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陈忠康是个临帖高手,但没有书法成就,很多书法家都在躺平

 书法古今 2023-08-08 发布于陕西

有书法名家指出,现在的一些书法家只会临帖,守着传统去学习书法,几乎把所有的字帖临摹得很像,一出手就与原帖不想上下地像,但是,临来临去,却没有自己。例如像陈跟康,他只会临帖,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创造性风格,对于这类人,他们只能躺平在古人的字帖里,书法上没有多大成就,没有自己的风格,这不叫学习书法。他们这类人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只要把古人的字帖临摹到位了,自己的风格也就会慢慢形成。

苏东坡《寒食帖》局部

上面这位名家所说的现象,其实是当下很多人都存在的,书法博士陈忠康是一位帖学书法家,也是一位对古人帖学书法研究非常深入的人,陈忠康在临帖时,只要是能拿得出来的,如王羲之、苏东坡、颜真卿,不论哪个经典名帖,他都会临摹得十分肖像,可以说是一位临帖高手。例如他当年在临摹苏东坡的《寒食帖》后,将原帖和他的临作一对比,果然还是十分的相像。对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陈忠康也是像复制一样就临摹出来了。

陈忠康临摹《寒食帖》局部

但是,按照这位书法名家的观点来看,陈忠康在书法上的成就只是一个临摹,并没有在学古中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这是一大缺失。以前,北宋书法家米芾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人书各个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这句话就说明,我们在学习古人书法以后,还要形成自己个性化的书风,否则就是奴书。早前的文学家欧阳询也说过,书法家必须要“自成一家”,如果按照这些原则来评价陈忠康书法的话,那他目前的书法只能是一种“奴书”,并无自己的风格特点。

清代书法家临摹《寒食帖》局部

对于这位书法家的观点,也引起了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关注和热议,一些人认为,照这位名家的观点,历史上那些大书法家都是不思进取的,都躺平了吗?你这是为江湖书法家找开脱之词罢了。也有人说到,当代很多人都想创新,都想自成一家,所以就以这个理由不去学习临摹古人了,最终还是走偏了。当然,还有人觉得,书法是要建立在古人基础上而自成一体的,但如果一味地把古人临到位了,缺失了创造性地创新方法,如此下去,也只能是古人风格,并不会有自己风格的。

陈忠康临摹《祭侄文稿》局部

许多网友的观点并不相同,但其中一个最有争议的就是人们都很痛恨丑书,哪怕在古人的字帖里躺平,也不希望丑书泛滥,宁愿没有自己的风格,也不去搞那些所谓的创新。其中,对于这个争议的焦点来说,我认为,它与这位名家所说的观点并不是同一回事。名家的观点,就是希望大家学习了古人以后,要从古人那里走出来,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而书法爱好者则认为,只要是创新的,都是丑书。所以他们所说的并不是同一个话题。

陈忠康书法作品

另外,这些年,许多书法名家们都在搞创新,有的书法爱好者现在只要一提起创新一词,就会谈虎色变,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书法的艺术性问题,为了表现书法艺术性,许多书法名家所创作的作品很容易走上丑书的道路,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它与书法风格是两回事。自成一体,很容易理解,例如,米芾学习了王羲之书法,在此基础上他也进行了创新,只不过,这种创新并不像今天人们所创新的丑书那样,而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此看起来就有了原创性的自成一体。

陈忠康书法作品

对于上面的诸多观点,尤其是书法风格、创新、丑书、书法艺术等问题,大家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