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报顾顺章叛变之人,1958年被连降十级,毛主席:我要亲自过问

 hy01 2023-08-07 发布于江苏

前言

1958年年底,王范遭受了错误对待,从检察长被下放到人民公社下属部分的副部长,连降了十级。

这件事传入毛主席耳里后,毛主席非常愤怒:“王范是什么人我会不清楚吗?他是通过了重重考验的,他是个红色的革命老同志。”并且表示要亲自过问这件事。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起义失败,逃到上海成为了巡捕

王范1905年出生在江苏如东县,自小学武,吃苦耐劳,爱憎分明,常常帮助家乡老百姓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在本地小学执教的党员王盈朝,受到组织委托,打算在此处建立党组织,经过长时间的考察,选中了王范。

1926年,21岁的王范借助王朝盈介绍,顺利加入党组织。

以后,在王范领导下,一大批杰出青年都加入党组织,建立了当地的首个党支部。

1927年,由于老蒋背叛革命,时局动荡。

在王朝盈领导下,如东县爆发农民起义,但很快被残酷镇压,王朝盈遭受抓捕,迫不得已逃跑。

因此,王范肩负起接着领导革命的重担,建立新的武装斗争小组,和当地的工农红军密切配合,击毙恶霸吴省悟,获得大量的物资。

王范尽管坚持斗争,但终究势单力薄,只能通过跳河冲出重围,来到上海探寻党组织。

那时的上海属于租界,需要一大批巡捕才能维持日常监管,王范长时间学武,非常轻松地通过检测,成了一名巡捕。

成为了巡捕以后,王范坚定信念,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救国救民,数次利用自己巡捕身份维护爱国志士。

有一日,两位青年在路上派发有关抗日的传单,居然受到日本方面的抓捕。

王范见状,一点也没有感到害怕,冲上去救下了两位青年。

日本方面立即掏出手枪,威胁王范交人,王范也掏出手枪争锋相对,引来当时近千名广大群众观看。

大家纷纷支持王范,高呼抗日救国口号,迫使日本鬼子离开。

紧接着,上海当地的报纸大肆报道了此次事件,王范一战成名,诸多爱国志士亲自登门拜访,让王范了解到国共两党在上海的详细情况。

因此,王范开始接触党组织。

但我党的上海负责人为了谨慎,并没随便接纳王范,王范也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等待着证明自己的机会。

1931年,顾顺章叛变,在破坏武汉的地下党组织后,把下一个目标转向上海的地下党组织。

这时候王范应用自己的身份,巧妙地获得了这一重要消息。

因此,他每天开始留意于国民党的行动,每次都是在国民党行动前,给要开会的地下党人员送去报警信。

我党成员在接到信件以后,更是直接转移。

因为可以知道他们秘密开会地点,肯定不是普通人,与此同时又留下人员监视,来检验信件内容真假。

经过几次验证,我党对这些信件内容产生了信任,没多久就找到写信人王范,王范终于和党组织接上头,逐渐开始在上海大展身手。

延安扬威

1938年4月,王范从中央党校毕业,接着进入到延安保卫处,先后担任科长、副部长等职。

所谓的延安保卫处,自然职责是保卫中央机关及其毛主席等领导人的安全,这份工作对王范而言自然也是轻车熟路。

出身低层的他,对追捕间谍好像拥有天然优势。

全面抗战刚爆发的时候,国共两党的合作还是不错的,但到了1941年,老蒋逐渐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老蒋知道抗日战争必定会获胜,日本人迟早会被赶出我国领土,到那天,国民党怎么会将天下分给别人呢?

于是就在蒋介石的指使下,戴笠和毛人凤将一批批的特务派到延安。

我党的地下党员很快就把这一情况进行报告,中央领导人下令严查秘密潜入的间谍,可是此项工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这些间谍都混在老百姓的队伍中,而且当时的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每天都会有大量人员进出,若想从这当中甄选出哪些是平民百姓,哪些是间谍,的确难办,但王范有着自己的方法。

他脱去自己的军装,来到群众中间,去与老百姓们同吃同住,以此来观察身边的人。

这时他“包打听”的神通再一次显现出来,某些人的习惯嗜好,甚至是一些更为犄角旮旯的小事情,他都能掌握。

经过一段时间同吃同住后,王范没多久就甄别出一批重点嫌疑目标,将这部分人拘捕审理时,发现里边居然有56名间谍!

这样的功绩,称得上震古烁今!

毛主席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为了嘉奖王范,毛主席亲自会见了他。在两人交谈时,毛主席好奇的问道:

“你是如何发现这些间谍的?”

