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运笔不是悬腕,却能写出草书第三的帖子

 艺素简 2023-08-06 发布于河北

知道苏轼,多数人是从诗词开始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韵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的婉约;“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气概。后来又在历史书上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确实是个大文豪!

在书法中遇到苏东坡,是学执笔的时候。明清以后,大部分执笔要求悬肘,最起码悬腕,可坡公不是。

苏轼人来得帖

他的学生黄庭坚在《山谷题跋·跋东坡论笔》中说:“然东坡不善双钩悬腕,故书家亦不伏此论。”苏轼反对散卓笔散软无骨,唯有诸葛氏制作的散卓笔还可以一用。但是诸葛笔是不适合悬腕书写的,黄山谷说因为苏东坡不善于用(双钩)悬腕,所以很多书家也不认可苏轼的这段对散卓笔的评价。

或许从这里很多人就认为苏东坡的执笔是单苞的,并且因为单苞枕腕,他的用笔是偃笔侧锋的。这种认识其实是非常不合逻辑的,经不起推敲。黄庭坚说他作“戈”多成病笔,“左秀而右枯”;董其昌说他“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这些说法在今天看来都是侧锋。但是他自己却是主张正锋的,因为他自己是这么说的,“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

苏轼治平帖

运笔的时候,提按转折的时候,由于调锋,笔毫难免不发生攲侧。建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貌似侧锋的偃笔,多是由于方向的改变而形成的假象。等到毛笔转折后确定了方向,就像挂铅坠的绳子一样直,这就是所说的正锋。

至于黄庭坚说他“作戈多成病笔”,又“左秀而右枯”,这实在是枕腕的后果。枕腕时,用指运笔,就会出现左边宽松自在,右边拘谨窘迫的状况。也会因为上下活动空间有限而产生扁宽的外形,所以黄庭坚调侃他的字是“石压蛤蟆”。《独醒杂志》卷三中记载,“东坡曰:'鲁直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

苏轼寒食帖

好在,苏轼多写小字,少写大字,只有象“戈”这样太长的笔画稍微受到局限。更何况黄庭坚还说了,“此又见管中窥貌,不识大体,殊不知西子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苏轼的枕腕给他带来三个好处,其一,使点画沉稳有力;其二,使文字错落有致;其三,使文字温婉含蓄。

苏轼寒食帖局部

写小字时枕腕,运笔的时候手腕压在桌子上,使力专注于手指。这样就算写出来的点画肥厚,但不会生腻。因为有力,也就有骨,有骨有肉才是肌肤之丽。董其昌也说苏轼的书法有力度,“东坡先生书,深得徐季海骨力。”

枕腕书写限制了手的活动,往往左边的点画能正常布排。到右下方时,受制于空间,往往右下虚空。这种体势使得整个字重心不稳,单个字拿出来都有向右下倾侧的险象。但在整体布局中,却显现了不稳的另一面——活跃,除去苏体书法崇尚自然,字体大小不一的因素,也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律动感。

苏轼寒食帖局部

枕腕限制了字体的伸展,使字字都如大家闺秀,加之苏轼用墨又丰腴,举手投足温婉恬静。他自己也说:“余书如绵裹针”,“东坡平时作字,骨撑肉,肉没骨”,“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有骨则劲健,有肉则流丽,兼而有之则端美婀娜。

至于《寒食帖》除了这几点妙处,还有一妙最为重要。黄庭坚的跋文说得清楚,“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可见,此书是出于率性自然,心假于笔,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就算苏东坡自己也无法再得。

黄庭坚跋苏轼寒食帖

王僧虔曾经说过,“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黄州寒食帖》文词质朴,天真自然,笔力厚重,神采飞扬。正是这种形神兼备,才是“神采为上”的妙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