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读书笔记(2)

 百城主人 2023-08-06 发布于福建

第六部分:生活之学

梁漱溟说伍庸伯是他的榜样,通过一些生活的细节可以看出伍先生已经做到自如自在的生活,(三个生活细节,其中两个是写伍先生可以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仍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让自己小憩一会,好像不会被外界打扰一样,其实做到这一点很难,我们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明天要有个约会,或者出去旅游,头一天晚上可能都会失眠,更何况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大白天让自己能完全抽离出来随时随地补个觉呢?)这是非常难得的,我们都知道拿得起放得下的道理,但是能做到的人很少,知行合一才是真有学问的人,不是随便说一说,讲一讲的,这是孔子生活之学的践行。

伍庸伯:梁漱溟的连襟,对梁漱溟有很深影响的人,他是一个地道的军人,陆军大学毕业后在陆军大学任教,抗日期间,担任8年广东游击司令(挺进第四纵队司令)伍庸伯力行两句中国话:言忠信,行笃敬。

BOOK

我觉着自如自在的生活,就是一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自己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这也是生活的美学,中外哲学家关于这一点都有阐述,比如西方中讲的人生最高目的在观照,就是我们所说的以看戏人的态度体验事物的真相与真理。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自己的生命才算是起了一个真的变化。

所以说明白一个道理,不单单是思想上,意识上接受了这个道理,而是让这个道理真真切切的让自己本身起个实际的变化。

本书中有个例子,梁先生举了多次,就是孔子那句: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一再强调的是这句话是一层一层的讲生命,讲生活,没有讲到外面去

我的理解是梁先生在强调儒家的自省,修身。

要想了解自己,就必须丢开“我”去看“我”,惑是什么?立又是什么?

在自省上要下功夫。

正如希腊有一句被哲学家公认的最高智慧名言:知道你自己。

从这一点我也看到梁漱溟先生对待问题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如果是旁人说的,那一定是奉行知之为知之的道理,不乱说,不揣测,只说看到了什么,如果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则会用比较宏大的宇宙观去看,比如之前说的世界上是否有唯一的真理这个问题。这是老一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很值得学习。

梁先生的书单:

《红楼梦》《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官场现形记》《河上肇自传》《反杜林论》《创化论》《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

第七部分:发展总是好的

梁漱溟对下一代青年人的启示:

“中国现在是一个很平稳求进的时候,政局稳定,比往常都好,年轻人不要盲目崇外,出国看看,学学是好的,但是胸中要有主见,要知道社会主义才是大方向”

这一点也和之前书中多次提到的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吻合的,梁漱溟的思想是更关注世界的自然发展规律,“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不要过于执着眼前,而是要关注世界的发展趋势。

冷静客观的看世界发展趋势,比盲目的崇拜社会主义要好。见P145

“对马克思,恩格斯,我是衷心的佩服,特别是他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傅立叶,科学思想家爱因斯坦都爱好社会主义。但马克思,恩格斯说:“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自然会到那个地步,自然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是客观的发展规律。这个比主观爱好要高明”

哲学对科学是有帮助的

“我又觉得中国从来有个偏处,偏处就是爱讲实用,对不实用的,根本的学问常常是不够注意,应当还是重点要从应用转回到根本上”

反思下日常生活,这种例子还真是很多,太过于注重眼前的得失,讲究实用,而对根本问题(学科)不去研究,这个似乎有文化基因在做祟,要改变得从根上改起。

“大概一种学问往深里去探讨,去追究,它都要走入普遍性,走入根本。任何一门学科追求到最后就会到哲学里面去。”

空时是一回事,空在时中

“一般世俗对宇宙的看法,横的是空间,纵是的上下古今,是时间。但事实上,时空是合起来的,而且空在时之内,宇宙就是一个变化流行,一点也不能停住,人也是在这个变化流行之中,天地万物为一体。正如孔子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人也是在变化中,(看问题)不要看的太短,不要看的太近,要放眼来看,心胸就可以开阔”。

“放眼大江东去,昂首万里云天”

以前上学时候学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说这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我不甚理解,如今30年过去了,才似乎有些拨云见日。

发展总是好的

“人类历史不断发展,发展中就会有破坏,这是不可避免的一面,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破坏减少....对前途不必悲观,你悲观又有什么用呢?社会发展是拦不住的,发展总是好的”。

社会发展随着科技进步,肯定是向着好的方向前进,但是人们自身幸福感,文化的发展,是否也会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而进步的。目前看,二者发展是不完全与物质发展相一致的,会停滞,会倒退,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缩短停滞的时间和倒退的步伐,把时间线再拉长一些,或许是好的吧,我不是个乐天派。

第八、九部分:我的社会交往

这两部分主要是谈了一些与诸多政治文化名人的交往,比如周恩来,,康石蒋介有为,冯玉祥,李宗仁的交往经历。读后感省略

第十部分:从忙碌到清闲

从佛教看人生

人不是就这一生,人是从很远的流传下来,他的过去很远,很长。

所谓定力,不是别的,就是他的过去,他的背景,他总是受他过去的背景决定。这就是相似相续,非断非常。比如现在的我跟刚才的我已经不同,人从出生到死,一直在变化的,身体不同,头脑不同,外界给他的影响也不同。非断非常不是指死了就完事了,他还会影响到死后,这就是“死此生彼”。

BOOK

佛教里把人的生命看的很长很长,时刻告诫人们善恶有报,这对于社会稳定有积极的意义,这就是佛教存在的意义吧,任何宗教都如此。

第十一部分:与圣人相比

对于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有他的历史必然性,是无办法而为之的,现代人除了文学专业的,想阅读文言文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以前的文学,史学那些著作都是用白话文写的,不能顺畅的阅读这是我们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梁漱溟对此的回答是:这是没有办法的,对于专门要研究某个学问,需要查阅古书的,只能是专业人士为之。

就好比你想阅读外国文献,查询你专业上的某个难题,那你就要掌握一门外国的语言,或者阅读翻译过的。

圣人

圣人是完全超过普通人的,用佛教的语言说就是:彻悟,这个彻悟不是一句:“我懂了”,那么简单。

彻悟是明心见性。在“王阳明彻悟”这一章,梁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是他的一个学生钱德洪通过“习静”而彻悟,但是王阳明却劝告这个学生,不要跟别人说习静彻悟的事情,而是让人们“致良知”,就是在生活中不断的随世用功,不要避开人群去庙里习静,那样会出问题的。

人的天资不同,能通过习静彻悟的绝对是少数,现实生活中,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似乎人分为三类:

有些人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磨难,但是对生活,生命的本质却也看得很通透,这些人是通过”习静“得到了彻悟;

绝大多数普通人生活中都经历过很多困苦,然后反思,就是中国那句老话吃一堑长一智,事情经历的多了,才开始慢慢彻悟;

另外也有一些人,无论经历什么,都没有任何反思,至死没有彻悟,比如中国那句到了黄河也心不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