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函谷关”和“潼关”的几个问题

 黑扭 2023-08-06 发布于吉林
本文图片和视频来源于网上。
在《从“安史之乱”中潼关失守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底层逻辑》一文中,最后谈到了唐代的潼关为什么取代了函谷关的问题
表面上看,答案成立:因为潼关在函谷关的西面,距长安更近,给养后勤更方便,所以弃函谷关而经营潼关。
但真的想一下,答案不会这么简单的。
一条关键路上,如果有二个关,从防守一方来想,肯定会二个关都会守,毕竟一夫当关的成本不是那么高。守一下关,可以消耗敌方的有生力量和士气,如果在当地打成了持久战,对客方来说就是灾难。
所以说,那一篇文章中给的结论是可以再讨论的。
先说一下关中的地形及战国时期各国的位置。网上有一个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看。
古代要从关中向东出关中到河南中原,南边是秦岭,可以过武关绕道。北边就得过黄河且绕道一些山脉。过黄河,单人空手不是问题,军队有辎重,且大队人马及粮草给养要在短时间内过河,这在现在都是一个难题。
看一下当下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把俄罗斯军队赶到了第聂伯河东岸,两军在这里形成了拉锯战。俄军利用第聂伯河作天然防御工事,乌军无法大规模军队迅速渡河。
最近且比较平坦的路就是沿渭水、黄河边上向东走。这一段路的战略意义就凸现了。
有河流的地方,总归是有岸边的。从云南进西藏,沿着金沙江沿岸修了一条公路,顺着河走。但这种路在雨季时山上面易塌方,导致道路堵塞,伤人毁车是常有的事。
在战国时代,如果要进关中只有经过四个关口才可以进入。函谷关是其中的一个关。
函谷关,得名“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这一段古称“崤函古道”。它的东面,就是函谷关,是一个缩小版的崤函古道。地点在今天河南的灵宝境内。
Image
历史上有三座“函谷关”,分别称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秦函谷关
秦代的函谷关,在现代的河南灵宝市境内。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函谷关就是指的秦函谷关。
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干的时候可以立,所以陕西有窑洞的民居----在土里挖一个洞供人居住。但如果有雨水冲刷,则很快就会垮。这个垮的地方会越来越大。(如同河堤塌方)。在当地会有一种地貌:一块高地,四周有很陡的坡。这种地方,当地人叫“塬”,塬的顶上可以种地,居住。
Image秦函谷关的模型
从google卫星地图上可以鸟瞰这一段地形。
函谷关的东面有一条叫“涧河”的黄河支流,涧河的西面是一个“塬”----稠桑塬。这意味着这一块地高出涧河且四周的坡比较陡,但它中间有一个东西向的'裂隙“,行人可以穿过。人要过稠桑塬进入关中,就可以穿过这个裂隙而不必翻过稠桑塬。这样,这里就具备了“关”的要素。古人用“泥丸可塞”形容这个裂隙之窄。实际是“车不方轨马不并”。
Image
秦关现仅存遗址,关的建筑已消失。现在在秦关遗址上,复古了一个现代的建筑。看上去就是没有那个历史名关的韵味了。
Image
这个复古关的形状,是参考梁思成收集的一幅汉代石刻而建的。
Image
总之,现在遗址上看到的是一个为开发旅游资源,现代人搞一个复古建筑,门票80元。
成语“鸡鸣狗盗”,“紫气东来”都与秦函谷关有关。
汉函谷关
到了汉代,在秦函谷关东面,在洛阳新安境内,新建了一个关,也取名函谷关,称之为“汉函谷关”。为什么要修汉函谷关呢?
颜师古注《汉书》时曾引应劭之语:“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关东,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
在汉代时,帝都是长安,函谷关以东是关外,函谷关以西是关内,当时的人也以关内人为荣。新安县在关外,当时的楼船将军杨仆别人说他是关外人,就深感不快,于是捐资在新安县城东修起了一座城池,汉武帝就把函谷关东迁到新安县,这就是汉函谷关。有了这座函谷关之后,杨仆也成为关内人了。
这里透露出二个信息:1,在汉代的时候,函谷关的“一夫当开万夫莫开”的作用就开始动摇了,否则汉武帝不可能仅因为杨仆捐关,就移关到新安境内。其本身应早有移关的打算,杨仆只是一个引了头,汉武帝顺水推舟。2,古代也存在地域鄙视链。
Image
Image
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1923年最后一次修辑的汉函谷关的遗存。
此关躲过了民国内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但在1958年炼钢铁中被严重毁坏,只剩下照片所示的两层了。
现在看到的样子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被修复后的照片。好在没有重新建一个假古董,而是遵照1923年样子,做了一些保护性的修缮,修旧如旧。在没有修复前,有人拍了些它的照片,应是1958年之后拍的。当年附近还是有住家的。
照片上的函谷关看上去更沧桑,更有韵味。感谢有心人拍下的那定格的一瞬间。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关额“汉函谷关”,是康有为所写。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Image
这张彩色照片上看到电话线很多,应是八九十年代拍的照片。
这个关在1923年修后是什么样子呢?
1923年的那一次修关捐资人是张钫,他是旧时的军方人物。在他写的回忆录《风雨漫漫四十年》中,有关于捐修此关的说明和照片,可以看到当时修后的样子。
Image

