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光全阅读”: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

 盐心Jaffe 2023-08-06 发布于四川

四川天府新区第五小学,在博文书馆里,一周五天,都会有一场主题阅读活动。

周一,是自然科普主题沙龙;周二,是嗨Fun英语主题沙龙;周三,儿童文学主题沙龙;周四,国学经典主题沙龙;周五,是阅读拾光亲子主题沙龙。

这是一个由校长周鹏飞发起,全校师生参与的终身学习项目。学生以公众号抢课的形式报名,每一场读书沙龙的「门票」,会在开启抢票后十秒内被抢光。

这个读书沙龙,名为「星光全阅读」,从最初的学生参与,到后来家长到校,最终家校一同走进社区,用阅读串联起家校社,将书香带入千万家。培养阅读习惯,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掀起这股读书热潮的老师们,自己也是阅读的爱好者。


四川天府新区 第五小学成立于 2016 年,是天府新区第一批“两自一包”新体制学校,这是一所把阅读作为日常之事来做的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星光全阅读”课程体系。

没有成为校长前,周鹏飞就很喜欢读书了,从小养成的习惯。

「不是出于好学上进,是那个时候电视就只有两个频道。」周鹏飞说。

生于七十年代,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子游戏,能去县里玩一次都很奢侈。在家的闲暇时间,除了和父母聊天,就剩下读书了。

小学三年级的六一儿童节,父母给了他1元钱作过节费。他约了同学,一大早去新华书店。逛了一圈后,一本名叫《皮皮鲁与鲁西西》的书吸引了他,他买了下来。等读完这本书后,他彻底喜欢上了文学作品。这本《皮皮鲁与鲁西西》,是作家郑渊洁儿童小说系列中的一本。

每到暑假父母会让他到老家的爷爷奶奶家住。父母给他五元零用钱,他又花了四块五在书店买了小说《三国演义》,在去爷爷奶奶家的车上,目不转睛地看了三个小时后,他生平第一次体验到了晕车的恶心。那个暑假,他反反复复抱着这本书啃,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让他爱不释手。

书,非借不能读也。六年级时,班上的同学开始互相借书看。

 「大家约定好还书时间,拿到书便各自埋头苦读。」金庸古龙的全套武侠小说,周鹏飞一本也没落下。

当缺乏娱乐的日常生活,被一本本读物填满,时代和地域的局限,就再也限制不住周鹏飞的眼界与想象,「许多电视剧拍出来后被吐槽,原因就在于文字更能够激发想象力,让意识超越现实。」周鹏飞说。

他说,自己是阅读的受益者,所以,非常希望学生也能在阅读中成长。

如今,短视频如洪水泛滥,他认为,短视频中那些优秀作品值得学生看,但更多千篇一律的,无聊的,三俗的糟粕,会让还没有分辨能力的学生迷失其中,对没有意义的内容精神上瘾。

周鹏飞为参加沙龙的学生讲述盛唐诗歌

 「所以,我们引导低学段学生阅读优秀绘本,为中高段学生拓展自然、文学和经典作品。」 

阅读优秀作品,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格局,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当他们遇到糟糕的内容时,懂得分辨。既然阅读的好处这么多,学校里正好又有一批喜欢阅读的老师,校长周鹏飞就成立了一个星光全阅读工作室。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当然先要有爱阅读的老师。「阅读对老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是学科融合的关键所在。」周鹏飞说。

他解释,他理解的学科融合,不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数学知识,或者在数学课上学到历史知识,而是老师在本学科内容讲好的基础上,对事件人物故事进行横向联系,纵向深入,让课堂内容更丰富,学生的接受程度就自然更高。

学生喜欢听哪种课?老师需要先反省和实践,自己喜欢听什么样的课。

「拿易中天品三国举例,《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许多人也讲过,唯独易中天老师讲三国的收视率最高,接受程度最广,为什么呢?」

周鹏飞说,易中天在讲三国故事时,会演绎出很多书中未提及的背景,相关的人物故事,这些都来自易中天老师自己的阅读积累。

「如果我们的老师也能在课堂上讲出类似的课,学生的接受程度肯定会'嗖的一声’往上蹿。」

回到小学课堂,周鹏飞用自己最熟悉的专业——数学来举例,当学习列乘法竖式时,数学老师在教会了学生后,一般只在黑板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知识。

