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化发展过程初探

 文冠厚朴 2023-08-07 发布于安徽

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就像黄河长江一样是由无数个涓涓细流汇集成小河,而又由无数条小河汇集成支流,诸多的支流汇集成黄河长江。徐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最大的支流之一。是儒学的源头,是史前中华文化的旗帜,是史后民族文化的脊梁。

本文试图结合徐氏的发展繁衍脉络,探索徐文化本源、形成以及融汇各时期的特征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关键词:徐文化 孕育形成融汇源头旗帜 脊梁

徐姓起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嬴姓说。认为是少昊之后,目前徐姓人群中多持此种说法;二是子姓说,认为是殷商之后;三是黄帝后裔说。但无论哪一种说法,徐姓出自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落是可以肯定的。嬴姓说中以《新安徐氏宗谱》中记述:唐文宗曾赞徐氏“根生少昊,枝出皋陶。”并称自己为“东海堂”。少昊一族,先以玄鸟为图腾,成为穷桑大部落首领后,以凤鸟为图腾,并将部族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及祝鸠、鸠、鸤鸠、鷞鸠、鹘鸠、鷯雉、鶓雉、鸜雉、鹊雉、晕雉、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19个以鸟命名的氏群,共24个部落群体。子姓说殷商第一个帝王诞,是其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诞。说明其父系也是以玄鸟为图腾的氏族。而黄帝后裔说,则与子姓说如出一辙,只不过吞食鸟卵的人换成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帝的孙女,名叫女修的人而已。

图片

这些传说有多少可信度,另当别论。而传说的关键点都指向两点:一是与以鸟为图腾的部族有关;二是地理位置是当时东夷族群生息繁衍之地。而自夏初伯益子若木被封于徐(公元前22世纪末到公元前21世纪),其后人以国为氏,到公元前512年,吴派将军孙武灭掉徐国。徐历夏、商、西周、春秋已独立存在1600年以上。商时,攻朝鲜时留下的一支为徐姓第一次迁徒。周初徐国发展到鼎盛,驹王、偃王曾多次反周。偃王时,徐被楚打败(一说是穆王时,一说是宣王时),偃王率军民万余自彭城五源东山下,向东经现在连云港沿近海岸,南逃到现浙江衢州,成为了徐姓的第二次大迁徙。而偃王败后,周王室将偃王子宗降为子爵,贬至淮泗之间。徐国仍是诸侯国,直到公元前512年,吴灭徐,徐国君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这是第三次迁徒。徐国正式灭亡,以后徐姓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直到今天,除去历史上改姓的以外,全国现有徐姓2000余万人口,成为中国第十一大姓。

徐文化正是随着历史的进程,经历了孕育期、形成期,尔后又汇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之中,历经约4200多年历史。

 一、孕育期经历了“三个过渡”

