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霸道的赵鞅遇上霸道的夫差,好戏上演了!

 品读二十四史 2023-08-07 发布于浙江

长篇连载《秦汉三国五百年》

赵鞅这些年活的是真潇洒霸道,做了执政大臣以后,在晋国内部赶走了范家和中行家,对外不断敲打不听话的卫国,更是趁着齐国内部不稳,发兵到齐国本土,一雪前耻,比消此涨的这么一来,晋国在北方的地位又有所恢复了。

之所以用了北方这个词,那是因为南方还有强劲的对手,但是这个强手不是我们熟悉的楚国,而是后来崛起的吴国。

我们在前面讲过,自从楚平王开始,楚国就有点不行了,等到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继位以后,东边的吴国开始崛起,吴王阖闾大举进攻楚国,要不是阖闾的弟弟夫概王有心篡位,再加上秦国出兵相助,楚国那时候就能被吴国给灭了。

可惜,吴王阖闾英勇了一辈子,在攻打不太起眼的邻居越国的时候,被刚继位的越王勾践好一顿收拾,阖闾在战场之上受了伤,回去就死了。好在阖闾还有一个好儿子夫差,几年修整之后,吴国的雄风重现,大军东进报仇,差点就把越国给吞并了。

在之后的岁月里,夫差开始北上争夺霸主的位置,他不断的对北方的鲁国和齐国用兵,而且是屡屡得手,打的齐国和鲁国只好低头认怂。夫差心里很清楚,要想称霸天下,最关键还是要过晋国这一关。

于是,在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上,来到一个叫黄池的地方,同晋定公举行会盟,参加这次会盟的还有鲁哀公和周天子的卿士单平公,陪同晋定公前往的,是晋国的执政大臣赵鞅。

但是,在会盟开始之前,吴国的后方出事了,越王勾践趁着夫差不在家,发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夫差的太子友也在两军之中被杀。夫差得到消息之后,悲痛的心情可想而知,为了不让晋国看出自己的软肋,他杀掉了身边七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强忍着要同晋国争个高低。

吴王夫差强硬,那晋国的赵鞅也不软,在盟会的时候,双方为争夺谁先歃血的事情互不相让,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一直争到天黑都没有人退步。最后还是晋国的司马寅技高一筹,通过吴王夫差脸上黯淡的气色,判断出吴国后方出事了,要么是国家战败了,要么是太子死了。

一般来讲,争执不下的双方,除了自身强硬以外,也都要观察对方的举动和气色,现在赵鞅心里对夫差有了优势,举手投足之间自然会流露出真实的自信,夫差本来就心虚,只是靠着一口气硬撑着,双方再次较量之后,夫差支撑不住,只好同意晋国先行歃血。

本来是信心足足的北上争霸,结果却灰头土脸的回,夫差回到吴国之后没有心情同越国交战,勾践心里也清楚,自己只是偷袭占一个便宜,想要复仇一举拿下吴国,也不太现实。就这样,双方达成共识,短期内讲和。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终于把楚国、吴国和晋国的故事给串起来了,短期来看,吴国很难雄起了,越国想要出头,火候还有点不够,楚国正处在休养恢复之中,晋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内乱,国力衰退,小弟们也纷纷脱离,虽然还维持着一个霸主的虚名,但是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

其实啊,在前面的故事里,还有一个国家一直参与其中,充当比较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齐国。

齐景公是一个长寿君主,他在位一共五十七年。早年间,齐国大权掌握在各种权臣手中,他比较低调的隐忍,后来趁着臣子们互殴,终于以国君的身份掌控国家。这个时候,他开始有了雄心壮志,一步步的谋划控制东方,最后趁晋国内乱,想争一争这个霸主的地位。只是,强悍的赵鞅平定了晋国内乱,彻底结束了齐景公的霸主梦。

我们前面讲过,齐景公生前没有安排好继承人的事情,让最小的儿子做了接班人,这就让野心勃勃的陈乞,也就是田乞钻了空子。齐景公的一个儿子公子阳生,带着儿子壬和家臣阚止在鲁国做人质。田乞派人请公子阳生回国继位,公子阳生为了安全起见,让阚止带着儿子壬留在鲁国,自己回去了。

在田乞的安排之下,公子阳生做了国君,这就是齐悼公。齐悼公这个国君干的不咋地,把齐国搞的是内忧外患,把强大的吴国大军招惹了过来,种种原因吧,齐国臣子杀掉了齐悼公,把他的儿子壬立为国君,这就是齐简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