「如果此时将其他国家教学的连线乘法、格子乘法算理讲给同学们,会引起怎样的反响?」学生肯定会兴趣十足地验证其他算法,这样巩固了知识点,学生对课堂有兴趣,还收获了更多知识。

而他们的星光全阅读,这个「全」是「全时」:从早到晚,从工作到假期不间断;是「全域」: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社区;是「全员」: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都参与其中。

不过,一项活动起头容易,坚持难。如果准备又不充分,就会高开低走,不仅执行者失去动力,学生和家长在未来也会拒绝参与。

于是,就有老师提议,让学校用行政命令来让全体老师参加。

周鹏飞马上否定了行政命令的提议,他明白,行政命令虽然能拉动更多老师加入,但效果绝对不会好。他希望老师们自愿参与,绝不强求。

为了给全体教师「打样」,他带着项目负责人一起写设计。

和平时的上课不同,这个读书活动需要有更多互动环节,要有和孩子们的破冰环节。他们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沙龙的方式。然后,就开始不断地试讲。

切准备妥当后,立即制作宣传海报,在家校群发起抢课。

「我主持了两次阅读沙龙,给孩子们讲盛唐诗歌。」

为了不让阅读沙龙变成诗词大会,他特意跑到江油的李白故居实地学习。

从李白的出生,讲到游历乐山,又出川云游的故事,得意时作的诗,失意时作的诗。

本来计划一次讲完,由于学生的互动太频繁热烈,一个半小时过去,内容还没讲到一半。为了将内容完整,周鹏飞在家校群中,又放出盛唐诗歌读书沙龙的「下半场」,结果,参与了「上半场」的学生全体报名,一个都没落下。

在坚持了一个学期后,越来越多的老师受到热烈氛围的吸引,纷纷加入。团队人数,从最初的八人增加到了三十多人。

在天府五小的校园里,处处可以看见一句话,「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这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和朋友交流时说的话,它成为了天府五小的办学口号。这个「你」,代表着全体学生、老师,以及所有的家长。

作为一个「两自一包」体制的新学校,周鹏飞一开始并没有给星光全阅读工作室活动补贴,但当学校老师们真正融入到阅读活动中,收获了自信、使命感和责任感后,周鹏飞开始在经济上给予补贴。

他说,道理很简单,「当'腹中’有了'光芒’后,已经愉悦起来的老师会因为经济补贴心情更好,做事也会更有动力。」

刚到天府五小任职时,周鹏飞发现一年级的学生特别调皮,课间嬉戏打闹十分喧哗。

他专门请了一位专家到校指点,希望能有所改变。可是,面对这些小朋友的天性,专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最后说,可以介绍人把一楼的隔音加强。一想起这事,周鹏飞就笑了起来。

这种做法,是治标不治本,只会让学校难堪。有趣的是,随着阅读沙龙的进行,书香气似乎润泽了校园,调皮的学生在课间也安安静静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天府新区也名列前茅。

「我现在完全不考虑招生问题,通过全阅读沙龙活动,学校积累的口碑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去外界做宣传了。」周鹏飞很骄傲。

每一年新生入学前,天府新区的家长都会为孩子在众多学校中填写入学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每一所学校对于第一志愿要应收尽收,未收够新生的学校,区里会通过调剂形式安排填写二志愿的学生入学。

天府五小,每年第一志愿的报名人数都会超过学校计划的招生数量,许多报名较晚的家长都没能将孩子送入学校。

这所坐落在海洋路博文巷96号的学校,周鹏飞把它形容为天府新区教育海洋中的一枚小珍珠贝,朴实无华的外壳中,内含一颗散发光芒的珍珠。

「你的腹中有一千道光芒」,这个「你」,其实,也包括了这所学校。

六月,夏日的阳光异常灿烂,阳光照耀下,校园的建筑干净清爽。

「我们学校规模不大,但是要说到标志性的建筑,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也是星光全阅读活动的主要场地——博文书馆。不管是客人,老师,还是孩子,到了学校,第一眼都会被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吸引。」星光全阅读的项目负责人夏光琼老师说。

