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事小记

 老魏的新视界 2023-08-08 发布于甘肃

魏孔玲  文

今天周末,来到二十里开外的老家小院。开门洒扫,烧水泡茶。找出铲子,戴上草帽,开始清理园子里的杂草。
杂草总是要和菜蔬争夺地盘,三次围剿,不出一周,又疯狂反扑,即使斩草除根,又随风落籽,遍地开花,如此反复,让人没了脾气,怪不得陶公晨兴理荒秽,带月才荷锄归。没办法,只能像希腊神话中推滚石的西西弗一样,权当修行,以有限对无限,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一个小时的挥汗劳作,终于整理出一块洁净之地。之前网购了一袋粘玉米种子,请教了度娘,还是不太放心,又咨询了前院的姐夫——资深田把式。行距两尺,株距尺五,穴深两指。开始下种——一穴两粒,轻掩土,不敢使力,怕种子被压得瓷实,出不了苗,后来一想,一粒种子的力量把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都能完整地分开,我岂不是杞人忧天?种完四行玉米,才发现株距是把握得差不多,可是左拐右转,不成一线,被笑蹒跚学步。擦擦额头的汗,看收拾得洁净的一方土地,忽然满怀期待和喜悦,感觉种下几行种子,本身就是一种美好,也对“播下了种子,也播下了希望”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正好带了喜欢的书,坐在树荫下,享受这难得的逍遥。

一无事,可以在老家院里多待上半日。清晨,被“咕咕”的鸟鸣叫醒,不愿辜负了这清新的早晨。起床、洗漱,喝了一杯清肠水,信步闲庭,做深呼吸,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神清气爽。院墙东西两侧的老梨树,枝叶茂盛,树身敦厚,三百年恪守脚下的一方土地,独立不迁,僧人般静默。这来自高出的树叶和来自地底深处的根系,让人忽然觉得人和树何其相似!人若心性如树,定力恒坚,慧根该何其深厚,事业之树何其盛大!想到了入职两年的儿子,总把辞职挂在嘴边,多希望他来老梨树下坐一坐,看看这三百年的古梨树,让树给他一些人生的启迪和忠告。

老梨树茂盛油绿的叶子,衬着澄澈的蓝天,这种静美令人心生禅意。尽管杏树的阔叶极力掩藏,颗颗饱熟的红杏,还是任性地探出头来,点缀这夏日的色彩,让这清晨,l有说不出的盈实和丰富。庆幸故乡还有一方小院,有如此恬静、如此丰沛、如此大道至简的景致,给我一夜安眠后如此美好的心情,一扫往日在都市无以排遣的焦虑与烦闷。若不是周一工作日,大可以邀来三五好友,“欢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不亦乐乎!

回城后,我一直惦记种下的种子,想象它将在黑暗的世界里,接受土地的湿润,挣脱坚硬的外壳,破土而出,痛饮雨露,接受阳光和微风的抚慰,可连续四天30°C以上的高温天气,让我焦灼不安。我开始担心老家院里播下的玉米种子,会不会被晒伤而发不了芽出不了苗?要不是琐事缠身,尽可守在老家院里,搭建凉蓬,适时浇水,给予更多的关照。无奈之下,只好在心里默默祈祷:我的从东北千里迢迢网购的玉米种子,可要熬过这酷暑,一定要出来,见见这西北的一方水土,见见这怀抱诗书又寄情农耕的妇人哦!
时隔两周,才得已回到小院。打开院门,急急把目光投向园子里。啊,我的玉米苗出来了!有五寸高——它亭亭玉立,顾盼生姿,像一个不加修饰的天然佳人,美不可言。酷热难耐的高温预警天气下,它居然破土而出了!一阵欣喜,扔下包,提了水桶,盛了自来水,一桶桶来回穿梭,个个给浇了水,连同大妹他们种的茄子、辣子和西红柿。干渴了许久的秧苗一饮而尽,我好像看到了水急急如律令,穿过它们的皮肤,进入血管和细胞,听到了这水在它们的身体里汩汩流淌的声音,听到了它们咕嘟咕嘟畅饮后欢畅的赞美。我要它们美美地体验一下“久旱逢甘霖”的酣畅淋漓!浇完水后的秧苗,一下有了精神,腰杆挺得笔直,头高昂着,绿色的裙裾迎风摇曳,公主般清新迷人……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转》,流观《山海经》。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忽然感觉陶渊明就是前世的知己,他用他的诗,安放了我村居的好心情。一千多年前的他,宦海浮沉,三度辞官,抖落尘埃,带着霜意,隐居乡野,与自己和解。他身体力行,实践了从官场走向田园,走向自然,一开田园诗派的先河,以他盖世的才华,留给我们许多与之心心相印的诗篇。

