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9大写作技巧

 一中大语文 2023-08-06 发布于福建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9大写作技巧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3年新高考1卷)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杆作文:

烟火人间的故事温度

姜伟婧

回首2021年,当导演陈英杰走入山东淄博,寻找美食纪录片的拍摄素材,他并没有料到,时隔两年,镜头下的淄博烧烤将爆火出圈、长红不衰。

“我们这次的旅程始于葱,和拥有整片葱田的山东。”旁白声略带沙哑,自带沧桑的故事感;音乐搭配悬疑效果,调动观众跟进的情绪;葱田从特写到广角,远近层次蕴蓄蓬勃生机……纪录片《人生一串》以镜头语言诠释温情故事、市井烟尘,让观众从快节奏生活中解放心灵,真切感受到治愈的力量。

真正动人的美食故事,从来不止于官能的活跃,也不愿以奇闻吸睛,更不会生硬的说教。说到底,真正打动人心的,是美食背后的生命情怀,是烟火蒸腾的人间温度。(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名山大川间,自有磅礴气象;而市井里弄处,亦载生存哲学,不卑不亢,亦庄亦谐。

好故事自有万千风景,而我青睐的故事,往往平常处见奇崛,细微处显深意。螺蛳壳里做道场,本就考验讲述者的情怀与功力。不禁想起汪曾祺,他笔下的四方食事,意趣横生,余香满口。你看,一锅咸菜茨菇汤,存思乡怀人之愁;一碗炒米茶,有暖老温贫之功;一节熟藕,融小镇邻里真情……他在写美食,更在写美食与人的羁绊,他写小镇医生钓鱼即烧,叫做“起水鲜”。食物的背后,是医生淡泊常乐的品格,连医生的名字也如水般清雅:王淡人。读此,升腾起简淡从容的生命体悟。

何止美食,如今的故事生产者,不妨着眼细微处,呈现生命情怀,包蕴深刻内涵。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人人成为讲述者,门槛的消失,往往考验内容生产者讲故事的能力和诚心。以直播带货为例,曾几何时,震耳欲聋式的“买买买”甚嚣尘上,然,由于缺乏触及人心的力量,如今水花不再。此时,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却静下来以自己的浮沉经验,讲述一根玉米背后的少年情怀;小红书买手董洁,以朴素居家的淡然,传递生活美学经验。人们蓦然发现,即使在直播间,主播和消费者,也可以因为好故事,建立颇具真实感的交流情境。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无过硬的产品质量匹配,好故事便无无源之水,极易枯竭。近日,东方甄选将养殖虾当野生虾卖,可谓直播间“好故事”的一次翻车,我们期待客观的监督,能使名实相符,行稳致远。

其实,这样的“监督”,本身就可看作消费者对故事优劣与否的及时反馈。新时代,曾经故事的接纳者,也有机缘参与故事的二次生成。这样的互动,让好故事不断生长。这是可喜的进步,打破了生产者与接受者的壁垒。无论是一味讲自己的故事,无视倾听者的傲慢;还是罗兰·巴特“作者死了”的极端论调,都不是故事双方健康的生态。所以我很认同《人生一串》导演陈英杰的豁达,他认为自己的片子,和观众的弹幕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作品。让“纪录片既有被观看的机会,也有被讨论和被解读的空间。”生命在此相遇,包容并兼,美美与共。

于此,好故事生生不息,与时代同频,与生命共振。

行文思路:

首段:介绍了纪录片《人生一串》的成功并指出好故事的内涵。

第二段:阐述了真正动人的美食故事是通过烟火蒸腾的人间温度打动人心,而不是官能的活跃。

第三段:以汪曾祺的作品为例,说明好故事往往平凡中见奇崛,细微中显深意,是通过美食与人的羁绊传递生命情怀。

第四段:以直播带货为例,说明好故事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客观的监督,否则会枯竭无源。

第五段:指出故事的优劣需要消费者的及时反馈,而故事的二次生成则打破了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壁垒,构成了新的作品。

结尾段:总结全文,强调好故事需要与时代同频,与生命共振。并引用导演陈英杰的话表达了对好故事的豁达态度。

亮点解读:

