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中医》介绍,效果较好。典型病例:李 x x ,女,30岁,患支气管哮喘已27年,平时气喘吁吁,每日需服氨茶险、氯喘片3次。用上法贴治两次后气喘即明显好转。一个疗程结束后,晚上仅需一片氯喘片即可。贴完第二疗程,不服药亦不喘,至今已近一年未再复发。 【方五】麝香1~1.5克。 【用法】研成细末,紫皮蒜10~15头(所用头数与患者年令、体型及蒜头大小而定)。捣成蒜泥,农历5月初5(即端午节)中午近12点,让患者伏卧,用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中午12点整将麝香末均匀撒在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宽8分的区域内,继将蒜泥复于麝香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以消毒硼酸软膏涂上,再敷一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大部分患者贴一次哮喘即减轻,有的不再发作,为巩固疗效,可连续贴治三年。 【方六】细辛、生半夏、甘遂、元胡、肉桂各5克,白芥子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细末调匀,另备麝香2克。用时先用姜汁调药成糊状,再加麝香药面,贴在胸椎第3、5、7节左右旁开1寸半处及大椎穴,共贴7次,每次敷贴2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一次,可连贴三年。 【按语】本方适用于寒证,气喘,喉中痰鸣,痰白,面色晦滞,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浮紧者。 《浙江中医杂志》介绍治疗38例,病史二三十年,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