徐文化的本源植根东夷。表现特征是凤文化。这个烙印的来源是徐文化在孕育期经历了“三个过渡”。一是由母系社会残余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徐姓得姓前推几代(或十几代)有两种来源说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可见其当时正值母系社会之时,而徐得姓时已为夏初,已是父系社会特征较为明显之时。这种主导社会性别的变革,带来的是族群的大裂变、家庭的大裂变。母系社会家庭是相对固定的,而社会组织则是游离不定的,生存保障是不确定的。而父系社会家庭的组成更为细小、精致,社会组成则在氏族的约束下形成。这样社会分工和家庭分工发生了质的革命。生存保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单一或小群的狩猎变换成规模相对较大、战斗力相对较强的狩猎群体。这样的社会组织为“大同社会”奠定了基础。二是由渔猎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过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根据200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沈辰博士和中国社科院在马陵山黑龙潭白鸡窝考古发掘在细石器时期东夷人就已用石器制作箭矢,说明东夷族发明了弓箭。《史记·夏纪》中载:大禹治水后自羽山到岱均可耕种。大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与益予众庶稻鲜食”。可见东夷族大面积耕种在舜帝时就已开始。根据考古发现,东夷族不但发明了弓箭,还发明了制陶、纺织、结网、农耕用器、野兽驯化、文字、历法、占卜、“礼”、“乐”等,可见,弓箭和其它生产工具、制陶、文字等的发明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这些发明,使得东夷人在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上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促进社会进步。渔猎资源在工具革命的情况下与人口与资源的对比发生了增减的互递,这个互递必然给先民生存方式带来变革,驯化、农耕、纺织、制陶技术、文字、历法、“礼”、“乐”随之诞生。而大社会化的管理,必然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不断的革新,文字、历法、社会事务管理制度与分工,也就应运而生。据山大栾丰实教授推断这一时期应是大汶口文化之中晚期。在这个过渡中,东夷人的太阳崇拜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使东夷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活动大大增加,技术革新不断发展。因而,当时东夷族文化是领先于中原各部族的文化,是深刻影响和引领中原部族的文化。正如葛兆光教授在《中国思想史·第一节重构上古思想世界: 传统文献现代理念以及考古发现》中引用诸多史料后描述“古人只有保留火种,才能吃上熟食。要像动物一样筑巢在树上居住,然后才学会在地上建房屋……。”东夷人正是从这些生存需求中不断地调整自己,改善新技术谋求发展。三是由“大同世界”到奴隶社会的过渡。《礼运·礼记》记载:古代是一个大同社会。在那个时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但是随着工具的革命,带来的结果是人生存条件好了,人口繁衍快了,但生存资源越来越短缺,寻找新的生存资源,争夺新的资源,就会在部族与部族之间展开。传说中炎黄战蚩尤,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这种为资源争夺而发生的战争,胜利一方自然把俘获的其它部族人,作为生产资源或生产工具的一种进行重新配置。到夏启时,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正式形成。徐氏的先祖正是在这种激烈的社会变革和族群碰撞中,把握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思维方式才走上社会的上层。诸如少昊“修太昊之法”,设工正、农正、正度量、观天象、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再如,大业之子皋陶,掌刑罚、明五刑、弼五教,发明农具耒、耜。皋陶之子伯益(也叫繄,为凤凰别名),通鸟兽语,佐舜调训鸟兽,发明以卦占卜岁时凶吉。佐禹治水益掌火。“伯益作井” (《吕氏春秋》)等,可见当时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之巨大。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在不断变革中的进步。徐文化正是在这三个过渡时期孕育奠定了以后的自我发展,自强自立的基础。

图片

二、形成期的“三自过程”

徐文化的形成,应自夏初若木受封于徐(一说夏启所封,一说仲康帝所封)到公元前512年大约1600余年左右的时间,经历了初成、鼎盛、衰退三个时期。

1、初成期的“自立”

自若木立国到西周驹王前。徐文化根自东夷,身出鸟图腾族,先进的东夷文化是徐文化的基因,夏启以后大同社会已转换为奴隶社会,奉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夏、商王朝对各部落族群的方正是以臣服,供奉“听招呼” (即听命出兵征伐其他部族)为原则,其余则不过问。在夏、商时,徐氏历代国君,传承伯益让“贤”之德和图强之能。一是与少昊后裔族各部落、各方国和睦相处,诸如同姓同宗之奄、郯、江、黄等。到西周时这些小方国与徐的关系仍十分密切。二是尊上,但不依附。徐国对夏王朝、商王朝历代均采取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夏、商时代兼并与征伐战争仍不时发生,但徐参与战争的史料相对较少。到商晚期和西周后,随着徐国鼎盛期的到临,才渐渐出现徐国用兵的史料。可见徐国当时的政策。三是依托封地,自我发展。关于徐国疆域,由于上古史料的匮乏,确切的把徐国每一个历史时期治所、疆域弄明白,还有待更多的史料出现。但大体初封之土应在现山东的临沂市南部费、郯、临沭、枣庄市及江苏东海、赣榆、新沂、邳州这样的范围。后随徐的逐渐强大,扩展到现江苏徐州、宿迁、连云港和安徽的泗县、萧县及准泗流域。治所也应是在不断地变更、迁徒中,故现江苏、安徽等地论述的徐国遗址,均有依据,恰恰山东南部没有治所遗址,仅有始祖安葬地。也就说明了最早治所有可能在鲁南,只是无文字史料存世而已。由于徐国地处沂沐泗流域,水系丰沛,土地肥沃,先进的农耕纺织技术,领先的驯养技能,精到的天文历法,发达的手工艺(如制陶、冶炼、铸铜、造兵器)和独占鳌头的建筑技术、作井技术,独步天下的造字和制乐使徐国的经济文化大大领先于其它国家。《禹贡》说徐州:“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磐,淮夷滨珠暨鱼,厥籠玄纤缟。”意译为:羽山多飞禽走兽,峄山桐木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山石冲进泗水,捞取可作石磬,乐声很美,淮河盛产珠、鳖、鱼虾,淮人织出来玄纤缟是上等的布帛,反映了当时徐国的富足。为防止他人的征伐吞并,徐国也十分重视武备,从莒县古墓出土的陶号和邳州九女墩春秋墓出土的兵器看,这是东夷族以至徐国一脉相承的武备实物。这些实物资料说明,徐非好战,而“忘战必危”。由于徐国自立政策适应了当时统治集团的基本需求,故而使徐国在初成期基本相安无事。

