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在本篇内容中,小溪将会以一个视障者的身份来和您聊聊关于盲道的话题,尤其是前不久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不锈钢盲道。
七月十九号,上午八点,我走出家门去上班。十分钟以后,我走到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地铁八号线杨思站的二号口。 顺着铺设在人行道上的盲道的指引,我熟悉且准确地穿过了人行道和二号口之间没有盲道的空白区域,走过了二号口前的两级台阶,紧接着又走上了地铁站的盲道,然后下了楼梯。 我一般在熟悉的地方行走时,速度都会稍微偏快一点,一来是在熟悉的地方,脑子里已有了一个大致的地图;二来我的性子偏于急躁,且认为自己是比较灵活,倘若有什么突发状况,也能迅速做出调整的人。 走完了向下的楼梯,还要继续往前走一段七扭八歪,大约五十米长的盲道。 每次我行走在这条盲道上时,就像是在走一个八卦太极图,心里还会涌现出这样的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段从楼梯到进站直线距离只有三十米左右,且中间还毫无遮拦的路线,硬搞成了五十米以上的路程?难不成多一点的转弯可以增加视障者行走的安全系数?还是觉得视障者难得出一趟门,所以想让视障者多锻炼一会呢? 就在我即将走完脚下的盲道,通过验票闸机,准备换下一条盲道时,手里握着的盲杖在身前敲击地面的时候,传来了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声响,这种声音听在耳朵里既清脆又闷,还有点空,总而言之,听到这样的响动,会立即让人心生恐惧,觉得有危险。 出于本能,我停住脚步,先是保持原地不动,想用耳朵听一听,是不是有师傅在前面修理什么东西,但又没有看见我这位视障者走来。 等了一会,单从感觉到的和听到的信息而言,一切正常。我再次抬起手中的盲杖,敲了敲脚前的盲道,其声音依旧是清脆、闷,发出空空的动静。 我伸出一只脚,踩了踩那块发出奇怪声音的地方,除了从脚感上传来的凹凸感不太明显以外,其他无任何异常。于是我试探着往前走了起来,走出一两步后,脚下的感觉又重新恢复了正常。
次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但与昨日不同的是,进站的时候外面下着中雨! 走进二号口时,我放慢“呱唧呱唧”的脚步,免得滑倒摔跤,同时也在心里提醒自己,在路过昨日那段异常盲道时,切不可大意。 我顺利地绕过了那一小段发出奇怪声响的盲道,走进了闸机。就在我刚想从站厅去站台的时候,地铁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贴心地提醒道:“先生,无障碍电梯太老旧了,正在维修更新,请您顺着脚下的盲道往前走,然后左拐直行走楼梯。” 我转头道了声谢,随即便照着工作人员的指引走了起来。可能是我正在想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又或是过于自信,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脚上,走着走着,耳朵里突然听见盲杖敲击出和闸机外盲道上同样的奇怪声响。 还未等我做出反应,左脚便一打滑,连带着整个人都往前冲去,我赶紧右脚一使劲踩在盲道上,想稳住向前冲的身体,前倾的身体倒是收了回来,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右脚也打滑了!结果两只脚迅速地往前飞去,身体和脑袋则倒向了背后。 “咚”的一声,我仰面、四脚朝天地躺在了地上。 幸好倒下的时候,背后有位陌生人伸手托了一把我的肩,否则后脑勺着地,这一跤估计就把我给摔冒泡了。 我的这一跤,将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坐在办公室里喝茶吹空调的领导,都给通通摔了出来,工作人员战战兢兢地伸手扶着我,领导站在一旁关心地问:“先生,您没事吧,要紧吗?” 起身后,我边活动了一下四肢,想感觉一下有没有哪里摔坏,边开玩笑地回道:“一般能这么快站起来的人,应该都没大问题。” 领导想安慰,又不知道该说些啥:“没事就好,要我搀扶您去找个椅子坐一会吗?” “不用不用,我还着急赶去搬砖呢,如果迟到了,别说搬砖的工钱没了,可能还要挨上级批评呢。” 说到此处,我顿时想起了刚才滑倒的原因,以及敲击盲道发出的那奇怪的声音。 于是我便继续问:“对了领导,跟您打听个事儿,这个是什么呀?怎么听起来是这样的声音呢?”我用盲杖“铛啷铛啷”地敲了敲刚刚摔跤的那段盲道。 我不晓得领导是在想怎么回答我好,还是在看盲杖指着的位置,他沉默了一会,说:“这个是盲道,您讲的声音我猜测应该是这个盲道的材质引起的,这个是不锈钢盲道,和黄颜色的盲道材质不一样,先生怎么了?