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分享丨《可能性的艺术》

 细雨青衫 2023-08-07 发布于重庆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它的大多数国民对政治抱有普遍的热情,那就是中国。讲起政治来,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一方面又得益于入世的儒家文化传统。但中国人谈论政治的方法,大多是凭知识、凭悟性的就事论事。如果想提升对政治理解的段位,或者增加研究政治的趣味性,看点比较政治学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简介

图片

刘瑜,女,1975年12月出生,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女。学者,作家,诗人,网名“Drunkpiano”,“醉钢琴”,网络写手。写小说,随笔,政论。生于1975年12月。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系副教授。著有《民主的细节:当代美国政治观察》,另有学术随笔和时政评论若干,散见于《南方周末》、《财经》、《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东方瞭望周刊》等刊物。

内容回顾

《可能性的艺术》的书名看上去很高深,却是一本关于当代政治通俗易懂的通识书。这本书原是由看理想的音频课整理而成,语言平实生动。

全书分为五章。一是全球视野,分析当今世界的“左右”之争,本质上是全球化对资本和劳动力带来了不同影响。

二是政治转型,分析历史上失败和成功的民主转型的例子及其原因,福山讲的“历史的终结”究竟是对是错。

三是国家建构,分析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是战争、文官制度,或是社会运动,国家能力对政治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

四是政治文化,分析民主观念和文化为何关键,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否过时,以及现在广泛存在于国家内部的观念冲突。

五是政治经济,分析当前日益严峻的贫富分化对政治产生何种影响以及能否用政治手段缓和经济矛盾。

思考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这个说法来自俾斯麦,完整表述是:“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可行性的艺术,是次优的艺术。)提示了一种“政治现实主义”指向。政治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时常令人困惑,而这份不确定的可能性,才是政治的魅力所在。如果政治有确定性,那便是政治的不确定性。

书中提到学者卡根的一段描述:“也许1950年以来民主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渴望民主,而是因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恰好是一个民主国家”。西式的民主为这100多个国家政治的发展增加了一个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关键变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西方民主影响下的这些国家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态,几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出来。历史、文化、地理条件、气候、关键人物等各种变量排列组合、互相作用,以至于一次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就可能就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格局。

政治是复杂的,但不是随机的。政治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所在,在比较差异中不断修正、寻找规律,于万千可能性中寻找些许确定性。《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就是想通过建立一个政治可能性的参照系。这个参照系中不仅有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更有印度、泰国、埃及、伊拉克、委内瑞拉等发展中国家,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当下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政治有万千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有的往左、有的向右,百般撕扯中达成了当下政治的平衡和稳定状态。慢,是当下政治的演变特征,也是现代政治成熟的标志之一。小步试错,逐渐取代了你死我亡的革命和你方上罢我登场的王朝兴替,这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威权政体,威权政体的特点则是快,它的好处和坏处都立竿见影。因为它靠自上而下的动员来实现目标,只要统治集团下定了决心,整个社会就破釜沉舟。随之而来的便是,要么是大乱,要么是大治,乱治更替反反复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多变的政治现象进行比较、思考,才能形成社会洞察力。书中通过分析南非的转型、智利经济政策的选择、美国的社会运动以及韩国的观念变迁等,带我们认识了各种为政治创造可能性的途径,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制衡关系,以及政治选择与政治行动的可能。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此时时刻”和无数的“他时他刻”联系起来,以此完成对社会对政治的透析。普遍的思考和反思,容易形成对政治发展方向的普遍共识,它必将成为政治发展的促进之力,融合之力。

结语

近几年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性的艺术》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我国政治生态乃至西方政治。

“人们可能根本没有那么渴望自由、民主、和平,很多时候,人们更渴望的,可能是安全,是秩序,是大国崛起的民族自豪感。得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力量在引导甚至强加,人们的价值排序才可能发生变化。”在当下的环境里,这种声音是振聋发聩的,颇有启发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