2、鼎盛期的自强

徐文化鼎盛期应当从周初到周穆王败偃王时。这时期的周王室面对的东方强国徐国,已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都达到西周各诸侯国所不能期及的高度。原因是殷商文化传承自东夷文化,徐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主体,而西周是传承于殷商文化。因而,徐国第二十七世王康,自号驹王,与周王室分庭抗礼,且在周王室命伯禽回鲁继承鲁侯,用重兵打破东夷联盟,又派懋伯父率重兵驻炎(今山东郯城)对付徐国的情况下,驹王率九夷精兵避开北部强敌,沿济水西进,直逼周王室,后因九夷中出了族的叛乱,加之周王室调重兵堵截。驹王才迅速隐蔽的退兵。《后汉书·东夷传》载:“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后徐三十二世王诞,国力更加强盛,“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虽然偃王最终被宗周(或楚国)打败,但徐国的强盛是众所周知的。在这个时期内,徐国两位国君在策略上有所不同。对内,无论是驹王,还是偃王,坚持自强自立,发展壮大,团结同姓和周边诸侯国。而对外周王室则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驹王面对咄咄逼人的周王室采取了武力对抗的方式。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敢于多次选择空隙穿插出击,威逼周王室。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出击失败,但让周王室和各诸侯国不敢小视。而偃王则选择了躲避,致使根据地不保。最终沿东海近海南逃今浙江衢州。虽然其子宗仍被周王室封为子爵,但南迁准泗之间,从此一个强大的徐国开始走向衰退。

宗周开国后从表面体制上进行分封,好像进人了封建社会,但实质上仍处奴隶社会之实,加之灭商后利益分配的不均,造成一些诸侯的不满。在武王死、成王立后,蔡叔、管叔等即行反周叛乱。而东夷诸国在利益分配上,当然更少,因而附合叛乱,周王室当然不能容忍公然的反叛,命周公征伐,并灭掉了像奄等嬴姓小国,但对徐国从声望上、从经济地位上、从人口资源上、从政治考量上还不敢吞掉,因而只是击败而已。但周王室始终垂涎徐国的富有,耽心徐国的强大,故尔不断对徐用兵或恩威并用。穆王曾将偃王子爵升为伯爵,后又让徐领东方36国。其后又命楚伐徐。可见周王室与徐国是强强对抗关系,是没有调和余地的。只有势均力敌或力量对比悬殊这两种情况下,才能在一定时间内相安无事。

3、衰退期的自闭

偃王被穆王命楚伐徐击败出逃浙江衢州

(一说是楚自伐徐而非穆指使,因偃王是周宜王时人)后,其子宗被降为子爵,贬在准泗之间。徐国实力仍较强大。《竹书纪年》载,周厉王三年时,准夷又曾侵略这种态势,直到周宣王时,终于爆发了一场大战。《诗经,大雅·常武》篇记述: “王命卿土,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致使“徐方绎骚”,“震惊徐方”“灈征徐国”,结果导致了“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徐方来庭”。使徐国彻底臣服周王朝。到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将孙武歼灭了徐国、钟吾等楚的外围,为人郢灭楚扫清了屏障。徐国在大国的阴影中继续存活了100多年。在这100余年中,徐国采取的政策是闭关自守和依附大国,特别是到章禹时,先靠齐后靠楚,但最终在争霸的潮流中被当做牺牲品。这一段徐国史,一是只继承徐原有的先进,而没有开拓创新,不争霸但也不自强。由于其他国家纷纷变法,奋发向上,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超越了徐国。相比较之下徐国落后了。二是当时政治形势强权割据,周王室只是名义上的“天子”,而实际已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各国之间的争霸战争的支撑力不完全是靠自国的经济实力,而是靠诸多的周边小国和依附国的经济来支撑战争,因此,争霸战争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强强对抗,而真正的牺牲品是周边的小国,因而徐国在这种形势下认不清形势,不能自强自立,因而走向了灭国之路,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图片