这个盲道有什么问题吗?” 听完领导的解释,我在心里狠骂了一句:他喵的,也不知道是哪一个狗脑子想出来的,居然用不锈钢材料做盲道?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不锈钢盲道,这玩意儿害人果然名不虚传啊。 出于还要赶着去上班,问题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我并没有跟领导过多地纠缠,只是简单地向领导了解了一下,在这一个地铁站内,究竟铺设了多少块不锈钢盲道。 据领导透露,以后地铁站会不会把原来的盲道全部换成不锈钢材质的,他不清楚,也做不了主。现在这个站内铺设的不锈钢盲道,应该不会很多,至于究竟铺了几块,他也不知道。目前在此站没有整段铺设不锈钢盲道的计划,只是在一些破损的盲道上替换了不锈钢盲道而已。
就以我亲身体验所了解到的,目前铺设不锈钢盲道的地点和城市有:浦东新区地铁八号线杨思站内、广东某市、深圳福田区滨河大道等等,就单从这些了解到的信息推断,不锈钢盲道并没有全面铺开,还未随处都能踩到或看见。 但令我忧虑的地方也恰恰在于此,因为我知道走盲道有飞起来摔跤的风险,但又不清楚那个能让我瞬间起飞的不锈钢盲道究竟隐藏在哪个地方,在等着给我或其他视障者,又或是非视障者摔一跤。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这个不锈钢盲道究竟是会全面铺开、广泛地被使用,还是某个地方盲道有了破损,然后某个负责人个人选取了不锈钢材料的盲道替换上而已。 细细想了一下,顿时有一种无力感和可笑感在我的脑中交织在一起。一条专门为视障者铺设的文明之路,初心是期望视障者群体可以安全、独立且有尊严地走出自个儿的家门,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去。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条在社会大众眼中,被视为视障者的光明大道上,都有着什么啊? 有指引视障者去撞墙的断头盲道;有引导视障者绕着大树转圈圈的盲道;有竖在盲道边直往视障者重要部位招呼的铁柱子;有摆放在盲道上的成排的共享单车、电瓶车、私家车;近几年还横空出世了一种看起来很明显,但用脚根本感觉不出来的盲道。
现在还杀出了一种不锈钢材质的盲道!从环境、材质、人为的角度,都在视障者前行的路上,制造着各式各样意想不到的障碍与挑战。 文章写到此处,我的大脑猛然间闪现了一个词:“多维度打击”。 人们常说不怕碰到问题,就怕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在盲道这件事情上则恰恰相反。许多视障者包括我在内都知道问题的原因,但就是不清楚从何入手,该怎样去做,才能令盲道这条自由且文明的路,多一点安全,少一些阻碍和伤害。 知道其问题,但对形成问题的原因无从下手,有一种好笑与荒诞感爬上了我的心头。 一日,在线上学习Coach技术时,正好轮到我作为客户,因此我便将不锈钢盲道当作议题丢了出来。 练习的中段,闲聊时,负责本次学习的督导老师罗拉教练,激动且气愤地说:“用不锈钢材料做盲道,是哪个猪脑子想出来的?真是让人无语!” 这次教练对话还大大地拓宽了我对不锈钢盲道的思考。在做练习时,充当教练角色的同学问:“小溪,你担心不锈钢盲道会让你走着摔跤受伤,那这个问题只会影响你和其他的视障伙伴吗?还有其他吗?”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因为这一下子让我想到了除视障者以外的其它群体,例如轮椅使用者、低头族、手脚不便的老人等等,都有可能会在不锈钢盲道上栽跟头。 在学习的尾声阶段,我了解到了罗拉督导为什么一听见了有不锈钢盲道出现时,情绪就那么激动和气愤了。 因为她的家中有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倘若老人出门,又恰好碰到这样的盲道,如果摔跤了,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她还补充说:“上了年纪的老人,除了摔跤容易骨折以外,他们的大脑也在渐渐地萎缩,倘若摔倒,脑袋受到外力比较大的震动,还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有天,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读到了一篇名为《500元,挑战坐轮椅“走”100米:无人成功》的文章。文章大致讲述的是坐轮椅走一百米,成功就能获得五百块奖励的挑战的全过程。当然,从标题就能知晓结果了,并没有人挑战成功,拿走那五百块钱。 读完这篇内容,我唏嘘不已。我曾经还真的设想过,如果脚步好,眼睛看得见,轮椅使用者依靠轮椅的支持,在出行方面的自由度应该会比视障者强许多,但这个挑战告诉我,事实未必如我此前所想象的那样。 之前还有人问过我,上海的无障碍怎样?