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有多恐怖?若按原著拍,原来是一部社会史

 白云73 2023-08-08 发布于河南

《聊斋志异》,若按原著拍,可能会颠覆你的想象。

这本奇书,从头至尾都在告诉人们一件事。

这世间真正的恐怖,从来不是什么鬼怪妖魔,是猜不透的人心。

你且看,聊斋里有篇,名为《野狗》的故事。

故事短短五百字,没有一个鬼,可联系时代背景,却让人后背一阵发凉。

故事的开篇,只有八个字:于七之乱,杀人如麻。注意这八个字,交代背景,真正的恐怖就在这里!

01 野狗


接着,故事讲一个叫李化龙的人,藏在山中好久了。

他犯了什么事要东躲西藏呢?

再看下去,原来这哥们并不是什么犯人。

他是一个普通村民,只是为了躲避清兵乱杀无辜,不得已藏山里。

某个夜晚,他想回家,可不巧回去路上。

碰到清兵大开杀戒,急中生智,躺在死人堆里装死,骗了清兵。

就在这哥们认为危险解除。

可突然缺头断臂的尸体纷纷站起来,好家伙,原来蒲松龄才是丧尸片老祖呀。

这些尸体难道是要吃这哥们吗,哥们害怕极了,这时哥们听这些尸体说,野狗来了,怎么办?

接着尸体忽然全倒下,寂静无声。

再接着那野狗真的来了,只见它长着狗的脑袋,人的身子。

这哥们吓得尿都憋回去了,好在临危不乱的他,一头钻进一尸体下面。

只见那怪物疯狂的吃人脑袋,喝人脑浆,很快就吃到这哥们来了。

怎么办,不反抗就是等死。

于是哥们跳起身,拿了个石头,砸那怪物的脑袋,那怪物被打的落荒而逃,大口吐着鲜血,还落下了两颗牙齿,哥们捡起牙齿,带回去给大家看,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怪物。

野狗的故事到这也就结束了,算得上恐怖吗?

恐怖的核心,不在于血浆横飞,恐怖的内核,是直指人心的痛苦绝望,是面对现实的窒息无力感。

《野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02 解析


还记得故事开头介绍的背景,于七之乱吧!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于起是一个人名,当年清兵入关,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于起这哥们那可真是好汉呀,他拉起大旗,集结一帮江湖兄弟,反抗清兵。

于七和清廷的对抗整整持续了十几年,从顺治七年(1650)开始,这年蒲松龄十一岁,到后来康熙元年(1662)前后结束。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于七失败。

清廷为了不留祸患。

决定对于七叛乱的地区,进行无差别打击。

老的少的,无辜的有罪的,一个不留。

再看,书里,杀人如麻,这短短四字,透露着无尽的血腥与恐怖。

而清兵所到之处是怎样的景象呢,书里写“死人之丛”,意思很明显了,尸体堆积如山。

这是何等的惨象?

关于于七之乱,先生在《公孙九娘》中写的更露骨,文章开头在交代背景时,直接说“碧血满地,白骨撑天”,这又是何等的凄凉恐怖?

最关键,这凄惨的文字!

勾勒的是血淋淋的历史时,又是何等的让人窒息!

所以,书里李化龙能不跑,能不躲吗?

再看那野狗到底是什么怪物,书里描述这怪物的声音是怎样的,物嗥如鸱

要理解这怪物,还得请出《山海经》。

《山海经》中说: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其实这“的怪物,就是猫头鹰。

古人将猫头鹰视为不祥之鸟。

代表着厄运,那么谁才是主导厄运的人?

回到书里,当清兵走了,李化龙觉得躲过一劫,可谁知怪物来了!

这寓意什么?

于七之乱表面上似乎是平息了!

可最大的麻烦才真正的开始。

你看,这怪物,书里写他的行为是:伏啮人首,遍吸其脑

看看吧!人都死了,这怪物还不放过,还要压榨他最后的价值,吃人脑,喝脑汁。

先生的笔可真勇敢呀!

蒲松龄生在明末清初,那动荡不安的年代,成年时,目睹顺治,康熙这两皇帝呼风唤雨!

你看吧!

这世上自然没有怪物,也自然没有所谓怪物吃人脑,洗脑汁。

所以这都是书里的表象,那么先生想讽刺点什么?

