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气,从雍正王朝的一段戏说起

 秦皮 2023-08-06 发布于广东
《雍正王朝》有一段戏,讲的是孙嘉诚午门求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孙嘉诚弹劾年羹尧,被雍正训斥,并提出让其去午门外求雨,感动上苍,以证明其所言非虚。
孙嘉诚这个倔脾气一上来,就真的跑到午门外去跪着。时值正午,烈日当头,大约过了一两个小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从雍正的角度来讲,他是有预知天气的能力吗?这个答案实际上和雍正的腿有关,也就是一种能够预测是否会下雨的病——风湿。


古人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所以,雨湿之气即将来临的时候,患有风湿疾病的人,会提前感知到,而且这种感知有时候比现代的天气预报还要准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古人所谓的气,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所以,通过气的感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就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前两天看罗大伦老师的一本书,有这样一个小案例,就是感冒之初,如果感觉到微微发冷,立刻用6g紫苏叶煮水,待沸水冷却后喝掉,就可阻止感冒的进一步发展。
恰逢我一个同事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就让他按照此法,买6g紫苏叶煮水喝,过了一会,他微微出汗,身体也不感觉冷了。
这就是把握住气的变化,在邪气侵袭之初就做出正确的应对,如此则药简而力宏,事半而功倍。
古语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实际上,任何事物变化,在其初始便已经有端倪,只是我们没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知,导致最终的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是以“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一年四季阳气的升降浮沉,一昼夜的阴阳交替,和人体的之气的变化息息相关,是以中医用药,有时候很注意时辰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因为不同的时间,阴阳二气的比例关系是有差异的。
同时,中医很注重身体的一气周流是否顺畅,也成为众多医家开方时的重要参考标准。
例如,凡是燥邪,大法是降肺气,皆因一年四之中的秋属阳明,阳气敛降,若阳不降则应时之气大胜,燥邪因之肆虐。当然,若阳气敛降太过,亦会造成水汽蒸腾无力而出现的燥症。
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气的变化所带来的结果。虽然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对于我们治疗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我们可以在事情变化之初,通过对气的把握,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就有充足的时间,在疾病未壮大之前,将其扼杀于未萌之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