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字的宇宙——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驾马车1966 2023-08-06 发布于河南

22字的宇宙

——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刘向军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就这么干脆利落,就这么大气磅礴;似乎没来由地天崩地裂,没来由地火山喷发;就这么顶天立地又这么渺小卑微,就这么豪气冲天又这么英雄气短!

“诗骨”陈子昂留有诗作100多首,其实只需要有这首《登幽州台歌》就足矣!它虽然只有区区22个字,但是,它是22字的风骨,它是22字的宇宙,它是22字的哲学。

几无意象而形象万千,并无所言而万语千言。前后无人,中无同道,独立苍茫,这是大孤独,大悲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陈子昂在心里这样问,千百年来每个人都在心里这样问。

幽州台当年为燕昭王所建,占地40亩,高达20米,又名黄金台、招贤台,此台至陈子昂时已是千年。黄金台曾经召集了许多英贤成就了无数功业,黄金台在之后的岁月里肯定还会召集英雄建功立业,然而,此时站在巍峨的黄金台上的陈子昂却不能。面对天地四方之宇,面对古往今来之宙,高大的幽州台上的陈子昂可怜如蝼蚁,一生长叹,两行清泪,万般怅然。

其实陈子昂不必悲叹,他已经用他的如椽大笔在中国文学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陈子昂去世后几十年,诗圣杜甫千里迢迢专程赶到陈子昂的故宅,参拜诗骨,诗圣称赞诗骨“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确实的,陈子昂虽然只活了42岁,但是他以他的文学创作无愧于黄金台,他早已骄傲地成为永恒的宇宙中不朽的存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2个字撑起了中国的文人风骨,也筑起了中国的宇宙哲学。

2023.7.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