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也曾有意城市的繁华,一去三十年,在这个要用机巧生存的城市里,始终带着乡村的胎记和尾骨,走得举步维艰,活得违心拧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年过半百,忽然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纷争,脚步开始频繁地踏进故土,探到时间的皱褶深处,抚摸贫困和疼痛,探寻纯真与欢乐。更多时候,找来柴火,燃起炊烟,烧几个刚从园里摘来的茄子,剥去焦紫的外衣,将金黄绵软的茄子手撕成丝,剁上细碎的葱姜蒜置其上,放上些许盐和花椒,“刺啦”一声,爆炝一盘小时候常吃的蒜泥拌烧茄,再馓上一锅360搅、还能留下锅巴的馓饭,就着这盛夏草木的气息,大块朵颐,抚慰那存在于我们记忆深处的味觉。这个时候,你会真切地感受到所谓乡愁,就是一碗饭,如果再确切一点,那就是一碗钟爱的馓饭,它不止是面和水在火的作用下的简单组合,而是父母一人烧火,一人搅动馓饭时的身影,那是父母留给我们在这尘世间,尽其一生都无法忘记的真爱。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于此情此景中阅读陶渊明的诗,有贴心贴肺的实在和亲近。在宛如国画的远景和近景中,炊烟袅袅,鸡鸣狗吠,洁净的庭院,葡萄架,红枣树,园子里的各色果蔬……感谢故园,它放纵了我,滋养了我,是它,让我卸下了生之重负,和祖辈、父辈的脚印交汇,和童年、少年的脚印契合,正是这些带着泥土的脚印,托举着我,给我一次次精神的给养,一次次重新出发的勇气。就像《飘》里的郝思嘉,每逢失意疲惫,就回到故乡,待休整几日,又满血复活,重返人生的角逐场。
回城后又是接连三四天的高温天气,又开始担心田里初长成的玉米,在这般天气下如何度日,那娇嫩的身板能经得起40°C的高温吗?正好老家前院的姐姐打来电话,说渠里淌水了,她让姐夫给我们把园子浇了。太感谢他们了,岂止是我,那园里的蔬菜玉米还有杏树枣树,不知道有多感激这夏日炎炎下,热心的邻居带给它们清凉的善举呢!
没过两天,黑云压城,狂风肆虐,紧接着一个闪电,炸雷劈过,随后铜钱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作响。心中一凛,老家院里的庄稼,不知被风吹雨打成啥样了。原来种了庄稼,就像生了孩子一样,一颗心被园子里的花草瓜菜给扯了去,旱了揪心,涝了也揪心。也开始更关注天气和二十四节气。“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芥菜”。顺应时令,按节气种植食物和蔬菜,味道总是好过大棚瓜菜。感念着老祖宗为我们留下许多农耕的智慧谚语,心想这周忙完,正好头伏也到了,周末一定得回去,去看看暴雨过后园里的花儿菜们,玉米苗儿,还有,把从天津网购的水果萝卜种子也种了。今秋,我也可学着天津人,拔出萝卜,甩成八瓣,尝尝天津人的这又甜又脆的水果萝卜。
雨后第二天,带着母亲,第一时间“飞”回老宅,进门望去,杂草成了主角!齐腰的荒草竞相勃发,密密麻麻铺成了网,找不到下脚的地方,好在我种的玉米突围了,出人头地了!头顶着灰白的发穗,腰间抱着一两个可爱的娃,脚底的趾爪均匀散成一个圆,青白中有些玫红,紧紧地竘着泥土,作为庄稼来说,它是巨人了,是巨人就得站得稳,站得稳就得向下使劲。我惊奇于这玉米杆高高身材下的小脚丫,多像一个人,光着脚丫,站在风雨里,十趾紧竘着泥泞的地,坚定地撑起它高昂的头颅,任尔东西南北风。
来不及换衣服,就开始拔草了。一场透雨后的地还湿着,踩在地上拖泥带水,灰条子孙满堂,结满草籽,茎杆有拇指粗。即使是湿土,也得立起身使劲拔,一拔就拖出好多泥土,这家伙,根深蒂固,怪不得子孙昌盛,繁衍生息数百年而不衰。曲曲菜更是见缝插针,叶片长有两三拃,想起春天带了铲子,去白塔山挖曲曲菜的情景,转遍了山头却一无所获。跟朋友感慨,朋友调侃说,那都是兰州大妈千军横扫过的地方,所以寸草不生。这会儿要是有几个兰州大妈在场该有多好,这么多的曲曲菜,肯定会让她们挖个开心!马齿苋也布满其间。小时候我们专找这些草,拔了喂猪,猪吃得特别欢畅,我们叫它“猪点心”。现在它时来运转,堂而皇之走进酒店,身价倍增。最讨厌的就是粘粘草,水性杨花的德行,伸出长长的细茎,翻山越岭,沾花惹草不说,还死缠烂打,谁的身上都要沾惹一番。拔着拔着就来气,站起身来一扯,竟扯断了好多葱叶!拔了一个多小时,就手指涨疼,腰酸背疼。这汗,有浃背流的,有顺四鬓流的,有顺额头又流进眼睛里,真正的辣眼睛!起身一看,前面还有那么多草,挤挤挨挨连成一片,什么时候才能清理干净?这哪里是庄稼地,简直就是野生植物园!忽然心生绝望,瘫坐在田梗,拿出手机,拍了这勃发的狂草,发了家群,醉翁之意,以期会达。半晌无音讯。不指望外援了,只能靠自己。