王范呵呵一笑,也不好太过显摆,就对毛主席说:

“其实很简单的,这一些国民党间谍必然是通过专业培训的,也许他们的枪打得很准,间谍水平也非常高,但是他们肯定不会种地。毕竟国民党不太可能挑选一些真正的农民,然后将其培养成间谍。”

保卫中央领导进北平

1949年初,北平将要和平解放,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便计划入驻北平。

但当时的北平内部局势非常复杂,将要解放的北平城内,必定会埋伏大量国民党特务,假如贸然入驻,肯定有非常大的危险。

唯今之计就只能先派人入城扫清障碍,而最理想的人就是王范。

王范临危受命,提早两个月带上一支队伍潜入北平,他利用自身抓特务的经验,潜入寻常百姓家,深入调查研究,最后抓捕了大批国民党特务,让毛主席等领导人得以安全进入到北平。

1949年3月,毛主席一行人正要进入到北平时,王范主要负责主席一行人安全问题,在出发时,王范主动要求坐到最前排车上,防止有危险,自己能先顶上去。

进入到北平后,周总理向李克农询问现场安保是如何安排。李克农在大概介绍一遍以后,见周总理好像还有未解之处,于是就想让负责现场安保工作的王范亲自跟周总理汇报,可谁知道却怎么都找不到王范。

李克农心里头有些生气,准备再见到他时要好好的批评他。

之后,毛主席一行人便来到颐和园的益寿堂,毛主席刚坐下桌子前,王范便出现了,身上还系着炊事员的围裙,手里还端着鱼汤,一脸的笑容。

李克农看此场景,心里头非常不悦,错觉得王范是溜须拍马之人。

事后,李克农特地找到王范,想批评教育王范。王范听完非常委屈,表示是由于担心有人故意下毒,所以才会到厨房亲自监察。

李克农听完之后,脸色平缓了下来,但依然嘱咐道:“你可以安排其他人去盯着,现场全是你一力安排的,紧要关头找不到你人,该怎么办呢?”

王范听完深以为然,表示下不为例,而他知错就改的态度,也使李克农对他放下偏见。

1949年渡江战役后,鉴于王范在北平的任务完成的比较出色,他再一次受到组织安排,提前进入上海清理国民党的特务。

在王范的领导下,国民党第一杀手刘金德等国民党首领全被我军一窝端,最后确保了领导们顺利到达上海,王范为此功不可没。

建国后,王范先后担任了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及其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任检察长。

也正是因为王范战功卓越,毛主席才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事迹,在1956年到上海视察时才可以一眼认出这名上海“包打听“。

我要亲自过问”

新中国建立以后,因为上海的敌特活动非常猖狂,王范也是受到党的嘱咐,带领中共中央情报保卫科人员,进驻上海,帮助上海警方,对上海地下特务组织严厉打击。

在1955年,王范任职起了上海市检察院的检察长,秉持着公平公正,证据为先原则,顶住了那时候各个方向压力,数次平反了很多之前的冤案,甚至在公共场合讲到:“不要就知道抓人。”

但这时王范的“特立独行”,自然也是不符合当时那个情况风向的,没多久,王范便被以“官僚风气”为借口,遭到不明的批判,被连降十级,下放到上海城郊一家人民公社里任职起了党委副书记。

当毛主席在看到此报告后,拍案而起的说道:“胡闹!王范会有官僚问题?这件事情我要亲自过问。”

王范自在上海期内,就甘愿隐姓埋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在建国后,王范对“升官发财”也不感任何的兴趣,要是党需要,他便甘愿去干任何的工作。

毛主席对王范的品行也经常多有称赞,如今出现这种事,肯定无法忍受。于是就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王范又被再次起用,调往江苏省任职体委主任,促使江苏省的体育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

1960年,郭沫若副委员长前去上海闵行区视察,曾特地到王范家里做客,为王范无私、坦率和刚正不阿的精神所打动,在共进午餐前,郭沫若特挥毫泼墨把自己的诗作《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书赠王范。

结语

1967年,王范逝世,享年62岁。

临终之际,王范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书信,信里这么说到:

“我跟着共产党走了41年,没有什么对不起党与组织的事情,我这一生无愧人民,无愧党……我将尽最后努力,洒尽我最后热血为党的事业尽忠!”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当中,王范数次孤身潜伏敌人后方,是久经考验、绝对忠诚的伟大勇士。

他一生刚正不阿,不管在何职都可以尽忠职守,无愧“锄奸模范”的英雄称号。

其品格,其操守,亦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作为一名文章作者,我的初衷就是希望将最优质的内容分享给读者,并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受益匪浅,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和热情去创作更多的优质文章。

最后,我谨代表所有作者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非常感激您的打赏和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