观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好故事的特点和生产方式,并举例说明了好故事的功效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作者认为,好故事需要关注细微处的情感和生命情怀,不能生硬地传递信息,也不能只依赖于官能的刺激。同时,好故事的生产者需要具备讲述故事的能力和诚心,而消费者也需要对故事的优劣发表及时的反馈。观点清晰明了,论述充分。

结构:本文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言中提出了淄博烧烤的纪录片《人生一串》的成功案例,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中通过汪曾祺的美食作品和直播带货等案例,详细阐述了好故事的生产方式和作用。结论中,作者强调了好故事具有生命力而且与时代同频,呼吁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好故事的生态。整篇文章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例证:本文通过汪曾祺的美食作品、直播带货的案例和《人生一串》的成功经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好故事的重要性和创造方式。文章中的例证涉及到文学、电影、直播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语言: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悬疑效果、特写、广角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同时,作者语言简练明了,语气平和自然,没有出现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冗长的句子。整篇文章语言流畅自然。

思想:本文主张好故事需要关注情感和生命情怀,呼吁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好故事的生态。作者对于好故事的认识和呼吁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现把高考尖子生总结的高分作文的九大写作技巧呈现如下:

1.了解命题风格:高考作文的命题风格通常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了解历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和趋势,针对性地积累素材和练习写作技巧。

2.审题立意: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和材料,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重点。在立意时,要注重从多角度思考,寻找独特的观点和见解,突出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重视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在确定标题时,要注重简洁明了、有新意和突出文章主题的特点。

4.结构清晰:高考作文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应该简洁明了,吸引读者的兴趣;中间部分应该用具体的例子、论据等支撑自己的观点;结尾部分应该总结全文,突出主题,同时也要注重表达清晰、简洁。

5.善用修辞:在写作过程中,善用修辞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6.引用名言佳句:在高考作文中,引用名言佳句可以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同时也能够体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但是引用时要注意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引用不当或者过度。

7.注重细节描写:在高考作文中,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环境描写等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场景的特点和氛围。

8.段落结构合理:高考作文的段落结构应该合理,包括主题句、论述句和结论句三个部分。主题句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论述句应该用具体的例子、数据等支撑自己的观点;结论句应该总结本段的内容,并引出下一段的内容。

9.检查修改:在写作完成后,检查修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检查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看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改;其次应该检查文章的语法、拼写等错误,避免因为这些小错误影响文章的质量;最后应该检查文章的标题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总之,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了解命题风格、审题立意、重视标题、结构清晰、善用修辞、引用名言佳句、注重细节描写、段落结构合理以及检查修改等方面。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练习这些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不少人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会没思路,特别是在考试的时候,拿起笔总是不知道如何下笔,从哪开始。大概是因为思路没有打开的缘故。本篇就讲几种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原型启发法:

大多数同学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常有赖于“原型启发”。凭借范文和优秀习作作原型,进行启发,不仅易于打开思路,还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我们在学了《荔枝蜜》、《白杨礼赞》一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后,为了做到读写结合,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熟悉的事物中有哪些像蜜蜂、白杨树那样的,可以用它的特点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的。

2、追思回忆法:

作文要经历摄取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记录信息——整理信息——完篇的过程。作文的关键是如何打开头脑的信息储存器,使之面对题目能有材料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从容下笔,挥洒成篇。如《童年忆趣》、《家乡新事》这类题目,可尽量追思回忆,在脑子里放一放“电影”,既回忆与题目有关的人和事,又回忆读过了哪些与之有关的诗文及其写作方法;然后再选择一、两件印象最深、最切题意的典型事例来写。当卡壳的时候,就要立刻改变思考角度,不要盯住命题想,先丢开命题的束缚,回忆轻松、愉快的情景。这种情景并非与作文毫无关系,只是不从主题范围去考虑,例如构思“假如我是济公……”,你可以暂且丢开“抑强扶弱、惩恶扬善”的有关主题,而去回忆看济公电视剧中轻松、愉快的情节。反正就是回忆自觉得有趣的情景,心理上便得到轻松。它可以使人精力集中,思维积极,思路活跃;当愉快情景浮现在脑海时,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就会接二连三地从记忆库里跳出来。当记忆闸门打开后,再按有关主题的要求收集信息,就会收到思路流畅的效果。

