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靠的不是聪明,而是终身学习

 nysd2012 2023-08-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找到1001种“让自己变好”的行动指南。 )

“让自己变好” | 第94篇指南

图片

我们生活在一个混沌的世界,充满着强者的秩序。我们生存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一辈子活明白。从模糊懵懂的状态,渐渐变的成熟与理性。
但想要褪去年少的稚嫩,又谈何容易!光靠自己的生活磨练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引入第三视角。
我们个人的生活是第一视角,也是原始视角,我们的大脑只装了我们自己,别人怎么想的我们也看不透。
原始视角的特点是钻牛角、想问题不全面,有时候还特别轴、容易和人抬杠。所以,万事不如意的时候,我们会陷入茫然、焦虑和情绪内耗。
而这个世界是多维的,比如一辆车从正面、侧面、背面、仰角、俯角观察都各不相同。只有引入他人视角,才能帮我们共同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的眼睛才能看的更全面,大脑才能想的更透彻。
拥有多维视角的人,就像多了一双上帝的眼睛,隐含着睿智和远见,不会被生活的事物所忧愁与烦恼。

✍学习,让智力生长起来
那如何培养自己的多维视角,除了开阔眼界、提高认知和思维转化,就是多与人交流和沟通,多看看别人眼里的世界和脑袋里的想法。
看看别人写的文章、书籍或者发表的言论,这是向外探索,走进别人的大脑,去更多的了解这个多维的世界。
通过学习积累得到的好处,是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智力,不要诧异,智力并不是天生不变的。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存在100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被称作神经元,连接每个神经元的叫突触,神经元把信息联络整合之后,再通过突触来传递信号。
突触在人出生的前后,也会经历一段自行发展的爆发时期,神经元会长出很多细小的分支,被称为轴突,轴突会不断向外伸张和寻找其他神经元上的小树起(也称树突)。当轴突和树突接触到一块儿,就会形成了突触,一条神经回路就被打通。
神经回路是大脑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正是这种神经回路,让我们有了感觉、认知和运动技能,还有学习和记忆。
虽然大脑的结构与整体构造是由基因决定的,但神经网络的精细构成,却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经验和记忆进行刺激,然后生成新的突触。
所以,我们的智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基因,另一方面也是受环境、性格、求知欲和家庭家庭的影响。
就像身高一样,身高基本上是由遗传决定的,但经过数十年的营养改善,后代的身高会逐渐增长。
虽然目前无法快速提升智力,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放大自己的智力表现。

第一个,抱有一种成长型心态
在遇到困难、挫折和挑战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表现。有的人面对问题会显得很无助,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有的人会尝试各种方法,想着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你知道这两种人的区别吗?他们看待问题、看待失败的想法不一样。
第一种人会将失败归结于自己没本事、没有能力处理,通常还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所以会显得很无助;
而第二种人会认为失败是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还不够,或者是自己的方法或者方向出了问题,有着及时纠错的想法,会想着尝试寻找新出路。
就像我们接受过的教育,会给我们一个很深的烙印,学习是为了考试,只有很高的考试成绩,才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和优秀。
很多人走出校园大门以后,变得不在学习。也是走出校园以后,我们才知道,学习还可以是为了获得新知、学会新技能。
只顾追求成绩的人,会被欲望限制自己的潜力,而追求能力增长的,会选择难度不断增加的挑战,会把那些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化失败为动力,弥补不足。
人生的成功,并不是靠智商,而是一个人的耐心和努力程度,当然还有一个人的运气和坚持。
有一句话说,爱努力的人,运气才会好。只有抱着一颗成长型心态的人,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成长,让自己的经验和智力都得到提升。

第二个,像专家一样练习
在西斯廷大教堂顶上,米开朗琪罗画了400多个人物活灵活现,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画的真好,米开朗琪罗被夸成天才。
但米开朗琪罗说:“如果让人们知道,我为了练成这个技能耗费了多大的精力,这件事情就显得没有那么美妙了。”
在崇拜者眼中的天赋,实际上是米开朗琪罗花了4年的埋头苦干。
没有谁天生不努力就可以学的很好,每一个领域的专家,无不是孤独积累数千小时的刻意练习,还有背后无数次勤奋的坚持。
比如一名国际象棋冠军,在对手走完一步棋,就可以不假思索地推演出上百种走法,甚至结局,靠的就是平时形成的复杂心理模型。
专业人士,就是知道在不同情况下,知道应该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和路线,而刻意练习的努力与坚持,会改造大脑的生理适应性,从而让人超越以往的水平。

第三个,建立记忆线索
对于学习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学了没记住。这个其实是记忆的问题,学习与记忆,都属于神经处理的过程。
科学家已经证明,通过联想学习,也就是学习并记忆无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刺激海马体产生新的神经元。例如记新同事的名字,通过联想他的样貌结合去记会更牢靠。
还有通过检索练习、有间隔的练习、细化、生成性学习等等,都能通过建立心智模型,创造神经回路,提高我们学习和记忆的水平。
1.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
在读一篇文章或者阅读一本书时,要时不时地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段内容讲了什么,我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可以和我们生活中的东西联系起来一起思考。
2.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
第一次接触的新资料或知识点,要隔一两天回想一遍,也可以画个思维导图,然后隔半个月再看一遍,因为短期记忆的东西很快会忘记。
3.有间隔地穿插检索练习
比如一会看心理学,一会儿看历史,这种轮换交替的学习,可以不断地刷新你对每个主题的记忆。
4.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
一方面练习辨识同一类型问题的特点,提高区分问题类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把各种类型问题混合起来学,锻炼活学活用。
(《认知天性》介绍了有很如何加强记忆的方法,可以直接跳到第8章看学习方法和具体案例。)
最后分享一段我特别喜欢的话:“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扩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
我是王牧之,我相信:“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践行日拱一卒,每天一个知识点,就能让自己变好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终身学习者,能够用多维视角理解世界和深度思考,给自己种一片心灵的田园。
“让自己变好” 指南 | 多维视角
图片

参考资料: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学习规律,“复杂时代”的科学学习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