谈起自己负责的阅读项目,还有博文书馆,她的眼中似乎跃动着「一千种光芒」。

2023年,是夏光琼老师从教的第十三年,是她推进星光全阅读活动的第五年。六年前,她还在清华附小任教,每每路过校园中的标志性雕塑——一棵长满书的大树,她总会深深感动于它传达的情怀和力量。

「虽然我在清华附小的工作时间不长,但自然地,就会被学校的文化,阅读的氛围浸染。」

但让夏光琼感触更多的,是清华附小的老师。一次培训,有位老师问在场的其他老师:「大家经常给孩子们列书单,可是推荐的这些书,你们自己读过了吗?」

那位老师的话,一下子重重敲在了夏光琼的心里,她如梦方醒,顿觉汗颜,从此告诫自己,推荐给学生的书,一定要先读过,这样的推荐才会有意义和温度。

到天府五小后,她加入了星光全阅读。2018年,取得儿童阅读指导师的证书,夏光琼和同事开始第一期亲子阅读沙龙。那次阅读沙龙的主题是分享童话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嗯嗯」,是拉便便的意思。故事很简单——一只小鼹鼠钻出地面的时候,突然有一坨嗯嗯掉在了它的头上,它气急败坏地找了鸽子、奶牛和苍蝇,几乎问遍了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最后发现是狗狗闯的祸。于是小鼹鼠以牙还牙,爬到一只大狗的头上,拉了一颗小小的、米粒儿一样的嗯嗯。

绘本故事天真朴拙,夏光琼和同事讲了故事,又让孩子们表演故事。大多数孩子对动物们的「嗯嗯」并不了解,夏光琼就鼓励他们去查,看看文字描述和图片,增长见闻。

「网上也好,现实中也罢,其实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机构或是名师开展过类似的阅读沙龙,我们当时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说实话,心里很忐忑。」

夏光琼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

对第一期活动场景,夏光琼记忆犹新。

「没想到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那天结束后,大家都来问我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正面反馈带来了即时的成就感,让我有信心把阅读沙龙做下去了。」

阅读活动初期,只有低学段的学生,夏光琼分享的大多是简单易读的童话绘本。夏光琼发现,这些绘本直观多彩,给她这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也打开了一扇繁花似锦的窗。

尤其是《十四只老鼠》,绘本的画风细腻写实,色彩自然清新,主题是家族亲情。「我和我的孩子是在家里一起读的这部绘本,这次阅读就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你很容易就被绘本中描绘的自然之美吸引,然后深深感动于老鼠家族浓浓的亲情。听说很多人在读过这部绘本后,还产生了生二胎的想法。」

童话,作为儿童阅读中的重要部分,在星光全阅读的活动中从来不曾缺席。

绘本大师松居直说,「人的一生应当有至少三次阅读绘本的经历,第一次是当你是小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当你成为父母的时候,第三次就是当你老了之后。」

夏光琼与家长共读儿童绘本

古人写诗多「自古逢秋悲寂寥」,现代小学生写作难逃「捡钱让座放生」三件套。

如何打破写作时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星光全阅读活动也尝试给出解决方案,他们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空洞无力地强调写作不落窠臼,不如在学生幼年时,就为他们种下一颗名为「创意」的种子。

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这本书里,提到了「阅读圈」概念。这个阅读圈,是指孩子在选书、阅读以及回忆这三个阶段里,都离不开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这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不止老师,也包括家长。

在第一次亲子阅读沙龙顺利落幕后,夏光琼参加了成都的一个社群组织的读书会,「当时我就觉得,我也可以做。」

很快,她就发起了一个以「博文书馆」命名的读书社群,博文书馆是读书沙龙的主要地点。后来,参与者们说,天天拘束在博文书馆里也挺没意思,他们开始和社区联动,去方所、寻麓书馆、潜溪书院、知了书店,还有麓湖的A4绘本馆,社群从最开始的寥寥几十人,发展到了四百多人,并且一直活跃。