3、缘情联想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因生活中的感觉所唤起的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思想飞跃。恰当展开联想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还有助于抒发优美的情思,创造诗的意境,深化文章主题,激起读者感情的共鸣。构思作文时,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审视命题后,脑海中很快回忆起一则与主题有关的信息材料,但再也想不出第二则第三则,但是文章如果单靠这一则信息材料,内容又显得实在单簿,这时,丢开命题要求,而对已获得的一则信息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材料联系的方法,可以联想与之有关的信息,可以联想这则信息的前因后果,可以从信息的反面去联想,诸如此类的联想为思维运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使思路四通八达,其构思速度会大大加快,同时也能提高作文质量。

4、逆向思维法:

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5、时空开拓法:

时空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特点,想想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可回顾过去,看看现在,展望将来。例如写《荒山植树》,可想想这个地方原来是什么样子,树木长得怎么样,有无鸟兽出没,过往的人多不多;想想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鸟兽在林中媳戏,人们在林中游玩。想过去现在要切合实际,想未来要新,要美。

6、重新思考命题:

有时审视命题后,脑中跳出多则与主题有关的材料,然而作文有字数限制,不能都写进文章里去。丢掉哪则材料你都会感到可惜,想来想去,竟没有一则可丢,也不知该丢哪一则?似乎都与主题有关,可又理不出清晰的线索,脑子里乱纷纷,思路就是在这几则材料里兜来兜去,难以深入下去。这时你要立刻让思路从材料束缚中跳出来,杀“回马枪”,重新审视命题。快速作文多是奉命而作,总有个基本的主题要求。但初次审视命题时理性的思考是不深刻的,对主题只有一个肤浅的、初步的认识。而当你回忆了若干材料后,在形象思维基础上再审视命题,则不仅仅是加深对命题的理解,而是对主题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经这一反复,你的理解记忆材料的水平必然提高,会集中考虑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而使其他材料“淡化”。从认清命题目标出发,回忆与主题有关的形象,记下来(可用各种符号快速表示),可能在记的过程中,脑子里又浮现与主题有关形象、想法、再记,然后又回到命题目标考虑。这样反复,会创造出新的思想。反复愈多,效果愈好。当然,快速作文受时间限制,难以多次反复,但在被多则材料困住的时候,让思路返回到命题出发点重新思考,就可改变思路受阻的窘境,摆脱羁绊,以退为进。

7、纵横交叉思考法:

比如我们要到某城去,垂直思考只出现一条笔直的大路,或者弯弯的小路,而纵横交叉思考展现的不只是一条路,还会出现与路有关的事物——车辆、行人、交通警、天气、时辰以及各种各样随时变幻的人和景,出现地域风光、时代色彩、风土人情乃至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化交合起来的一系列人文景观,出现来自作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一系列感知世界,出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愁等一系列情感氛围。唯如此,才能“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篇》)。

8、图景式思考法:

写记叙文常常出现干巴巴的叙述,仅仅交待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因而缺乏感人的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会将语言思考变为图景式思考。只着眼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去再现本来活龙活现的生活图景,不去重新体验色彩斑烂的感知世界,只有“五觉”俱全地展现作者意象中的图景,文章才会产生炙手可热的活生生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再现和升华丰富多彩的生活。

9、脑力激荡式思考(或称“旋风式”思考、“联翩思考”):

写作时,先将有关题目所能想到的一切材料一切方法都写出来,然后分类、排队、选优,先取“大量”,再求“高质”,这也就是所谓的“发散思考”与“收束思考”。也可以在别人的观念上生发出自己的新观念,也可以在看似平常的情节里渗透新鲜的内容,深刻的寓意。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类似文章开头所举的高分范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论述角度,我们可以多借鉴、多学习,而对于文章中的论据或者名人名言以及好能触动你的句子,我们可以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储备。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千万不能生搬硬套,也可灵活运用统编教材的人物素材。

