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读书笔记(3)完结

 百城主人 2023-08-06 发布于福建

这是《这个世界会好吗》最后两章的读书笔记,也是我认为全书最精彩的一部分,精彩之处不是梁漱溟的回答,而是作者艾凯的提问,一个人提出的问题可以代表这个人思考的深度,穷理以致其知。

第十二部分:天下事

“本心”(或者说良心)应该怎么说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之处呢?

有没有什么标准?

如果不向外找标准,每个人都“清夜扪心”,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这个标准会有共同性吗?

如果说本心(或者说良心,理性,仁)是人类共用的,那为何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要胜过外国?

良心这个东西啊,

你越向外去看,

向外去找越没有。


是非的标准不要向外找,《孟子》中“行仁义”和“由仁义行”是2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社会习俗上告诉你什么是仁义,然后你照着去做;后者是要按照自己的本心,要自己问自己,什么是仁义,然后由自己本心出发去践行。

中国的历史发展路线和外国的不同,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比较散漫,他就是本着习俗过日子,即使是过去有皇帝的时代,统治者最好的统治就是不过份干涉老百姓的日子,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因为散漫也就更爱好和平。

西方一直在集团统治下,比如宗教组织,然后又存在很明显的阶级的对立,团体间斗争更激烈,造成2种文化下人们的追求或者说呈现出的生活面貌不同。

人类最开始的生活状态,中西方都是一样的,中国原来的宗族社会(商朝期间)也是有各种宗教的,后来随着儒家文化的成熟和普及,打破了原有的宗教迷信,儒家是不讲鬼神,不信迷信的。


梁漱溟在对艾恺的这一连串问题的回答上,我理解的不是很深刻,他只是强调良心,本心这个东西要从内找,不要向外寻求答案。那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标准了,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但不可否认这个公道的标准是有一个普通共同性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

现在问题是为什么人类会有共同性的良心呢?是孟子说的:人心同然?我记得好像是黑格尔有一句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大概那句话是:在看待问题上,人类思想得到一致,是因为能看到一个共同的概念。

比如我们都认为撒谎是错误的,是因为不论中国还是外国,人类对撒谎这个概念定义就是坏的行为。

世间出世间

世间生活就是我们现在的平常生活。世间是生灭,生生灭灭。

出世间就是认为世间生活是迷妄,对人生持否定态度,谈出世,印度文化里,不只是佛教,其它教派也都是否定人生的,说人生是错误。出世间就是要不生不灭。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访谈中梁漱溟对于这个话题回答的不多,我觉着可能是因为他是一个佛教徒也是儒教徒的缘故吧,本身在2种思想的终极目标上,是有矛盾的,深入讨论下去,无疑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与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是一致的,

尽管梁先生认为蔡先生提出来的美育代宗教是主观要求,是一个理想主张,

他提出的“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规律.....

宗教的起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是在蛮荒时期解决人心的归属问题,解决当时科技不能回答的问题,因为人心是极其活泼的,这个时候人需要宗教来指引。随着社会进步,很多问题科学都可以回答了,宗教就会显得有些过时,这也就是很多教派消失的原因,留存下来的宗教都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但宗教的发展总是要落后于科技的发展的,到最后,人心安落之处只能是艺术,是美育,也就是孔子提出的礼乐。我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西方有个很出名的哲学家曾写过一本书说(好像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吧):人在18岁之前不用学习其它知识,只需要学习音乐和体育就可以了,因为音乐可以陶冶性情。如果一个人的性情不好,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对社会也是一个祸害。

这段推论的前提是:宗教的发展要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但,若事实相反呢?

假设人心是无法满足的,科技的发展永远跟不上人心的欲望,宗教就永远会存在,让人类那部分没有满足的欲望得以释放。

在访谈中,还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美国人艾恺很喜欢问一些选择性问题,让梁漱溟从中做出选择。比如有一个问题是:意志与本能比较,哪个更重要。梁先生回答: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这是典型的中国儒家学者的思维方式,极高明而道中庸。

西方人好像很喜欢刨根问底,找出问题的根本,本质,这一连串的追问让梁先生都招架不住了,连说:我今年脑筋不好用,你这些话题啊,我之前书里谈到过,你自己去看看。

对于刨根问底的人,我是有些惧怕的,研究问题到了极致,我不认为一定要找到唯一,而是在二的时候让两种想法(或说2个方面)达到平衡。这个世界上没有永久存在的客观真理。我个人认为一个问题的终极是2股势力的互相制约,随着客观环境此消彼长。

我记得上学时候,老师讲答题技巧,说在做判断题的时候,如果那句话是用绝对的语气描述的,那这道题就是错的。

世事无绝对,抛开客观环境讲绝对就是耍流氓。

第十三部分:现代化的危机

这本分内容略

这本访谈录读完了,合上这本书之前,我又重新翻看了一下作者写的序,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序言开篇作者写到自己之所以成为梁漱溟的西方传记作者,是因为深受其祖父的影响。最近我还在读一本葡萄酒类的书籍,作者是英国一个知名记者,开篇也是写到她之所以写《流浪的葡萄树》这本书,是受自己家族,尤其是自己父亲的影响。这两个人不约而同的会把自己的思想根源归为受家庭的影响。

都说西方家庭观念轻.....东方家庭观念重.....但中国作者写的书中(除非是非常出名的大人物会言及家庭,或被旁人评价时,由旁人之口说出家庭影响)很少提及自己的思想源于家庭。

我想家庭观念是轻是重,不要看表面的关系是紧密还是松散,而是要看上一辈人在思想上对下一辈人的影响是深还是浅。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