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偏见

 云游于方寸 2023-08-06 发布于黑龙江

- 图文/凤舞 - 

许知远说偏见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没有偏见,看待世界就没有方式。可能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的。个人视角总不免失之偏颇,哪有人是全方位立体环绕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呢?许许多多不同的视角之所见,才可能拼凑出来一个完整的,接近事实的面貌。

重要的是,人得去观察,去了解,去认识,去倾听,不能自顾自闭着眼睛瞎说。

偏见的存在是自然的,人最好时刻保持着修正自己的心态,人的认知层次之所以能够提升,全在于能够推翻自己。

# ONE 

- 说说偏见 -




  钱钟书先生说偏见是思想的放假,那是指有思想的人。人虽然常常会有很多想法,不过想法可不能就说是思想,思想带有一种独创性,并且需有对事物的了解和分析。自有人会滔滔不绝地立论申说,不过是重复或者裁剪别人的话,这样的人,我不认为他有思想。而他爱说的是哪一类的话,当然只凭他个人的好恶罢了。

  有思想的人比较容易能分辨清楚自己的大脑什么时候在工作,什么时候在放假休闲,因此对自己的有些想法可以自知是偏见。休闲放假时自然是以娱乐为主,有些见解说出来也不过就是让自己或别人乐一乐。从没有打算把这个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去框定别人。

  没有思想的人就不同,他老人家的字典里是没有偏见两个字的,他的所有观念,在他看来全是正见,绝无偏见之说。头脑里既然没有思想,正好可以装满各种教条。既然他对自己的正确那么有把握,又怎么能忍得住不拿出来教导一下别人呢?思想虽然没有,热情可往往并不缺乏。






  我们不能说喜欢教训人的人都没有思想,但确实常常是没有思想的人才更喜欢教训人。因为他们对自己所说的一切向来确信不疑。我的想法做法既然是不可能不对的,那么你的所想所做与我的不一致,你肯定就是错的;既然实践证明这条路才能上山,那么你换一条路走,你肯定就是上不去;既然大家都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你偏偏要晚上工作白天休息,那未免形迹可疑;既然在群情激愤的时候你偏偏还能保持冷静,那么你肯定就是冷血;既然大家都认为红烧肉好吃,你偏说你更爱吃萝卜,那你肯定就是在撒谎骗人……

  没有思想的人未必是不好学的人,只是徒然做了书箱子,缺了点消化吸收的能力。他们颇能旁征博引,来证明自己的高深,大名词儿如同板砖,用来唬人正为相宜,是确立强势地位的好办法。显而易见,砸完了只能令人晕。晕完了之后,看看谁敢不服。

  他们的另一块更大更坚硬的板砖乃是伦理道德,当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都太繁难,全没有价值判断那么省心省力,譬如不捐钱不参赛就是不爱国,先感谢父母就是忘了国家的培养,离乡就是忘本,逃跑就是禽兽……这一砖下去,打翻了别人,踩在脚底下,自然会把自己垫得更高一些。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而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这是王小波的话。我读了一遍,想了想,决定我的见解与他同,并准备留待时间来证明这不是偏见。


  
  
  2010-3-24
  
  
  
 

# TWO 

- 再说偏见 -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非此即彼。可能同样的一件事,在这个时间,在这种境况下,做得是对的。换个时间换一种境况,就是错的。

  如果有人认为什么事情是绝对的,我不能与他争辩。尤其是只看字面上的意义说话的人,我不能与他争辩。道理很简单,我虽然很闲,不过即使闲暇再多些,也完全可以用一些更有意义,或者更有乐趣的事去填满。我对开导别人这件事,不是一般的没兴趣。

  如果有人特好心地想来开导我,好心我很感谢,但是很显然,无论一件事情,凭我的智力能不能想通,我总愿意自己先去想想看。并且我总愿意由时间和现实情况来做出检验及证明。

  如果有人觉得他的观念是别人所必须接受的,这样的人,我愿意离他远一些,生平爱的是自由,怕的是枷锁。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太多的枷锁,没来由还要给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套上一些。

  如果有人因此认为我偏执,那我也无意去证明他说得不对。至于他说得到底对不对,其实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毁誉无非是是灰尘一类的东西,不会永远粘在身上。





  而我越来越知道,每个人都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角度不唯一,所见也就不唯一。

  比方说我站在路边,我看见我近前的树比远处的山高,山后的夕阳比山小。我当然知道实际上树比山矮多了,太阳更是比山大多了。但此刻我说的是我眼中真实所见,我也不能以我所见为假。

  我觉得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理解,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要是有人对我说,树比山矮,太阳比山大,我并不反对。虽然不反对,但也不至于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推翻,以示不偏执。

  何况究竟偏执是什么,只怕也还是个人有个人的理解。比如我坚持说在某种情况下,树比山高,太阳比山小,这似乎不叫偏执。真正偏执的人会一个劲儿拿他所知道的常识来证明我错,偏执的人会觉得是非好坏只有一种标准,而且恰好就是他所掌握的那种。

  如果有人自以为很了解我,那我也无意去反对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怕费力气。一向是气虚体弱,绝没有用不完的力气去做些无聊事,宁肯省些。只要是他不追着来对我指手画脚,爱怎么以为,我一点都不在乎。

  有一些人,博得了我的尊敬。那我也不会因此认为他说得句句都是真理。如上所言,我愿意用自己的头脑去认知。

  有一些人,让我看到了文与人的不同,一笑之间也就罢了。当然,失望是不免的,不过经惯了,渐渐也就有了免疫力。

  因为写了一篇《说说偏见》,引出了一些事儿,也又引出了这一些感慨。

  呵呵,我的感慨似乎太多些,那么可能我的偏见也会是很多的。但是谢谢天,那都是我自己的主见,没被习俗和强势所迫,也不迁就所谓的人情。


  
  
  2010-03-29
  
  

# THREE 

- 还说偏见 -



  米沃什曾说,“为了比较精确地思考这个世界,我们应该避免偏见,或者,避免关于某些人,某些事的先入之见。”

  但是他又说,“偏见有时是必须的、积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你保存精力。我们不可能老是忙忙叨叨地伸着舌头,去一条条地检验我们周围的数不清的信息。偏见允许我们绕过它们。”

  有朋友就说,这有点儿两面。我却觉得,两句话都有道理,并不矛盾。尽量避免偏见是认识和思考的一项原则和基础,而适当保留偏见,则落到了方法的层面。这其实说明了面对世界,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有原则,也要掌握好一个度。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会是件麻烦事儿。



  人在世上活了几十年,倘若这时候脑子里还没有点成见,定见,乃至偏见,那倒真是一件可惊异的事情。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大概不是圣人,就是白痴。

  有偏见不怕,怕的是用偏见把自己框住,再看不到框子以外的一切。我常看见有人选择性失明,可气又可叹。思想放放假,这本来没有什么关系,并且,有时看起来还有好处,弦绷得太紧还容易断。但如果贪恋假期,竟至于从此拒绝工作了,那就有点糟。

  有些人先有定见,然后搜检所有合他心思的事实罗列起来当论据,不能支持的他意见的事实则假装看不到。可见好有偏见的人,哪怕是对自己,多少都有点不诚恳。有些人重组自己的偏见,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可见好有偏见的人,总缺乏那么一点自知之明。

  而不容异见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他心里是充满偏见的。只有满是偏见的人,心灵才会那么孱弱,经不起一点窗子外的风。


  
  
  2012-06-11 

end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