提出了“上大改小”和“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鼓励产业集中,建设大型规模企业,华中水泥厂隐隐觉察到了结局。

水泥作为同质性很强的产业,规模效应十分明显,赢者吃通,战场有形的炮火让人害怕,市场无声的硝烟比更令人绝望和手足无措,甚至还没来得及认清对手,就被按倒在地。从1939年9月至1941年5月,日军派大量飞机,对辰溪进行疯狂轰炸,华中水泥厂连续6次被炸,承受270枚重磅炸弹的破坏,工厂一片破瓦颓垣,直接经济损失达法币二百五十七万元。面对敌机炸弹,华中水泥厂绝不屈服,坚持生产,赢得了最后的光荣。但是,当竞争对手把水泥产品放在自己工厂门口销售,价格远远低于自己,而质量又比自己要好的时候,华中水泥不知道该如何抵抗。虽然2003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房地产、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对水泥需求迎来了第二次爆发期,可资本和市场的力量太强大了,可以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资本和市场不讲历史,不讲感情,不讲均衡,只追求利益最大化。华中水泥尝试作自救,2007年将年生产能力增加到120万吨,但仍无济于事,华中水泥厂地理位置、企业管理和科技投入有限,他现在只是一个地方中小型水泥企业。早在2004年,海螺水泥日产1万吨生产线点火成功,差距管中窥豹。随着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的政策调整,在大型水泥厂跑马圈地的喧嚣声中,华中水泥厂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辰溪华中水泥厂厂区一角(田有国/供图)

(四)

建筑材料粘合是个难题,石灰石坚硬,黏土细绵,经过干法制作的水泥掺水坚不可摧,是工程建筑的粮食和革命性里程碑,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开中国水泥行业的史册,华中水泥厂是中国水泥工业的母船,她书写了中国水泥工业不平凡的篇章,华中水泥厂是干法旋转窑生产的“开山鼻祖”,创造了窑外分析实验和窑尾余热利用等多个国内第一。粤汉、黔桂、湘桂等铁路上都有华中水泥,桂惠、西南、湖南等公路,以及五强溪、凤滩、大洑潭水电站和湖南第一纺织厂、江西炼油厂等一大批建设工程都使用华中水泥。华中水泥厂的资产和人才是湖北华新水泥集团的最早缔造者,自建厂以来,从这里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已遍及全国,成为中国水泥工业的顶梁柱。1995年国家建材部、国家建材总局专门发文将“华中牌”水泥推荐给全国各重点工程项目部使用,先后荣获湖南水泥企业综合实力五十强、质量五十强、中国优秀建材产品和中国质量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这些都成为了过去,成了凝固历史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只看得见眼前,只崇拜最强者,都不会记得这个曾经的湖南第一、全国第四家水泥厂,这个西南的抗战水泥厂。

辰溪华中水泥厂学校(田有国/供图)
(五)

企业是复杂的,除了产品和利润,他还关系着就业、财政税收、政绩和资源分配,加上中国对商业企业的警惕限制传统,企业生产经营非常不容易。相比之下,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承担更多的政府属性,很难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惯性,更跳不出地方山头的视野。华中水泥由私人专业技术人员创立,继而官商合办、收归国营和国有,最终回归私营,产权绕了个圈,而华中水泥厂的梦想未曾放弃,都想发展壮大,服务国家社会。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家,专注、收敛和眼光长远是必备能力,恪守自己企业的本分是宝贵品质,契约和法治精神是灵魂,不能做非企业目的的嫁衣。华中水泥厂繁荣壮大很大程度得益于房地产,最后又受牵累于房地产,不得不说是命运捉弄。这方面,有着“水泥大王”之称的华中水泥厂创始人王涛是企业家的典范,他作为中国水泥企业第一位华人总工程师,一心只求实业救国和技术进步,创办数家水泥厂,建立起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生产管理体系。王涛善用资本而没有被资本绑架,自己只拿薪水,股份分红全部用在发展民族水泥工业上,逝世前一再交代妻子退还政府分配的2间住房。或许,如果华中水泥厂当时能够被同行业央企或王涛从辰溪迁回大冶的华新水泥厂收购,则又是另一个故事。事实上,对华中水泥厂最难以割舍的是默默在生产一线的水泥工人,他们戴着防尘面具,穿着厚厚的制服,天天与水泥打交道,蓬头垢面,耳朵、鼻孔、嘴唇里都是粉尘,眼睫毛的上颗粒在抖动,口里一遍一遍吐出黢黑的尘液,尝遍了酸甜苦辣,印上了深深的华中水泥厂烙记。他们有的是背井离乡从湖北、河南、安徽过来,很多一辈子都在工厂里,车间、食堂、幼儿园、学校、澡堂、医院是他们的青春和人生。

辰溪原华中水泥厂食堂(田有国/供图)
(六)

漫步在华中水泥厂内,抬头仰望着巨大的传输管道,抚摸锈迹斑斑的球磨机,似乎听见轰隆隆的机器声和激情满怀的呼喊,好像看见王涛带领员工在抢修被日机炸坏的设备,辰河对岸石牌村民送来蔬菜和熏腊肉的味道。这是一片热土,这里曾经是辰溪的骄傲,是抗战、工业、农业和交通建设的保障地,多少宏伟工程躯体都有华中水泥沸腾,多少寻常百姓家用华中水泥浇筑成楼。因为水泥,我们不用走湿滑的泥巴路,不用过微微颤颤的独木桥,不再住危机四伏的土砖屋,不再担心刮风下雨和黑夜,我们飞驰在祖国山川河海,静坐在窗前看花开花落。水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红尘滚滚,我们终将化为灰与土,而有的人一定被铭记,有的事业一定不朽。致敬王涛和华中水泥厂那一代代创业人的无私奉献,一种大国工匠精神,一种企业家担当,一种开放自强胸怀,建设了我们的家园和国家。

文源:网络 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