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日,陕西都督张凤翙率复汉军马玉贵部救援乾州,与清军罗开福、马同两营激战于铁佛寺。马安良派马廷骧、马国明两营驰往应援,战斗激烈,胜负未决。 4日,复汉军由乾城南门分三路再次出击。左翼总队在邀驾宫北到乾陵以南,中了清军埋伏,清军利用骑兵向复汉军冲击。复汉军是步兵,面对强悍的清军,英勇作战,士气十分旺盛。见清军骑兵冲来,就爬在地上,待骑兵逼近,突地起身,手持大刀铡刀猛砍,短兵相接,各自为战又互相救援,一人遭遇敌人,二三个人立即围去助战,城上军民呐喊助威。他们在与清兵战斗中,激战从早到晚,复汉军伤亡惨重,终于不敌而退守城内,清军进占金家堡、唐家窑一带漠谷河岸,近逼城根。 同日,升允、彭英甲到十八里铺,亲到陵坡一带视察后,调陆洪涛、马国仁部向铁佛寺进击。 5日拂晓,张凤翙再率礼泉复汉军进攻铁佛寺,升允、马安良到场督战,从晨到午,相持不下。马安良再调清军增援,下午复汉军开始败退。 铁佛寺战后,升允留马安良率西军围攻乾州,自率陆洪涛、马国仁向部礼泉推进。清军攻乾州未下,陆洪涛等攻礼泉亦未得手。这时候,清军内部因为利益相争发生矛盾,且日趋尖锐。这是因为攻下礼泉后,升允电奏清廷保举的出力人员只陆洪涛等九人,未曾列叙西军战绩。陆洪涛等得到奖励,洋洋得意地向升允自告奋勇,保证十天以内攻下长安。马安良认为复汉军主力摆在乾州、凤翔,有他和崔正午25的回军压在乾、凤,陆洪涛等才有攻克礼泉的可能。升允只奖礼泉之功,而忘乾、凤牵制之力,难以使人心服。适陆洪涛等在咸阳两度挫败,被迫退回礼泉。马安良部近在咫尺,虽得升允来信告急,但只派兵救出升允本人,不肯援助解围;另外,密约张行志急攻凤翔,自己急攻乾州,欲攻克乾、凤,会师进取长安,和陆洪涛等争功。因而在三月二日以前,乾、凤两地特别紧张,终以城内复汉军守御得法,迄未攻下。 ![]() ![]() ![]() 2月9日黎明时,集中火力掩护登城兵士,在北城门下竖梯靠城,蚁附猛上。守城兵士发觉后用炸弹、自制的手榴弹甚至砖瓦石块奋力打击,城下清军死伤枕藉,未能得逞。升允气急败坏,强令攻城士兵扛着云梯,头顶铁锅,拼死命继续爬梯登城。张云山亲自登上城墙指挥,他向守城士兵高呼:“枪子不打英雄好汉,兄弟们大刀举起,向敌人快砍!”这时乾城上下杀声一片,枪声炮声震耳欲聋。守城士兵刀砍石砸,攻城清军锅破人伤,滚落城下,轮番攻城均被击退,伤亡惨重。当时城内流传一首歌谣曰:“马家兵,太可恶,想上北城头顶锅!不知炸弹是何物,竟说石头开花怪事多。”清军用这种办法攻城未能得逞,便改用大炮轰炸。他们在北城外韩家堡、李家堡利用高地架设数尊大炮,朝着北城门、城楼、城墙轮番轰击,整日不停,城楼城墙被严重摧毁,情况十分危急。张云山亲自坐镇指挥,组织士兵民夫,连夜用土袋石条堆砌修补。同时也同清军展开炮战。一连几日炮声隆隆。炮兵营长王克明亲自瞄准发炮,一发炮弹竟打进清军李家堡燕麦咀一大炮的炮筒之中,炮炸膛裂,炮兵数人毙命,清军大惊失色,以为神异,遂不再炮击乾城。焦急万分的升允,期盼救援大军到省。 实际上,乾地硝烟弥漫之日,正是上海议和之时。早在1911年12月间,袁世凯主政的清政府已与武汉革命政府在上海议和,陕西秦陇复汉军政府也接到武汉军政府和谈停战的电报。但升允坚决反对议和,必欲扑灭陕西革命。 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升允痛心疾首,摘下顶帽,倒地大哭道:“太后(隆裕)不该让位,使我辈奴才,不能尽力!”但他向所部官兵封锁消息,继续攻击乾城。 25、崔正午:字时斋,祖籍陕西凤翔,后定居张家川恭门镇。回族。1862年夏凤翔回民反清斗争爆发,投义军崔伟部,转战陕、甘各地。1872年春,在西宁战败降清军。清军组编为旌善马队,任分统,奉命追剿坚持反清的白彦虎部,积功保副将。 26、彭英甲(生卒年月待考),字炳东,号铁函,清代河北承德人。1906年至l911年,任甘肃劝业道兼主甘肃农工商矿总局的6年期间,在兰州创办了劝工厂、窑街官金铜厂、皋兰官铁厂、洋蜡胰子厂;恢复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办农矿学堂、织呢艺徒学堂、官报书局、石印书局;修建黄河铁桥,以及交通、邮电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和文化福利事业,与外国签订购买机器、聘请技术人员合同10多项,为兰州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