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远辖区内有不少阎姓人分布,明清时期出过若干举人贡生

 胶东故事会 2023-08-06 发布于山东

阎,属于比较常见的姓氏,在胶东半岛很多县市区都有分布。其中,招远辖区内的阎姓人就不在少数。

根据《招远市志》的记载,2002年时统计,招远全市阎姓人口共有4754 人(部分简化写作闫),在当地百家姓中排名第26,位置相对靠前。

掖县、招远民间多流传有明初四川移民之说,而招远阎姓即是如此。按照族谱的记载,招远阎姓始祖阎仲良系明洪武初自四川迁招远居北栾村。此后逐渐开枝散叶,徙居其他村落。根据前些年续修族谱时的统计,招远辖区内二十多个村庄都有阎姓人分布,如西罗家、郭家埠、芮里村等。

招远阎姓不仅规模较大,并且在历史上也曾出过若干功名人物。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收录在《招远县志》(顺治道光版)中的阎姓举人有两位,分别是阎祺和阎公朝;贡生则有多人,包括阎敦、阎志、阎训、阎尔仞、阎开世、阎葑等。限于篇幅和资料,这些功名人物的详细情况,本文难以一一列举。下面就以阎敦、阎志、阎祺和阎公朝为代表,对他们的生平进行简要介绍。(注:明清时期招远县考取的进士数量总体不多。因此,阎姓虽未考取过进士,但在当地也算是书香世家。)

实际上,刚才选取的这四位阎姓人物,之间也有着明确的先后传承的关系。根据族谱和县志记载,他们分别是招远阎氏家族的第二世、第四世、第五世和第六世。具体一点来说,阎志为阎敦之孙,阎祺是阎志之子,而阎公朝又是阎祺之子。

阎敦本人年少而孤,以孝顺母亲而广受称赞。他作为“移民第二代”能被选为贡生,与这一良好品行应该不无关系。后来,他以贡生身份出任过通州右卫经历,也算是招远阎氏家族仕途的开启者。

在品行方面,阎敦的孙子阎志延续了良好的家风,县志称赞他“慷慨多大节,为邑中清白最”。他生前曾出任仪真、延津等县的县丞,去世之后又因为儿子阎祺的显贵,得到了奉政大夫、河南开封府同知的赠官。

经过前面几代人的积淀之后,招远阎氏在弘治年间迎来了功名上的一次大突破。在戊午科乡试中,阎志之子阎祺(字天锡,别号渠南)成功中举。当时朝中的进士还没有出现过剩的情况,举人亦能顺利分配到官职。阎祺此后历任阌乡、密云知县、昌平霸州知州、开封府同知等职。这些官职的绝对品级虽然都不算太高,但就招远阎氏家族来说,已经可谓是光大门楣了。

为官期间,阎祺兢兢业业,颇有口碑。县志当中曾记载有一则他与民同求雨的故事。

那是他刚到阌乡县(河南)上任之际,当地就遭逢大旱。为了祈求天降甘霖,阎祺“步祷、宿庙、不饮食”。如此苦求三天不见效之后,他没有放弃。再三天之后的夜里,他梦见神人传话说上天已被感动。果然,天刚亮,外面就下起了大雨。

有其父必有其子。受父亲阎祺的熏陶,阎公朝(字升甫,别号又次)也品行兼优。他在嘉靖壬子科乡试中举,曾任曲阳知县。而在曲阳县任上,他亦曾效法父亲,有步祷为民求雨的经历。此外,阎公朝还擅长书法,尤工楷草,其书作在清代就已被当地收藏界视为珍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