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听课随想

 冯栎钧是老师 2023-08-07 发布于四川

没事儿干,听了一节提问策略单元的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一课时)。有一个很明显的发现,不要指望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搞明白这个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因为学生弄不明白。(下面就是证据)

师:学习之前,你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发现你们很会提问。豌豆中的哪一粒最有价值?

提得很精准。(开课我就有点蒙。很显然老师让小朋友课前进行了预习,针对课文提了问题。不过,“豌豆中的哪一粒最有价值”,这个问题的评价是提得很精准,我就有点没有搞懂老师为啥要这样说了。)

还有的问题,有难度,需要总结思考才能解答。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还有一位同学,英雄所见略同。有八九位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像一个节日?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选出了四个问题,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围绕着课文来提问的。

师:你们怎么看?

生:每个问题都很有价值。

师:针对课文的什么来提问的?

生:部分。

生:写法。

师:针对写法来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是内容。

生:我认为是启示。

(这四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六位小朋友表达了六个不同的观点,我估计老师到这儿也蒙了。)

师:哪个词写的是启示?

生: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师:原来,咱们了解了故事,有什么收获,这四个问题都是针对文章的内容在提问。老师还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会提问。(我估计这六位,包括回答针对内容提问的小朋友,其实到现在还是不太明白。)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你来读。

生:为什么这篇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

师:你觉得是针对什么来提问?

生:我觉得是写法。

师:还有一个问题,我印象很深:我们应该向哪一粒豌豆学习?这是针对什么来提问?

生:结果。

师: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

生:我觉得是联系生活提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学习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针对写法,针对结果,联系生活,这些结论的得出都是一位小朋友跟老师的互动,其余的同学是不是真的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也不好说。)

师:由于大家提问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我们的问题真的是千差万别。我还带来了大家的问题箱,看看这是针对什么在提问。母亲为什么要把豌豆称为小花园呢?这是针对什么来提问?

生:内容。

师:为什么最后一粒豌豆要说该怎样,就怎样?这是针对什么来提问?你能不能把它贴在黑板上?

一生摇头,表示不能。

师:你看看,我们提问的三个角度,(老师指黑板上的板书,针对内容,针对写法,联系生活)该放到哪里?

生放到了写法。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是从课文里提出来的,所以她是写法。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是内容。因为它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是针对课文的一句话,所以是针对内容提问。

生:课文被清水包裹的豌豆,为什么能长得很好呢?

师:你觉得这是针对什么问的?

一生摇头表示没有想好。

生:我觉得这是内容。这是课文中的一部分。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着的豌豆像囚犯,这是课文中提取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是内容。

师:看来我们今天的回顾更有价值了。刚才不太清晰的地方,现在越来越清晰了。

(说实在的,到这儿,我估计小朋友是越来越不清晰了。从哪个角度来提问没有搞明白,怎么提问也不知道了。不过看到这里,我比较清晰地知道了,即使是教策略,如果一开始就让小朋友知道自己是从哪个角度来提问的,感觉有点不科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