三、融合期的“三个作用”

徐氏融人中华大家庭大致可以分为六种情况。一是像偃王、章禹一样为避开政治斗争而远距离迁徒。二是像徐福一样为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而远涉海外。三是因战争灾异为求生存而举家迁徒。四是官府组织的人口大迁徒,被迫远走他乡。五是因仕途做官或因获罪发配而留在当地。六是原居住地繁衍较快,逐步成放射状扩散,有的支脉扩散逐步拉远与原居住地的距离,加上行政区划的变迁,成为了不同地方的徐姓人口。目前,全国大约2000余万徐姓人口,占全国13亿人口的1.7%。徐姓人口分布及迁徒大致是,商时有一支徐姓渡海攻朝鲜留在当地;西周时偃王率军民万余户逃往浙江衢州;春秋中末期章禹失国逃楚,被安置在安徽毫县东南40 里的城父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徐姓已发展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西、四川、湖北等地,后逐步进人江西、湖南、贵州;唐朝时,徐姓进人福建和广东,明末时人台湾。部分徐姓进人东北各省。宋、元、明时期徐姓在赣、浙、苏、闽四省繁衍最盛。同时留在原地的徐姓,也逐步向山东、河南、安徽的各地逐步扩展,但从人口分布情况看,徐姓族群主要分布闽、粤、湘、赣、浙、苏、皖、鲁、冀、津、渝、川、鄂、沪等地。徐姓族群进人各地后,徐文化迅速融人当地的社会,在各历史时期发挥着引领、支撑和催化作用。

1、春秋至秦朝时期,徐文化对楚的快速崛起起到了引领作用

偃王率军民万余户逃到浙江衢州后,将先进的思想理念文化技术带进了浙江,当时闽浙一带属蛮荒之地,经济、文化、科技相对落后。徐族人的到来,带来了精美的文字和“礼”、“乐”,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制造方法,带来了冶炼技术和陶器制作方法,教会了楚人如何养蚕和纺织,如何用棉织布。同时东夷人的酿酒技术、龟卜、骨卜和原始历法,这些技术当时都是大大先进于中原和西周各国的,使楚人由原始状态,一跃进人了手工业技术革命的前列,认识事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楚国在春秋中晚期能够坐上霸主的地位,是和徐氏族群先进的文化引领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特别是春秋之前进人越土的徐姓的一支,经营姑蔑已达几百年历史,对越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吴越在战国时都能称雄一时,不能说徐文化对其的影响不深。郭沫若在其《历史人物》一书中说:“吴越人的汉化一定受了徐楚人的影响....徐楚人和殷人的直系宋人是传播股代文化在中国南部发展的。”可见徐文化对中国东南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2、两汉以后,徐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躯体起到了脊梁的支撑作用

①思想上的支撑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纷纷登台。从老庄学说、孔子的儒家学说、墨子学说、稷下学的百家争鸣,统治者都没有确定的治国理念。秦虽然统一了中国,也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但由于秦始皇统治时间较短,也没形成明确的思想理念。汉初是以老庄之学治国,到汉武帝时,才确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学以仁、义、礼、智、信治国,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来源,一是周礼和周文王的仁义,二是徐文化中的“仁、义、礼、乐”,特别是偃王行仁义之事,相对周宗室在距离上要近得多。偃王行仁义与文王行仁义,虽文字上一样,但因经济基础不同,文化起点不同(偃王是从东夷文化通过殷商而传承文化,而周文王是间接传承殷商文化的),因而偃王行仁义的实质内容要相对丰实的多。比如,徐先祖少昊修太昊之法,制定农正、工正,管理不同事务,传到偃王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仁政在徐国是保障人生、人权的最基本方法。而周的仁可能理论上多些,具体实践上可能不如徐国具体。当孔子听说郯子在鲁讲述如何以鸟命官的时候,急忙到郯求教,事后对人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徐文化的仁是有着具体的国家体制管理的形式的,所以,孔子要求教,要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学说。