2023年,他们做了两场较大的阅读进社区活动。第一次,联动了十个社区;第二次正好是天府五小的读书月,每逢读书月,学校会举办诗词大会,一到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只需要读诗、背诗,选一首诗把它演绎成情景剧。《木兰诗》《送元二使安西》,还有经典的《静夜思》,被表演得最多。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学习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

夏光琼把学生们在校内排演的18个情景剧,带到了18个社区里。

这就是孩子们平时读诗的成果,情景剧演完之后我们再开展读书沙龙。」这次读书沙龙最大的特色,是领读人不再仅限于老师,登台领读的有家长有孩子。

阅读的教育润物无声,有家长反馈,相较于以前一些娱乐方式,打麻将逛街和吃饭,他们现在通过和孩子读同样的一本书,收获了精神上的富足,还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理解孩子的感受。

亲子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年四月,作家彭小华受邀来到读书沙龙领读,主题是「今天我们如何当父母」。

副校长刘聪颖的阅读理念是:因为喜欢,所以多读。

「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总有人喜欢阅读,也总有人对阅读不感兴趣。」

五年前,刘聪颖在课堂上,正在讲尤安·艾肯的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当她讲述作者对书的喜爱时,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就是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小朋友在课堂上的表现,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这位学生的直言不讳,让刘聪颖十分惊讶,班级也一片哗然。

刘聪颖了解孩子的家庭,知道孩子没有阅读习惯的原因所在。

「不喜欢阅读并不是什么坏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你先坐下我们听听其他同学的分享,好吗?」之后,她邀请其他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那位同学明显有被内容所吸引。

分享结束后,刘聪颖问她,「在同学分享的故事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内容呀?」这名同学回答「有」。

「那咱们试一试,尝试去读一读这本书好吗?」刘聪颖说。

「我并不知道她有没有从此喜欢上阅读,但这件事情之后,我时常会看到她和同学相互借书。」

有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也会有不喜欢读书的老师。

学校第一次开展「书香活动月教师读书会」,一位老师告诉刘聪颖,自己就是不喜欢阅读,平时也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不久便会「晕字」。

于是,刘聪颖策划了 「吐槽大会」,给老师们「卸包袱」。众老师发现,一些难「啃」的书,大家的心理都很相似,就都释怀了。

「有时候,我们要接受自己的阅读情况,读不下一类书时可以换一类,这种与自己和解的方式,给了自己更多的阅读可能性,让阅读更加自然。」刘聪颖说。

「我喜欢带着儿子一起读书,我读完又让他读,读完后一起交流读书体会。」

刘聪颖的儿子算不上热爱阅读,但对网文爱不释手,例如《斗破苍穹》,文中的主角无论面临什么困境都能化解,一举一动都让孩子觉得酷。

一起看科幻小说《太阳帆船》,孩子觉得这个故事不爽不酷。「你看出结尾的希望了吗?」刘聪颖提醒说,孩子翻开小说又重读了一次,结尾蕴含的希望让他觉得这科幻有点意思。

孩子需要成人的引导,引导前与引导后带给他们的,是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

「阅读不仅是开阔视野格局的方式,更是对理解和感受能力的锻炼。」刘聪颖说起那些被人诟病的例子,语文培养的是学生作为读者在文本中收获体会的能力,刻板的标准答案只是一个相对的最大公约数而已。

在星光全阅读工作室,刘聪颖负责每周三的儿童文学沙龙。

她会在互动环节问一些问题,《哈利·波特》——「厄里斯魔镜对哈利·波特而言是一种礼物吗?」

「有一个书评说'让我们迷恋的是那个近在咫尺的魔法世界’,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去逐字逐句阅读,只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刘聪颖也会用相同的方式针对课文抛出话题。班里的学生在课间也会拿出书本讨论由同学抛出的话题,班级渐渐形成了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现在阅读一本书然后交流讨论的过程,对班里的孩子们更像是一种游戏,在这种回归自然的阅读习惯下,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读每一本书,每一次交流后被不断塑造。」

刘聪颖很喜悦地告诉记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