魏函谷关
魏函谷关是曹魏时期建的,在秦函谷关北面5公里处。现在因为建三门峡水电站,关址被淹在水下了,关的遗存也看不到了。好在有人给它拍了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它淹没前的记忆。
Image
1907年的8月24日法国人爱得华·沙畹拍摄的的魏函谷关,当时这个关楼还没有修。
Image
Image
关前的一条河叫“弘农涧”,上面有一张木桥。这一张照片的关楼和前面的关楼不一样,已经是修过的了。
Image
关楼背面的照片。
Image
关前等待过关的商旅,在路边小憩。
Image
关楼修辑后的照片。此照片显示的是关前有一条河弘农涧上面木桥被大水冲断了,留下的残桥部分。此时关上还没有加“天下为公”。说明应是在1923年前拍的。因此可以说明修关是1907年到1923年之间。
Image
Image
1923年,康有为从陕西到洛阳为吴佩孚祝五十大寿。经过灵宝,游玩魏函谷关。这一次,康有为为关写下了“天下为公”。Image
Image
Image
到了1935年,关上面的“天下为公”变成了“紫气东来”。
Image
Image
Image
陇海线灵宝至陕州段于1927年11月竣工,这一张照片应是1927年之后拍的了。
Image
据说是行人走在汉函谷关内的羊肠小道。
相对地,汉函谷关没有秦函谷关出名。魏函谷关的设立更透露出秦函谷关的危机了。再后来此条路上的关就转到了潼关。
Image
潼关
位于陕西渭南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在现在的“几”字形黄河拐角向东处。得名有两种说法:1,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2,关在潼水边上。潼水四川梓潼县境内,南流注入垫江。
我第一次知道潼关,是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Image
当时对潼关没有感觉。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二句: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潼关名“关”,其实是一座“城”,所以留下了很多的旧城照片。
1933年与1936年,美国传教士克劳德·毕敬士(Claude L.Pickens)来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拍摄了大量的人文古迹照片,有部分就是潼关古城的照片,也可以看到潼关当年的雄姿。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1936年的这一次拍摄。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上述照片中的景致,在今日的潼关已无法找到,除了抗战时期的战火破坏,那些古迹消失的主要的原因,是建国后为了治理黄河,在苏联专家的坚持下,选择了三门峡作为大坝建设的地址,按照当时蓄水的水位规划,潼关古城属于移民淹没区,因此古城的古建大多被拆除,移至他处重建。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大坝建成后,却因为泥沙淤积,下游虽然水灾减少,但是上游却遭了殃,不得已,大坝只能减低水位,增建排沙孔,潼关反而没有淹没。
Image“中流砥柱”是陈诚所写。Image
第一辆火车到达潼关站Image
潼关火车站Image
拆除潼关
Image

潼关取代函谷关的原因有二个:
1. 因为东边的函谷关地形发生了变化,黄河河道因为泥沙沉积改发生向北偏移。导致函谷关边上的黄河河滩可以走人,这样函谷关的作为关的作用就削弱了。
由于无法再充当扼守长安东大门的作用,就在潼关设立了新的关口。潼关在不同的朝代也有位置变迁。
网上有一个视频,很好地说明了潼关的变迁。请在wifi下观看。
2. 从军事上讲,军队兵种的构成发生了变化。秦代军队是用马拉的战车,通常四马拉一辆战车。以函谷关的地形“车不方轨,马不并辔”,战车过函谷关就困难。到了后来,战车消失,变为骑兵。函谷关阻止军队通过的能力就弱了。
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了潼关取代了函谷关。
Image第二个视频中提及的金陡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