满分十分,我打了八分。这样看来,我当初那样的评估过于狭窄与草率了。 再往深想一步,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无障碍尚且如此,那其它偏远一点,不那么发达的城市,无障碍设施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身处在那里的残障者又是如何出行的呢?我也不敢去想,当一位轮椅使用者、老人走在不锈钢盲道上,滑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从抱怨、无奈、气愤等情绪中抽离出来,回到理性的层面上,我也会常常暗自思考、问自己:盲道造成如今这样的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当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不得不承认,思考的结果是令人心酸的,现实也是极其残酷的。转念一想,虽然关于无障碍设施的问题、不锈钢盲道会引发的风险,我根本做不了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或许让大众知道,了解其所在的问题,也是改变的一种途径也未可知呢? 我觉得,在处理许多事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人想成功,但又往往选择了不可能,主动放弃了新的可能性。 因此,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视障者写这篇文章是有责任、有必要的。同时我也相信这篇东西,对于视障者、社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方而言,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我一直都坚信,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哪个人坏,而是因为不知道、不了解才造成的。 创造一个无碍的环境、推动一个好的变化、做一件好事,了解是第一步,否则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或是一小撮人的自嗨游戏而已。 在此,我也想与您分享几条自己对无障碍设施的思考: 第一,盲道铺设不合理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是在设计以及铺设的全过程,没有视障者的参与,例如视障者一起设计、参与验收等。故此才会造成盲道绕远路、断头、使用画出来的盲道等,继而发生让视障者走起来时哭笑不得的事情,可能在其他残障者的无障碍设施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第二,那些被占用的盲道,一方面是因为客观的环境有限,比如人行道太窄,共享单车堆积如山,根本没有地方可摆,另一方面或许真的有人不知道盲道这个东西,更不清楚盲道对视障者意味着什么。 第三,从决策者选材和工人施工铺设不锈钢盲道的角度而言,并没什么错,错在不锈钢盲道不防滑,以及决策者工作太忙了,并没有考虑如果用这个材料的话,会对视障者产生什么样的风险以及后果。 第四,借助这篇内容,我也想跟那些不支持视障者走出家门,觉得无障碍设施是没有必要建设的伙伴,讲两句心里话。 一个城市,是否有无障碍,是其是否进步、文明的一种表现。此外,无障碍设施除了针对那些身体有残障的人设立以外,也是供所有人在不方便的时候,保持自己最基本的体面与尊严的使用设施。这一点,在一些谈及无障碍设施的文章的留言区,便能十分容易了解到,有的人因为脚骨折要暂时用轮椅代步,有的是因为眼睛刚手术也需要走盲道。 第五,或许真正的障碍不在硬件上,也不在充满千变万化的路上,而是被心包裹着、藏在人们的观念里。不锈钢盲道无法思考和决定去哪里,但人却能决定是否采用与是否向善,不锈钢盲道冰冷又滑,但人却可以温暖如春。 第六,谢谢您的耐心和时间,阅读到此处,我们马上就要说再见了,无论您处在什么位置、从事怎样的职业、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小溪坚信只要您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都能让无障碍设施变得更好一点点。 如果可以,也邀请您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伙伴,让多一些人来了解无障碍设施,同时也能让所有的残障者生活得更加自由且幸福一点点。 文中提及到的三篇文章,我将链接附在了文末,方便您查找、阅读,下篇故事里再见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