统编教材的素材运用示例

【题目】

请以“逆境中的坚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不少于800字。

【示例】化用素材:课文《烛之武退秦师》

逆境中的坚持(节选)

烛之武三朝为宫,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

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技巧指引

一、素材来源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时,能够记得我们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课本资源。语文课本作为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载体,当然是我们写作不可多得的素材来源,可谓“源头活水”之一,主要包括诗词素材和人物故事素材。可以用词、可以用句;可以直接引用、可以化用;可以正用、可以反用;可用小学初中素材、也可用高中素材。

二、如何巧借课本素材

方法一:点亮标题。

巧借课本上经典诗词文做题目,一是不落俗套,意蕴丰厚;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示例1:一学生作文《在桥一方》《曲径通“乐”处》分别借鉴了诗词名句“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和“曲径通幽处”。

方法二:引领全篇。

根据行文的需要将课文中相关的名句、典故作为引子“起兴”,引起要说的话题或相关的主题。示例2:“天街小雨润如酥”,绝妙。本以为这里的雨也如都市般夹杂着浓浓的水泥味,全没有“酥”的那般明朗、轻快。但在这儿,草香飘入了雨丝中,点点落在这座几千年前的古桥上,落入泛着幽静之光的晨曦中。我在这散发着诗意的古桥之上,不禁也想如韩愈般吟诗两首。(选自学生作文《古镇之行真有趣》)这个片段在引用上最大的特点,开头呈现一个要引用的诗文,然后围绕诗文展开,或品味诗文妙处,或想象当时的情景,还原当时的场景,最后或表达理想,或点题照应。

方法三:排比引用,铺陈渲染。

引用诗文、故事,可以展现考生丰富的知识面,以及运用素材的能力。示例3: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当我与朋友惜别时,书告诉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于是我擦干了离别的眼泪;当我放纵玩耍时,书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正是因为书,我才学会了坚强不屈,学会了思索未来,懂得了新世纪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勇于承担历史使命。(选自学生作文《书是香的,孩子》)中间部分作者运用排比,引用课本素材,从灰心丧气、离别、放纵生活三个方面写书对“我”的鼓励、鞭策作用。

方法四:结尾引用,锦上添花。

或自然收束全文,让情感到达高潮;或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示例4:与语文的对话结束后,我的心还在沉思:原来世界这么奇妙,原来世界这么美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因此,我想走进大自然,捡两片落叶,去体会“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精神;我想冲进那牛毛般的细雨中感受那浪漫无羁的情调。哦,语文犹如七色光,丰富多彩。与语文交流,可以洗涤你那心灵的尘埃,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可以使你生活更加美好。(选自学生作文《语文之美》)妙用两处课本素材,这样的融入式引用,很好地把名句与心情融为一体,令作文锦上添花。

方法五:化用素材,为我所用。

根据写作主题的需要化用课本素材作为论据。示例5:藤野先生在那个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的时代,却能公平地对待一个中国留学生,让我们看到一位伟大教师高贵的灵魂,让我们体验到超越民族的师爱。鲁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是一位衣着不讲究,治学严谨,对鲁迅相当关心的人。他主动关心鲁迅的学习,认真为鲁迅改讲义。在日本学生质疑鲁迅的考分时,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平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舞和真诚的帮助,是多么可贵啊!(选自学生作文《可贵》)这里抓住素材中藤野先生的“公平”这一特点,点明了教师最为可贵的一种品质——公平对待学生,运用课本素材,用得巧妙。

三、课本素材使用集锦

1.《劝学》

(1)素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适用话题:“坚持积累”“量变与质变”

精彩运用:“泰山不择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成其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加强积累,注重积累的重要性。法国作家大仲马说:“生活是由无数个烦恼组成的念珠,你必须微笑着数完它”。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只有在积累中走完人生这个过程,才能体会生活的真谛。

(2)素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适用话题:“学习”“超越”“进步”

