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医案:小柴胡汤的解郁功效

 经方人生 2023-08-06 发布于四川

方剂:小柴胡汤

功效:和解少阳

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方义:柴胡散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少阳半里之热;佐姜夏和胃止呕,佐参枣益气实里;甘草调和诸药,并兼扶正。

小柴胡汤是治少阳病证的基础方和代表方,除了可以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表里之外,其实还可开郁调气,以利升降出入之机。

1.开郁散火

凡肝胆气郁日久不解,则化火伤阴。

初期可见胸胁苦满、脘腹不舒,继而出现低烧不退、夜间盗汗、心烦少寐等症。

治疗当遵“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旨,若医者误以为是阴虚发热,投以滋补之药,则气机更郁,低烧及胸胁苦满等症更甚。

病案一

张某,男,36岁。患低烧不退(37.5°C左右),经年不愈。夜寐盗汗,心烦,纳少,口苦,胸胁痞满不舒。舌红绛,苔白而滑,脉弦细。

古人云:气有余便是火遂辨证为肝胆气郁,郁而化热。

处方:柴胡12g,黄芩、炙甘草、党参6g,生姜、半夏各10g,大枣7

连服五剂,诸症皆消。

2.开郁以通阳气

《伤寒论》第148条对“阳微结”和“纯阴结”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见文章:浅析“阳微结”和“纯阴结”

少阳气郁不伸的“阳微结”证,可类似于少阴病的“纯阴结”证。临床上观察这个病可见手足厥冷、阳痿和无性欲之证。但其病机是气郁而非阳虚,治疗可参考少阴病之四逆散的治法。

病案二

李某,男,28岁。患阳痿之证,服用补肾壮阳药,皆无效。视其双目炯炯有神,体魄甚佳非虚证之象,切脉弦而有力,视其舌苔白滑略厚。

后知其感胸胁苦满,因遇忧患之事而得病。

此乃肝胆气郁,阳气受阻,所谓“阳微结”是矣。气郁则应疏达,若误用补阳之品,则实其实,郁其郁,病不愈也。

治用小柴胡汤加枳实、白芍开少阳之郁,三剂即愈。

3.开郁助枢透邪外出

三阳合病,治在少阳。

因为三阳合病中,内有少阳气郁,故禁用汗、下之法,以小柴胡汤开郁助枢,以解三阳之邪气。

病案三

王某,男,40岁。患感冒已六、七日之久。恶寒,头痛,而胁下满,欲吐。脉浮弦,舌苔白滑不燥。

辨证为太阳与少阳气郁不舒,避麻桂不用,以小柴胡汤制大剂者。

仅服一剂,病人突然出现寒栗而战,肢体抖动不止,其脉沉伏不起。

此乃战汗,是本体拒邪外出之兆,遂嘱饮热水一杯,不久身体由寒变热,继之通身大汗如洗,病愈。

4.开郁而通二便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这段原文关键点有两个。

第一,本病是少阳阳明合病,按理当用大柴胡汤,但因为阳明热证,苔应见黄,现见苔白,故舍阳明而治少阳,予小柴胡汤。

第二,少阳三焦运行水液,若小柴胡汤调理三焦之气,使三焦通畅,那上焦津液可滋润肠腑,大便自然可解。

病案四

张某,女,50岁。患大便干结一年余,三四日解一大便,每次大便必登厕努责、衣里汗出、力竭声嘶。大便下后,人感疲惫不堪。此外,感胸胁苦满、口苦心烦等症,脉弦直,苔白滑。

便秘乃阳明胃腑之证,胸胁苦满、口苦心烦属少阳,但见其苔白滑,当用小柴胡汤调畅气机,使津液得下。

患者连服三剂,胸胁苦满尽除,大便爽然而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