②政治上的支撑

徐氏族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参与到政治生活中,许多做朝中大臣、统兵的大将或谋臣。如汉代的徐勃、徐空、徐风;三国时的徐庶、徐晃、徐盛;魏晋南北朝的徐嗣徽、徐羡元、徐湛之、徐文盛、徐度、徐勉、徐世谱、徐广;隋代的徐圆郎、徐宇、徐世勣;唐代的徐敬业、徐唐莒;宋代的徐禧;元代的徐寿辉;明代的徐达、徐海、徐鸿儒、徐阶;清代的徐侮、徐骧(台湾抗日名将)、徐渍、徐广缙、徐天德、徐邦道、徐有壬、徐安国、徐延旭、徐锡麟;民国的徐世易、徐绍桢、徐树铮。1949年前国民党在大陆执政时,徐姓上将5名、中将35名,少将89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2年以前授衔的徐姓有元帅1名、大将1名、中将3名、少将18名。88年以后,授上将衔的3名。仅明清两朝正规的科举考试,徐姓中进士者1015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5人、探花5人。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昆山徐乾学兄弟三人,一为状元、二为探花,可以看出徐姓中人才济济,在历朝历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文化艺术上的支撑

徐氏族群历来注重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在融人中华大家庭以后,许多徐姓人士富学五车、才高八斗,如东汉徐雅,朝廷曾“四祭孝廉、五辟宰辅、三举茂才”,但都被其拒绝,终身不仕,被誉为“南州高士”。东晋的徐广主编当时的国家目录《晋史熙四年秘阁四部目录》。南梁的徐僧权,南朝梁陈使的徐陵编辑《玉台新咏》,被称为第二部诗歌总集,有“一代文宗”之称。南梁的著名诗人徐摛,唐朝的徐茂功、徐修钜、徐冯、徐有功,五代的徐锴。与韩熙齐名文学家、文史学家、书法家徐弦。宋代的徐士龙、徐显、徐延寿、徐谦等。明代徐达、徐霖、徐渭、徐延寿、徐谦等,清代有徐乾学、徐元文、徐元梦、徐秉义等,近代的有徐树兰、徐乃昌、徐信符、徐志摩、徐悲鸿。他们编撰的书籍、诗歌,创作的书画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他们书籍、文献的收藏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④科技支撑

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徐人的发明创造曾为华夏民族竖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如秦时的徐福,航海术可以说领先于世界。徐霞客曾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行程数万里,为中国地理学开创了先河。上海的徐光启,虽身居高官,但不忘科学追求,他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深人掌握了天文学、数学、文字语言学、农业科技,著有《崇祯历法》、《几何原本》、《测量异同》、《勾股义》、《农政全书》等科学著作。清代的徐松,嘉庆十年进士,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晚清化学家徐寿,精通兵器工业、轮船制造业、翻译和化学学科,中国第一艘自制蒸汽机的动力轮船-一黄鹄轮,就是徐寿的杰作,留有《西艺知新》、《化学鉴原》、《物体遇热改易记》、《营阵揭要》、《测地绘图》、《汽机发轫》、《化学求数》、《宝藏兴焉》、《法律医学》等著作。

另外,在经济领域历史上徐氏多从事农业经济,偶有商贾者,也是仅从一时之举,而近现代徐氏进人实业界、商界、金融界者不在少数,且成绩骄人。

徐姓在历朝历代各行各业中人才辈出,真可说是支撑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

图片

3、家族文化的原动力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元素和催化剂

家庭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方式必不可少的一种,也是中华文化承载最重最多的单位平台。徐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刻意雕塑家族文化。同时徐姓在迁徙过程中每到一地,其家族文化很快就能和当地的文化氛围相融合,其家族文化影响着周围,带动着周围文化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以后,江浙闽粤赣皖文化特征明显,历史上文人名人辈出,就是因为外部族群迁徒进入的结果,特别是徐氏家族的进入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徐氏家族文化有二个特点。一是诗书传家。历史上徐姓藏书家很多,如东晋的徐广,唐代的徐修矩,宋代的徐士龙,明代的徐达左,清代的徐寿辉,近代的徐树兰等。徐树兰1902年创办的“古越藏书楼”共收藏书籍7 万余册,并向读者开放,可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座公共图书馆。二是重视宗规家约的制定。中国最早的家谱是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 年)高士廉上奏折编《氏族志》。隋炀帝下诏“九州百郡仕贵赍先世谱,状投上秘阁品为四海大姓。”当时任尚宝丞的徐宇等投进谱状,这大概是最早的家谱。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准备修一部《民族志》之类的通谱,下诏:“在廷臣僚,属四海望族,令行具先世名公巨卿为官得姓之由,各宜采擅来上,俾下有司辑成家谱,以传将来。”时任殿中侍御吏的徐有功、左补阙侍中徐有业“进先世名臣宗谱”,这个“家谱”应当比“谱状”更详细一些了。在诸多的徐氏宗谱中,族规突出了忠烈孝悌宗支世系。同时列出永禁规条,如不得盗卖田地,不得挪移钱谷,不得赌博、酗酒等。家训是家族自己制定,要求所有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例如《桐泉徐氏五修族谱》中制订的家训是以诗歌形式列出的。现节录如下: 