拔草的间隙,去看种了两周的萝卜。出苗不是太好,是种子的问题,还是天气的原因,不得而知。怪不得请教一生都务悉庄稼的老姑父时,他老人家说,三年能出个技工,可十年都不一定出个庄稼把式。原来这行,也有那么多学问。在邻家姐的指导下,存了壮苗,间了弱苗,想把间出的弱苗补到没有出苗的地方,又担心动了的苗伤了元气,不能复活,索性补种。玉米是长高许多,可面色微黄,等拔完眼前的杂草,得马上施肥。起早贪黑拔了三天草,腰折了一样地疼,手也肿胀得像发面馒头。拔出的草,堆成了一个个小山,还要一趟趟往门外运,左肩、肘关节疼痛得无法用力,只能全靠右手。等全部运完,足足有一农用车的量。晾晒两天,母亲点燃了杂草,瞬间浓烟滚滚,冲天而上,这些涅槃后的草木,提前完成了一趟人间旅行,虽然我知道,离离园中草,野火烧不尽。它还会层出不穷,让农人在无休止的劳作中,参透活着的意义。
回头再看清理干净的菜园,清新飒爽。紫黑的茄子,鲜红的西红柿和青翠的辣椒,一杆杆碧绿碧绿的玉米,还有爱花的妹妹种下的朱红的粉红的月季花,使这菜园,既有花园的美好,又有菜园的丰饶,这些美的事物,随着季节的流转,装点着斑驳的老屋,装点着寂静的村庄,也装点着我的田园梦。

