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教育和引导,才能让孩子学会快乐地享受人生的每个过程?

 安水如 2023-08-07 发布于山东

文/安水如

封面/Unsplash


作为一个在情绪管理上探索十来年的育儿咨询师,安水如觉得,若是想着要让孩子学会快乐地享受人生的每一个过程,父母得是让自己真正意义地拥有快乐享受人生每一过程的能力,并掌握教授孩子相关能力的基本技巧。不然就设法为孩子物色具有相应能力的好老师

1、拥有受享人生的能力

生活在这人世间,很多人都会觉得人是不可能做到日日好心情的。因为,自出生起,我们都会遇着大小不一的个体性灾难,或集体性灾难。如个体生命患了某类心身疾病、某个地区出现了地震海啸、孩子被校园暴力了、老公的公司破了产等。

可实际上,倘若在平日里头,我们就有去学习在向内探索自己的内在心灵世界中强壮自己的内心,并因此具备相应的能力来去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不论上天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是容易保持较为平和的内心,拥有较为清醒的头脑的。

而在有些时候,纵使是事发突然,以至于我们有了某种不良的负面情绪,那具备一定内求实力的人也是容易快速调校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让自己内在世界的振动频率快速回到较为平和的状态,从而在清醒中活得从容的。

正因如此,在让孩子学会快乐享受人生的每一个过程之前,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在自己的思想认知层面下手,以让自己能够较好地活在自己的认知之外,而不是时时束缚于自己的认知。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知都是极其有限的一个部分。并非世界或事物的全部。

好比是说安水如吧。在接受多年的心性淬炼之前,过去的安水如也曾顽固而执拗地认为人是不可能快乐享受人生的每一个过程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再是平顺,那也是会有坎坷、艰难、困顿与不如意的。

而今,安水如清楚明白到我们所历经的个体性或集体性的坎坷、艰难、困顿与不如意,那都不过就是外在的现实情境罢了。影响我们心情的因素,并不是这个外在的现实情境,而是我们对这个外在的现实情境的解读和理解及诠释。

究其根本,其实是我们自身的思维惯性、情绪反应惯性及潜意识惯性在起作用,以让我们在面对某类现实情境时就有心花怒放的好心情,并在遭遇某些不顺或坎坷时,自己就开始生发各种不良情绪。

而倘若在遭遇某些不顺时,我们懂得去回观自身,并在回观自身的过程中懂得经由眼下的这个触发自己情绪的外在情境来去静观自己的认知模式、思维模式、情绪反应模式,那时日久长,我们是可以直达自己的潜意识惯性的。

与此同时,当我们在遇着开心之事,有了愉悦心情时,我们仍旧是懂得去回观自身,以好好地看见自己的某种惯性模式,那功夫到了,我们也是可以将深深奴役着我们自身的某种惯性给连根拔起,从而获得自由人生的。

但如果我们并没有做到,那自是没法告诉孩子人这一生,我们完全可以是活在情境之外,从而让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都能有个较为平和的好心情的。因为,人的心情是可以不受当下的那个现实情境所左右的

也许不多人能够有所知道,其实,作为父母,当我们想要去给予孩子什么时,那自是需要有所做到的。而唯有是做到了,我们才能清楚地将其给表达出来,或在孩子跟前做出来,以让孩子能够直观了解到的呀。

2、掌握教授孩子的技巧

据安水如所知,在这人世间,一些人具备某种能力或技能,但却不知道要如何来去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能力或技能给传授于人,尤其是孩子的。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某领域拥有了相当卓越的好成绩,或是获得了某种高学历,但不等于那个人就一定是具备了教育孩子的能力的。教育孩子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技能的能力

比方说是不论坎坷还是平顺,自己基本都能有颗平和之心,那只是具备了快乐享受人生的每一个过程的能力,但不一定就意味着说自己是掌握了教授孩子的相应技巧的。

那倘若自己想要身体力行地去教孩子,我们自己就需要先去了解孩子,并花些时间来学习教授孩子的相关技巧的。教授孩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这是因为,不同年纪的孩子是有其各自不同的生长规律和心理特点的,而我们在面对不同年纪的孩子时,那传授知识或技能的方式方法,理应是有所不同的。

这也就是说,在教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是用我们自己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去教孩子,而应该是将相应的知识、技巧给转换成孩子所在年纪能够理解得了的知识和技巧的。

比方说是教年幼之娃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吧,我们首先是需要以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手工等方式来去引导孩子学着去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能对自己的所有情绪都有接纳和理解的。

但如果自家孩子已是十来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够较好理解抽象的各种情绪概念的了,那我们就不需要经由亲子游戏来去帮助孩子理解情绪了。日常的阅读与对话就是很好的方式。

其次便是,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区分什么是外在的现实情境,什么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认知。如此一来,孩子才能慢慢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与当下的那个现实情境,是没有必然的关系的。

比方说是写作业吧。写作业是个现实情境,孩子自己在写作业过程中的内在感受就是属于孩子的主观性感受,而自己对写作业的认知则是属于孩子自己获得的一种主观性认知。

值得有所注意的是,在这时候,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感受与认知的主观性,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着去了解周边人对写作业的感受和认知的。

这是因为,有了他人作为参照体系,我们的孩子是比较容易捕捉到自己的主观认知和主观感受,从而走出属于自己的狭隘的主观的认知囚笼,迈向更为自由的客观世界的。

最后便是,要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观照中进行坚持不懈的勤恳练习。管理情绪是种能力而非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是需要进行人为的刻意训练,才能成为新的习惯,从而构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的。

3、为孩子物色好的老师

根据安水如对情绪管理与向内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的了解来看,在这人世间,我们是有可能能够遇着相应的好老师的。只不过说,这般的好老师,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看来,真正意义具备相应能力,能够系统教授孩子内求知识与内求能力的老师,基本是不曾有以收费授课的形式出现在人群里头的。

其次便是,真正意义拥有内求实力的老师基本都不会自诩为老师,且是在教人上表现得极其谨慎,更是在为人处世上既谦卑又内敛的。

在与这样的老师接触的过程中,安水如发现他们与世间人都爱着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张扬显摆等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从不卖弄学识,但却极有可能会是以极其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将你给点通了,但却不会想着要去居功自傲的呢。

此外便是,他们并不轻易向他人彰显自己的实力,但一定会是想方设法地深藏自己的能力与本事,以让外人看着自己就是一个多么平庸多么无能的人儿。

而这在一定程度来说无疑是会让我们纵使是何其幸运地与之相逢在这个人世间的某个拐角里,那也极有可能会是在擦肩而过中,快速地相忘于江湖的。

是时,我们自是不能奢求自己能够幸运遇着这般的好老师,以让自己不需学习内求,不用亲自来去引导孩子去具备内求意识,并懂得去用心摸索和勤恳学习的呢。

就安水如而言,安水如就选择自己经由勤恳自学来去让自己真正意义地具备内求的实力,而不是投机取巧般地想着要去经由物色好的老师来去让自己在内求上有所偷懒的呢。

毕竟,活在这个梦一般的婆娑人世间呀,与其心心念念地盼着为孩子选个好老师,不如在摸索与学习中努力地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好学伴、好朋友。


总结

虽说具备内求之力的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们是可以与孩子一块来去学习,以让自己在内求中具备享受人生每一过程的能力的。享受人生的每一过程是一种能力,需要勤奋习练,才是能够有所具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