一、孝父母

儿生父母视如珍,酷暑严寒倍苦辛;

一刻那忘心滴血,千万惟冀子成人;

孩童嬉笑犹如慕,长大经营不认真;

白发枯躯来日蹙,劬劳罔极报双亲。

二、笃友恭

兄弟相亲孰等伦,经营多变气远通;

身边手足联筋络,树上枝桠共本丛;

急难维持方有济,阋墙御侮岂无戎;

友生纵是恩情恰,那比同胞性至融。

三、守国法

人生需守事凡多,处事持躬总贵和

法律顺行行不紊,乡村至乐乐如何;

常将种植勤操作,惯把诗书细揣摩;

忍气奉公无懈怠,怀刑胡畏政求苛。

四、睦宗族

九族原来一本分,好昭雍睦气如熏;

尊卑长幼无相越,富贵贫穷也共服;

服内至亲当切念,宗同虽远应殷勤;

陈东张艺堪矜式,史册流传百代芬。

五、和乡党

乡党姻邻谊匪轻,好将淑气西逢迎;

老成硕彦需亲敬,流俗睚眦莫与争;

遇事温恭频晋接,需知机巧久相倾;

得偿行笃言忠味,漫道蛮邦不可行。

六、训读书

凡人乐得父兄贤,课读诗书习礼仪;

上达总由求学至,中材定要用心坚;

功多积累名多就,玉不磨磷美不全;

曾计韦长常教子,遗经一卷当千田。

七、勤耕织

国家自古中农桑,衣食无虞不怠荒;

男力耕耘女纺织,幼欣饱暖老安康;

饥餐玉粒来风雨,寒暑丝绵出篚筐;

一室丰盈观聚会,嬉游鼓腹乐陶唐。

十四、尚忍让

一言不忍惹人嫌,万事无争是我谦;

唾面自干诚足式,怀刑安分更堪瞻;

许多构讼因些小,每见凶殴起细纤;

学到娄师公艺德,迩遐应接若甘甜。

十五、尊俭约

守约从来获永嘉,尤知尚俭欠荣华;

三浣惜裘唐晋主,御寒充腹相侯家;

石宗侑酒无穷侈,何子餐钱太极奢;

富贵贱贫男妇辈,克遵二字乐靡涯。

二十六、循祠规

家约宜守训宜遵,惟有祠规应更循;

祭物务祈精洁美,衣冠无论朴华新;

春秋祀祖昭诚敬,肃静迎神贵清晨;

老少悛余依次坐,宗堂整饰戒陈;

严惩盗卖贪金嗣,禁伐公山坟境新;

欺幼慢尊加警触,求婚选婿莫嫌贫;

岁租谷硕清明缶,算账盈亏逐日申;

经营择贤殷食辈,照名领谱爱如珍;

三年盖戳均须计,生没咸登墨册真;

我族五修经费浩,仍从源远别疏亲。

这些宗规、家训,从正面鼓励到负面禁止,全面详尽。有的家训中还特别规定了,对待后母要比侍奉生母还要尽心,以心换心,方能合家安宁。可见,徐氏宗规、家训对徐氏家族文化的持久不衰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奇葩,讲中华民族文化不能不讲徐文化。讲儒学文化不能不追溯东夷文化。从社会管理学角度看,徐文化开创了社会管理学的先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以经历过的中国历史中最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当今和以后必定要借鉴的管理理念。

说明:该文主要参阅天津南开徐建华教授撰《中华姓氏通史·徐姓》和浙江东阳徐永生先生著《徐国史研究》。文中多处引用两书内容,不再一一标注,仅此致谢,并予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