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书坛震动的一幅书法作品,评委全部投了赞成票,看看是哪幅

 昵称58395974 2023-08-08 发布于上海

书法大赛有时候是一个风向标,也可以说,书法大赛是检验或者选拔优秀作者是的最好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法大赛上所选拔出来的作品,都是经过了多道关口,最终沉淀下来的,一方面,这些作品代表着当下书法创作的最好水平,另一方面,所选拔出来的作品,也会影响今后一个时期书法创作的方向,这方面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今后人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会以这样的创作方法去创作,这就是优秀作品的影响力。

Image

在第八、九届全国书法作品展上,有一幅隶书作品很是抢眼,它在大字风格,并且展现了汉隶雄强之风而获得了一等奖。在当时,可以说这样的作品风格可谓是让评委们都眼前一亮,并且影响和震动了整个书坛,因为这幅作品的风格,是多少年来少有的,或者是他的创作方法,赋予了书法的展厅效果,也给当代隶书创作带来的一定的启示意义。他就是李守银创作汉隶风格的作品。

Image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李守银的隶书作品,的确写出了正大气象,汉隶作品就要像大汉帝国时期的精神风貌,有雄强之气,而李守银就是用手中的笔写出了这样的气息。还有人会觉得,李守银写的是丑书,或许他并没有让传统书法更精妙,而是带动了人们写丑书的风气罢了。更有人说,我认为,李守银的隶书,的确是改变了书法风向,让书法的艺术性更进一步了。

Image

李守银书法何以改变了书法创作的风向?记得一位书法教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八、九届书展上出现了一幅隶书作品,很是震撼,这位作者把隶书的底蕴写了出来,给隶书作品的创作带来了新方向、新方法,今后可能会成为人们创作隶书作品的主要方向。李守银的作品中,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Image

一是他的用笔方法。以前人们在写隶书作品时,总是照着把字形写出来,在用笔上不敢把毛笔沉下去写,最多用到了笔的肚子,而李守银在创作时,甚至还把笔的根部都用上了,这样的书写方法,赋予了隶书书写的用笔技巧与方法。同时,他在书写中还在中锋书写的同时,把绞转用笔时时体现出来,这样写隶书的雄浑之气也就写出来了。

Image

二是他在大字创作中,坚持用传统隶书的章法布局基础上,用字形和点画表现了隶书的细腻周到之处,突破了隶书书法的书写技法。隶书在字形上,多以匾方为主,这是传统隶书的主要特点,在点画上,尤其是横画上也有蚕头燕尾的灵动性,而李守银在隶书的字形上,主要以字形的长方为主,在点画上,突出了撇捺画的舒展性代替了蚕头燕尾,如此一来,也赋予了隶书书法的时代性写法。

Image

三是用矛盾关系表达了隶书的艺术性。此前,人们写隶书时,往往是尽事能地把隶书的字形表现出来,很少在矛盾性上实现书法的艺术性,所谓矛盾性,就是字的大小、空间上的疏密关系,以及笔墨上的黑与白,浓与淡、干与枯等,试想一下,以前的书法哪里有这样的创作方法?而李守银在这方面的确是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如果用书法的矛盾关系分析他的隶书作品,这样的现象时时处处都是存在着的。

Image

当然,也有人认为,李守银的隶书也被一些人认为是丑书的代表,正是因为他获得了八、九届优秀作品奖,并且有这么大的震动和影响力,才会所书法带到了人人写丑书的时代,正如有的人所说,如果想要在书法大赛上入展或获奖,不写丑书是进不去的。对于李守银的隶书作品和风格,以及他给后来的书法风向所带来的影响,大家是怎么看待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