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宝萍女士与叶丹青老师 ![]() ![]() ![]() ![]() 宋宝萍女士是已故浙江京剧团著名鼓师林瑞权老师的夫人,林老师生前经常来茶座参加活动,与茶座结下深厚戏缘。林老师故去之后,宝萍大姐一直关注茶座,并与林老师的老朋友们保持联系,只要来杭州就会到茶座,追念先人,不忘故交。 本期演唱中途,京二胡黎玲凤老师突发肩部不适,事发突然,且在演唱中途,黎老师强忍疼痛坚持把一个唱段伴奏结束才走下台来。台下的人们纷纷上前询问,杂技演员出身的陈平老师以他多年自我治疗老伤的经验立即对黎老师手臂和肩部进行治疗,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缓解了黎老师肩部疼痛。台上的演唱还在进行,潘谷龙先生马上顶上,伴奏京二胡。而黎老师只休息了一个节目,就继续上台为大家伴奏。从这一个小插曲可见茶座乐队老师们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为他们点赞! ![]() ![]() ![]() 茶座既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互帮互学、相互切磋的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在活动间隙,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彼此交流,唱的人说唱的感受,听的人说听的感受,相互印证,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在快乐轻松的唱戏听戏过程中潜移默化,演唱水平得到提高。 ![]() ![]() ![]() ![]() 茶座活动图片集锦 王若萍、钟强摄影 ![]() ![]() ![]() 节目单 王亚平《红灯记》 姚唯一、潘谷萍《沙家浜》 陈平《三娘教子》 王若萍《春闺梦》 黄蓓《红灯记》 宋宝萍《洪洋洞》 吴晓青《状元媒》 谢桂英《沙家浜》 马诗涵《凤还巢》 周鸣《女起解》 高宝良《箭杆河边》 潘谷萍《钓金龟》 董金花《三娘教子》 张晓莺、陈芷芳《刘兰芝》 钱玉珍《八珍汤》 沈小琴《柳荫记》 颜炜明《打侄上坟》 钟强《文姬归汉》 钱江《海港》 文场:陈文娟、潘谷龙、黎玲凤、周子杭、方正平 武场:翟满洲、李青云、马连昆、黄润石、王存根 杭州西湖京剧茶座 本期活动详情 ![]() 微信公众号 ![]() ![]() 在茶座目前经常出现的旦角当中,吴晓青女士应该已经为大家熟悉了。她虽是以演唱张派为主,但是因为她嗓音条件非常出众,梅派戏、现代戏等都可以发挥裕如。 《状元媒》是张派代表剧目之一,其中的二黄原板“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一段最为脍炙人口。这段唱的难点在于它并不是卖弄嗓子,而是在委婉的行腔当中要能够体现人物的情绪变化,是属于典型的“没有嗓子唱不了,有了嗓子不一定唱得好”的段子。 吴晓青女士的演唱舒展大方,高低自如,不但高音轻松稳定,低徊的部分一样有细腻的工夫,完成得很好。 吴晓青女士演唱《状元媒》 张晓莺、陈芷芳《刘兰芝》 黄蓓《红灯记》 王亚平《红灯记》 姚唯一、潘谷萍《沙家浜》 王若萍《春闺梦》 陈平《三娘教子》 宋宝萍《洪洋洞》 谢桂英《沙家浜》 马诗涵《凤还巢》 高宝良《箭杆河边》 周鸣《女起解》 潘谷萍《钓金龟》 董金花《三娘教子》 钱玉珍《八珍汤》 沈小琴《柳荫记》 颜炜明《打侄上坟》 钟强《文姬归汉》 钱江《海港》 鸣谢:姚唯一视频摄制 ![]() ![]() (十一)调门 京剧中伴奏各种曲调的京胡和京二胡,其里外弦的定音如下:二黄、四平调用“52”,正反西皮、南梆子用“63”,反二黄、高拨子用“15”,这种里外弦的五度关系是两弦音阶的相对关系,其绝对音阶究竟有多高?这就涉及到要根据演唱者的嗓音来定调门了。 由于各人的声带不同,故演唱的调门就有高低之分。又因健康、年龄、情绪等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嗓音也时有不同,不可能一成不变。唱段的曲调、板式、音域、速度等不同,同一个人也不可能用同一个调门来演唱所有的唱段。因此,必须根据这些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调门。