发生于七之乱的根本,是清廷的胡作非为。

顺治十七年,十八年,先后有两大冤案最具代表性,一个哭庙案,一个抗粮案。

这两起案件,主要针对对象,是学者、是大儒,是一群有思想的人。

比如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在哭庙案中惨死。

再说那抗粮案,明明是清廷失误,却把问题推在老百姓,说老百姓没交税,得再交一遍。老百姓都交了一次,还交一次,哪里肯!

那清廷怎么做的?把这群人治罪!

那些学者,大儒,秉承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远大抱负,就去讨说法呀!

可清廷把他们打的打,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有学识的人,混不下去,像李化龙这样的村民能活下去吗?

装死装睡能蒙混过去吗?

当然是不行!

脑子是好东西,怪物的目的就是要吃脑汁,把人变得麻木不仁。

回望历史,清廷一些列的操作是成功的,动不动就来一场文字狱,把那些儒生学者变成了哑巴。

看看吧!先生的笔它写的隐晦写的曲折,最关键,写的勇敢呀!

李化龙最后的反抗,是内心品尝痛苦绝望之后的绝地反击!

更蕴含了先生对社会的洞察力,是他的劝诫,也是他的警告。

看看李化龙这名字,化龙,化龙!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这也是野狗寓意最深的地方!

03 颠覆想象


看到这!

有没有颠覆你对这本书的想象呢?

所以,您真的看过聊斋吗?

有朋友会说!

我怎么没看过,不就是女鬼爱上穷书生,这样老套的狗血剧情吗?

如果您的回答是这样?

我敢说,您看的是假聊斋是电视!

显然,真正的聊斋其实是一部社会历史。

作者用各种魑魅魍魉妖魔鬼怪作衣服,写的却是真实的江湖,而这百鬼夜行的江湖,黑白颠倒,令人无望。

就像《野狗》这个故事。

正是影视剧的魔改,让这本书失去了它原有的色彩。

如果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在天有灵,估计会仰天长啸。

看看吧!大多数影视剧只是套着聊斋的皮,拍着无脑的恋爱。

可叹!

先生讲那么多故事来反应人心

他的笔锋写尽人间沧桑,笔墨道破世态炎凉

他拼了命的为底层呐喊。

可一版接一版的影视翻拍,无一例外把重心放在了恋爱上。

这也让屏幕前,许多不明真相的观众,觉得蒲松龄是个痴人说梦的恋爱先生,这是多么的可悲!

可,他是聊斋先生呀!

再看,他的字是剑臣。

什么意思!

有人说,他想做仗剑大臣,立志斩尽天下丑恶。

他心中的抱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和鲁迅很像,都是那种用笔作刀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

所以,看看吧!

先生的笔可不至于此!


比如《促织》

讲有个皇帝喜欢斗蟋蟀,于是每年都在民间征收蟋蟀,下面县令为了讨好皇帝,想尽奇招。

而这篇的故事主人成名是个秀才,他荒废学业!为了博取富贵,养了只蟋蟀,想着让县令献给皇上。

可哪知蟋蟀被他孩子弄死,成名百般责怪孩子,孩子最后被逼得投井,被救后化身成蟋蟀,让父亲得以交差。

你看先生为底层疯狂的呐喊,由于皇帝的喜好,一条人命竟没有一只蟋蟀珍贵!

这故事,初看奇葩,细思又极恐!

《聊斋志异》全书十二卷。

大大小小故事近五百篇,诸如此类讽刺的故事数不胜数。

作为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如同中华文化的一棵大树,在这树下,你可以品百味人生,取人生智慧,洞悉人性。

比如《龙肉》这篇,讲的是有个地方叫白龙堆。

这白龙堆下面有吃之不尽的龙肉,任凭人拿取,可有个忌讳,千万不能说这是龙肉,

有个人就不信这邪,大声嚷嚷我吃龙肉啦,果然一道闪电,把他电死了。

这故事说明什么呀!

这世界上有些事能说不能做,有些事做了不能说!

你可以吃龙肉,但是不能说,就好像你很有钱,但别炫耀,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忌讳!这就是恐怖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本奇书,等待着您慢慢去细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