精彩运用: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用在此处其意是强调学习的功效。是的,学习者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知识,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人只有不断学习,改造自己,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后世一般把“青出于蓝胜于蓝”用来形容学生胜过老师,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相似。

2.《琵琶行并序》

(1)素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适用话题:给人生“留白”

精彩运用:这句话表现了这位演奏琵琶的少妇技艺是如此的高超,在乐曲高潮后留一段曲调空白。这样一段空白,却使诗人对曲子意境的理解更加深刻。高超的山水画家在画山水画时也会留下空白。它们不仅不会影响画作的品质,反而会增加其价值。生活也是如此,留一点空白将会更加精彩。

(2)素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适用话题:沟通与理解

精彩运用:江州司马,出官二年,依然恬然自安;但听到琵琶女用真情弹奏出的仙乐后,也不禁感迁谪之意,泪湿青衫。真情是事物的灵魂,有了它,琵琶音才能打开白乐天的心扉,触动他心中那根绷紧的弦;有了它,《琵琶行》才能穿越历史的天空,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3.《师说》

(1)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适用话题:“各有所长”“自信”

精彩运用: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世间很少全才,更少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作为师长,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着“礼贤下士”的原则,真诚地、虚心地向每一个孩子们请教,哪怕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问题,孩子们也耐心地、认真地、幸福地告诉我《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主要内容,《哈里·波特》怎么怎么好玩,他们还会告诉我新建的儿童公园在哪……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适用话题:“真理”“盲从”“赏识”“学习”“合作”“帮助”

精彩运用:互帮互学,方能共同进步。孔子当年就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当年也批评了“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有些人暗自发力,以为“留一手”,自己可以脱颖而出,其实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促使自己提高。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每一个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有他光彩夺目的一面,作为教师,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孩子在赏识中点燃生命的理想,实现生命的价值。

4.《红楼梦》

(1)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阐释:曹雪芹晚年贫病交加,在北京西村时,“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然勤奋写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适用话题:人生的困境与奋斗、逆境与成才、正确对待困境、勤奋与成功、坚守等。

精彩运用:●逆境能摧毁人,也能锻炼人。

对于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逆境只不过是展示其毅力的一个平台,是其奋斗的一个缩影。面对逆境,努力者成功,畏缩者失败。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红楼梦》被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正因为如此,《红楼梦》问世两百余年来,一直雄踞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溶溶月,淡淡风,曹雪芹的名字留在了弥留花香的空气里,没有随世俗之波而逐流,于是有了如今众多致力于红学的学者。做自己,才有了红楼叠梦,做自己,才有了万古流芳。心境似云,有聚的浓烈,也有散的寡落;心境似水,有静的轻柔,也有动的汹涌。我们不做别人的模板,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大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树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做高大的自己,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首欢歌。我们要时时保持心的洁净,不让雨下进真实的灵魂里。

(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阐释:这是《红楼梦》全书首先进行的自我总评。整部小说也确然如此,写尽荒唐之事,然情节最是牵动人情,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你你我我、恩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无有意义的。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表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

适用话题:读书感悟

精彩运用:●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男少女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间相亲相爱,主仆间没有差别。这里面没有功名利禄世俗干扰,也没有外界污浊恶臭。但大观园毕竟是作者理想的存在,它依托贾府现实环境而存在,不可避免地受世俗侵扰,大观园的命运最终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小说悲剧精神的核心之所在。抄检大观园总体上是一场悲剧。小人之得逞,无辜之受害,探春之悲愤,王夫人之刚愎,凤姐之无奈,以及从总体上看贾府之走向败落,俱足以悲。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读《红楼梦》的次数多起来。我逐渐懂得颦儿“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背后的无奈,渐渐了解贾宝玉“富贵闲人”中隐藏的叛逆精神,慢慢明白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世故冷漠,我会为金钏儿的投井身亡洒一掬同情之泪,我会为晴雯的反抗拍案叫绝,我会为袭人的谨小慎微而悠然叹息……吟着“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峰兮,鸿蒙太空,吾维于是逝,谁与吾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我不再只醉心于词句的优美,而是对那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今,我再次阅读《红楼梦》,得出新的认识:《红楼梦》中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昭示着封建制度的必然灭亡。《红楼梦》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文学价值,更在于其社会意义。