调门低了,发挥不了嗓音的优势:高了又唱不上去。平时吊嗓重在锻炼,调门可高一点。正式演出时,为了保证演出质量,要全面完成任务,调门就可稍低一点。 最早的传统京剧是用笛子伴奏的,因而就用曲笛来定调。后来虽改用京胡伴奏了,但仍习惯于用曲笛来定调。现在有了世界通用的定音器,既科学,携带也很方便,大家都使用定音器来定调了。定音器上有“CDEF GAB”七个音阶标志, 这都是以音叉振动的频率确定的绝对值,是世界各声乐、器乐统一的标准。一个“1”就有多个不同调门的高低音。定音器上的七个不同音阶,就相应于“1234567”七个不同音阶。由于“12”“23”“45”“56”“67”间都是全音程,而“34”和“71”间是半音程,因而在五个全音程间还有五个“半音”存在,而半音程之间就没有这种“半音”了。因而通常就有十二个调门。E调降半调就等于D调升半调,余类推。降调用符号“b”标在调门的左上角,升调用符号“#”也标在调门的左上角。“bE”和“#D”是同一个调门,即“bE=#D”“bG=#F”,余类推。一个完整的圆形定音器就有“C”“#↓b”“D”“#↓b”“E”“F”(有高低音两个“F”) “#↓b”“G”“#↓b”“A”“#↓b”“B”,共13个发音点。 无论唱京剧的什么曲调,当以定音器上的D为“1”时,就称其为D调,曲谱上就用“D=1”来标示。如果该曲谱上标出“E=1”,则此曲为E调,以此类推。如果唱D调的二黄唱段,其外弦为“2”,则将外弦定成E就行了。如果唱E调的西皮唱段,其外弦为“3”,则应以“#G”音来定外弦。唱A调的反二黄时,其里弦为“1”,可直接以定音器上的A来定里弦音。二黄“52”弦的D调,不用调弦就是反二黄“15”弦的A调。《西厢记》“哭宴”一场中,前面的“碧云天”是以A调唱的[反二黄]唱段,到后面“斟美酒”[二黄]唱段时,不用调弦,只要改变指法,它就是[二黄]的D调了。《苏武牧羊》“望乡台”一场中,前面[二黄导板]“登层台”唱F调,外弦为G,不调弦转入[反二黄]时就是C调了。 传统“工尺谱”与现代国际通用调名的关系是:上字调=b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bE、六字调=F、正宫调=G、乙字调=A。定调虽是琴师的事,但作为演唱者不可不知。通常都是演唱者提出唱段名称,曲调和调门以后,琴师方能定弦伴奏。因此,演唱者必须记住所唱唱段的曲调和调门。当个人独唱时,琴师可根据演唱者的要求来定调。如果是《武家坡》《坐宫》等二人对唱的戏,或像《二进宫》等多人连唱的戏时,合作者的调门必须相同,否则高低不一就唱不到一块了。 ——《何长高谈京剧》 ![]() ![]() ![]() 2008年天津和平杯“十大名票” 《荒山泪》 ![]() 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彩排《珠帘寨》 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新生代京剧演员担纲主演的京剧传统戏《珠帘寨》7月31日在杭州进行了彩排,杨派老生李军来到现场指导。 ![]() ![]() 传统老戏《珠帘寨》是京剧经典剧目,行当丰富、前文后武,其中老生李克用的唱念做打都很吃重,有相当的难度。浙京青年老生演员傅玉主演,扮演李克用,这出戏是他的师父李军亲授。 浙江京剧团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看不到像样的传统京剧演出。今年以来情况大为改观,陆续排出《四郎探母》《望江亭》等传统大戏,又有《秦香莲》《珠帘寨》《战洪州》等投入排练,不久将在在杭州的舞台上与观众见面,据说还将赴上海演出,这是浙京重振旗鼓的好兆头。 他们是怎么混进来的? 在抖音当中看到一位聊戏达人对央视11套某一期的“一鸣惊人”演员的评点,非常犀利、直接。 “一句都没有!”这是对登上央视节目的两位京剧旦角演员的评价。不仅是如此,他还对现场那些所谓的“评委”、“专家”提出批评,认为“京剧坏就坏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到底那两位演员怎么个“一句都没有”?我特地去找出央视频中的节目回放来,大家一起品评一下。 ![]() 西湖京剧茶座活动 地点:西湖区文化馆(杭州曙光路184号) 时间:每周六下午1:30-4:30 清音周刊 西湖区文化馆 西湖京剧茶座 京剧道场 联合出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