                   

近期热


与儿书
烧茄子
大河浩荡
夜色古梨园
什川古梨园发现一株约490岁高龄冬果梨树
2023年甘肃省象棋名手邀请赛收枰 陇原名将梁富春夺冠 什川棋王陶世全获亚军
看看什川到青城的路修成啥样了
青藏英雄(报告文学)
七月吃软儿
梨园来了文学大家,兰州市第四届文学提高班在皋兰举办
甘肃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象棋比赛在武山举行 什川棋手陶世全获冠军

  今人为何要阅读古典

【魏孔玲作品】丹霞落山岩

央视《记住乡愁 · 黄河之畔 百年梨香》(视频)

编导手记 | 黄河之畔,百年梨香——周潇潇

本土系列连载

我的三十年(1)
我的三十年(2)
我的三十年(3)
我的三十年(4)
我的三十年(5)
我的三十年(6)
我的三十年(7)
我的三十年(8)
我的三十年(9)
我的三十年(10)
我的三十年(11)
我的三十年(12)
我的三十年(13)
我的三十年(14)
我的三十年(15)
我的三十年(16)
我的三十年(17)
我的三十年(18)
我的三十年(19)
我的三十年(20)
我的三十年(21)
我的三十年(22)
我的三十年(23)
我的三十年(24)
我的三十年(25)
我的三十年(26)
我的三十年(27)
我的三十年(28)
我的三十年(29)
我的三十年(30)

鹊巢记(1)  鹊巢记(2) 

鹊巢记(3)  鹊巢记(4)

鹊巢记(5)  鹊巢记(6) 

鹊巢记(7)  鹊巢记(8)

鹊巢记(9)  鹊巢记(10)

鹊巢记(11)鹊巢记(12)

鹊巢记(13)鹊巢记(14)

鹊巢记(15)鹊巢记(16)

鹊巢记(17)鹊巢记(18)

鹊巢记(19)鹊巢记(20)

鹊巢记(21)鹊巢记(22)

鹊巢记(23)鹊巢记(24)

鹊巢记(25)鹊巢记(26)

鹊巢记(27)鹊巢记(28)

鹊巢记(29)鹊巢记(30)

鹊巢记(31   鹊巢记(32)

鹊巢记(33)鹊巢记(34)

鹊巢记(35)鹊巢记(36)

鹊巢记(37)鹊巢记(38)

鹊巢记(39)鹊巢记(40)

鹊巢记(41)鹊巢记(42)

鹊巢记(43)鹊巢记(44)

鹊巢记(45)鹊巢记(46)

鹊巢记(47)  鹊巢记(48)

鹊巢记(49)鹊巢记(50)

鹊巢记(51)鹊巢记(52)

鹊巢记(53)鹊巢记(54)

鹊巢记(55)鹊巢记(56)

鹊巢记(57)鹊巢记(58)

鹊巢记(59)鹊巢记(60)

鹊巢记(61)鹊巢记(62)

鹊巢记(63)鹊巢记(64)

鹊巢记(65)鹊巢记(66)

鹊巢记(67)鹊巢记(68)

鹊巢记(69)  鹊巢记(70)

鹊巢记(71)鹊巢记(72)

鹊巢记(73)  鹊巢记(74)

鹊巢记(75)鹊巢记(76)

鹊巢记(77)鹊巢记(78)

鹊巢记(79)鹊巢记(80)

鹊巢记(81)鹊巢记(82)
鹊巢记(83)鹊巢记(84)
鹊巢记(85)鹊巢记(86)
鹊巢记(87)鹊巢记(88)
鹊巢记(89)鹊巢记(90)
鹊巢记(91)鹊巢记(92)
鹊巢记(93)鹊巢记(94)
鹊巢记(95)鹊巢记(96)
鹊巢记(97)  鹊巢记(98)

鹊巢记(99)鹊巢记(1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