写作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雷雨》和《哈姆雷特》中充满了死亡和癫狂,《红楼梦》则是“繁华落尽皆苍凉”,这类作品的集中阅读,会给孩子带来消沉颓废的情绪,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有人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能透视社会与人生,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体验,将人提升至崇高境界,从而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通过两个“有人认为”,引发对名著中的消极情绪对青少年影响的思考。本题具有思辨性,一方面关注文艺之美,另一方面也注意青少年健康成长,兼具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教化性。这两个观点看似对立,其实并不对立。

观点一是担忧对于这类作品的集中阅读,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定义一下什么叫“集中阅读”,也就是说,在频繁、密集地沉浸于消沉颓废情绪时,确实有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影响。但我们也需要注意,这些作品也并不尽是颓废的情绪表露,其中更多的是仁爱、美好等,不能一叶障目地摒弃它们。

观点二则强调阅读伟大作品的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无须辩驳。

写作时可从如何面对名著中的消沉颓废情绪入手,首先说明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名著中展现的这些所谓负面情绪其实是人生的真实感受,不能让孩子们回避生活的多样性;其次可以从集中阅读入手,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老师们或者家长都可以正面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名著中的消极颓废情绪,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疏导这些情绪;最后一定要阐述阅读名著的诸多好处,如“富的审美体验”“将人提升至崇高境界”“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等,说明不能因噎废食。

【例文荐读】

少年须识愁滋味

老舍曾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青春阅读体验亦然,我们既感慨“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凌云壮志,又品味“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细腻柔情,我们还思索“生存还是毁灭”的灵魂之问。人类的情感体验应该是多样而丰富的,若是一味置身朝阳烈日,又怎能明金风玉露一相逢的人世温柔,又怎么解春雨秋霜的晶莹细致?

“死亡”“颓丧”“荒凉”“孤独”是人生不可逃避的话题,没有人一辈子是“打鸡血”风风火火走到最后的。吾等青少年人生阅历尚浅薄,而从书籍中,我们可以穿越千载,展望寰宇,透视生活,直面人性。我们在书山攀援,在学海行舟,我们解读《雷雨》和古希腊美学的渊源;我们感受《哈姆雷特》中人性觉醒的灵韵与光辉;我们品味《红楼梦》中传统美学与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些作品中可能多多少少有一些悲观颓丧的元素,但纵观人类创作的文艺巨著,没有一丝消极情绪的作品又有几何?若是想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感悟真味,又岂能因噎废食?

当然,有人认为对于这类作品的集中阅读,可能会给我们青少年带来浮沉颓废的情绪,这种担忧也能理解。如果只是两三部作品中的略微夹带的一点悲观消极情绪,姑妄言之,并没有对我的生活造成什么困扰,在文艺作品的美学世界中徜徉,反而能带给我内心平静与理性,反而能激起我对于人生以及世界的求索,悲情在浩瀚的思索与感叹面前着实如九牛之一毛。当然,若真的有青少年沉溺在这种悲伤情绪中,恐怕也不应该全是这类文学作品要背的“锅”,学校相关的心理辅导机构也应该及时察觉,给予帮助。

稼轩之词颇令人玩味,“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没有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孩子就没有全面的思考,写出来的文章也只能是拾人牙慧。不通过阅读进行多样化的情绪体验,孩子的生活是单薄而枯槁的,因为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就难以与他人共情,只是酣畅高眠于自己的“情感茧房”,又凭借什么去体察人间百味?其实,阅读那些哀婉悲戚的文学作品,又何尝不是给我们注入思想的疫苗?当我们与人生中真正的悲苦与蹭蹬不期而遇时,我相信我们也可以从容面对。

“堵”不如“疏”。越是不提倡阅读的作品,青少年越是充满好奇。与其怕书本中浮沉颓废的情绪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还不如教会我们正确阅读这一类伟大作品的方法,让青少年在品味伟大作品时,既能识得愁滋味,也能将“愁”内化为自己心灵的刚毅铠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