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花帖》是杨凝式的书法作品,被誉为“五代兰亭”,因其用笔和缓,与《兰亭集序》不同,笔画的气息更加质朴沉着。在结体上,奇中寓险,险中见奇。在用墨上尽力使墨气沉入纸下,充分吸收。章法布局上将字距与行距拉得很开,是真正的清朗宽绰。 该作品洋溢的逸气灵韵,以及作为其表现特征之一的疏阔章法,则是由杨凝式首开其风的。在分章布白上,《韭花帖》的最大特点,在于字距或紧密或疏离,总体上字与字间距明显拉大。行间距宽度更被人为地夸大了,显著超过字距,可谓前无古人。杨凝式以精到的中锋用笔、流美的线条分割空白,形成虚实相生、变化无穷的空间。 《韭花帖》的单字结构奇特,如“乃”字的一撇,采用隶笔作楷法,但并未到底,像是在半空中抬起左脚,显得稚态可掬。而“羞”字的“羊”头躬身前倾,“羞”字的一撇“长舒左足”,“丑”部如右腿环弯,弓马步般稳稳撑住,轴线形成折角,脱尽凡骨。 在章法布局上,《韭花帖》的字距与行距拉得很开,清朗宽绰。同时,杨凝式通过巧妙的用笔和布局,使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产生错位和留白,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闲适、潇洒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