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生命观

 xyf4345 2018-02-14

茫茫宇宙之间,人是从哪里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激起世界各个民族人们的探索热情,也曾经产生过许多不同的说法。

古希腊神话认为,宙斯和奥林匹斯圣山上的众神,是人类的缔造者。信仰《圣经》的人,认为是上帝造的人,先有了亚当,后来又从亚当的肋骨培育出夏娃,在伊甸园里产生了人类的后代。亚里士多德的解剖学著作,就说男人比女人少一根肋骨,因为改正这个讳莫如深的错误,曾经使早期的解剖学家深受教会迫害。

当然,中国古代的传说不止一种,对于人类起源的看法也不一样,有的似乎玄虚,如女娲造人的传说;有的朴实,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等对于人的生命来源正确描述。那么,产生于几千年的中医学是怎样论述人类起源的呢?

中医学没有上帝造人、神仙造人的说法,而是按着自然界自身发展的思路,解释人类诞生的原因。《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就是说,人体虽然生活在地上,但是他们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天的空气。人如果不呼吸,马上就会死亡,所以古人把去世叫做“咽气”。也有的说人的死亡是“没气了”,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也可以形容为“气数已尽”,不可挽救了。地气形成的五味,也是人体生存所依赖的基本物质,所以在一说“人绝胃气则亡”。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的呼吸,重视气,而对于心跳的认识则属于相对次要一级,这是中医与西医不同的地方。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属于主动的动力部分,血属于相对安静的部分。中医认为,血液的流动,要靠气的推动。所以中医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的时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也会淤滞。

自然界里的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是有温度变化的。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地球的自转和日月星辰的旋转。因此,有太阳的时候,气温高;没有了太阳,气温就降低。春天的气温暖,夏天的气炎热,秋天的气凉爽,冬天的气寒冷,一直在变化不停。

中国古人很善于观察,也很善于总结。“立竿见影”是一个成语,人们往往借此形容办事效率快,或者成效显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立竿见影”是最早的科学研究。树立一个杆子,测量日影的变化,这就产生了古代的历法,也就阐明了太阳与月亮、太阳与地球的运动关系。因此,就萌生了古老的农业科学,当然,也给古老的医学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论:天人相应。

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四季的划分,而且,又把四季进一步细化,5天是一候,3候是一气,也就是15天一个节气,6气是一季,把全年分成24个节气。在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就重视建立日历,“授民以时”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职责,违背了农时,就无法取得人民的信任,政权就不牢固。

如何保证月亮十五圆,那可不是一般的学问。欧洲人不讲农历,只讲公历,也就是只研究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不研究地球与月亮的运动关系,所以,他们的月亮“随便圆”。刘明武先生说,中国人的历法是一个阴阳合历的历法,既有望朔,也有闰月,正是《易经》所说的“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来暑往而岁成焉”。

中国古代把一年划分农历24节气,气候与节气是否相符,气候降临的早与晚,不仅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系,也与人体的疾病发生与否,甚至与发生什么病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农历与中医也有密切的联系。

值得重视的是,中国的农历很注意远期预测,在天气很热的时候,他们就想到了寒冬腊月,想到了阴阳气的变化,因此说“夏至一阴生”。

农历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因此“夏至”之后到“数伏”,还有20来天。每年伏天为30~40天,最热的时候是“中伏”。伏天是酷热难耐的时候,但是在“初伏”到来之前的“夏至”,古人通过测量,知道日晷的影子已经到了最短的时刻,马上就要发生转化了,“重阳必阴”,因此就发出来第一份阴气增长的预报:“夏至一阴生”。因此,夏至就是阴阳转化的一个“拐点”。

冬至的时候,刚开始数九,“冷在三九”,所以,冬至的时候,天气还不太冷,最冷的时刻还未到来,然而,日晷的影子已经达到了最长,此后必将一天一天地缩短,阳气已经萌动。所以,古人据此又发出来一份阳气增长的预报:“冬至一阳生”。这就是“重阴必阳”所揭示的规律,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另一个“拐点”。

由此可见,古人“立竿见影”,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很可靠的。这说明,天地阳气的变化,出现在气候变化之前,天地的阳气是动力,而气候的变化,必须按照阴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古人靠着多年的客观观测,得出来阴气、阳气变化的规律。年复一年,屡试不爽。因此,他们坚信自己的主张:阴阳气的变化,出现在气温的变化之前,是万物变化的动力。

人是自然界自身发展而形成的,人体也要按着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节律。当然,知道这种变化规律,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就能保持健康防止疾病;否则,逆时而动,就有可能生病、短寿。

《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讲的就是人体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密切关系。

人体出生之后,要靠自然物质的补充与营养。人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交换物质,才能维持生命的状态,古人称之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的五气,就是风、火、湿、燥、寒。这五种性质的气候,是划分四季的主要因素。

地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五种滋味,是一切食物营养的基本要素。

五气入鼻,藏在心肺;五味入口,先入肠胃。五气、五味可以代表对人体有益的万物。

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五就是全部,五气指的是全部的天气,五味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所有滋味。人的生存离不开五气与五味,离开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因此说,古人对于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即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说,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生得自由,活得滋润。如果人不能顺应自然,不能从自然界不断获取物质,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古人把气看得很重要,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亡”。具体到身体的内部,与气有关的内容进一步丰富起来,比如把人划分为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功能,叫做形与气的关系。一个人必须形和气相平衡,才是健康的。如果一个人太肥胖,一动就气短,没有力气,活动不灵便,中医就称之为“形盛气衰”;如果一个人过度消瘦,虽然力气不小,行动灵活,但是不丰满,甚至是皮包骨头,就叫做“气盛形衰”。

在气与形的关系之中,气为阳,形为阴。

身体里的气进一步细化,就可以因为它分布的部位不同、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名称,就有了肺气、心气、肝气、脾气、肾气、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不同的称谓。当然,这里所说的“气”,就像力学取得统治地位之后很多自然作用都被称为“力”一样,“气”只是一个词尾,肺气、心气、肝气、脾气的核心是前边的脏腑,气只是表示肺、心、肝、脾等脏器的功能。

曹东义,男,生于1958年,主任中医师,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硕士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药食同源产业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亚健康分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常务委员,《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徒弟。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著作18部。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