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居正的失败,本质是“道德”统治的胜利

 HNYZL 2023-08-08 发布于上海
帝国时代,因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因此,在中央集权越是集中的明清两代,愚民就越成功。或者说,愚民政策,也只可能在相对封闭的时空中得以实现。
封闭,意味着圈养,意味着各种社会要素供给的内生性,因此,一旦确立了某种规则,就会因为供给的单一性,而形成极强的惯性。
清朝之所以继续采用明一代的制度,其中,也是看到了这种制度对于统治的便利之处。
张居正的死后被清算,深入进去看,实际上也是这种“惯性”使然。
其一、张居正的革新图强,打破了文官集团的内部平衡,既有利益的,更有话语权的。
其二、张居正的强势,最终也打破了臣权与皇权的平衡。
而儒家道德,却是以维系社会平衡为主旨的。在道德的旌旗下,拘谨和雷同被推崇,而一切突出的,就会被指斥为离经叛道,是异类。因为,一旦打破了平衡,就意味着利益被重新瓜分,话语权的制高点被更改。
这一切,在对张居正死后的清算运动中,全部赤裸裸的显现。

图片


01

以道德为实际的法律裁判依据,就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可能有多重的解释空间。
明朝,始终以朱注“四书”规定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依据,因此,许多的是非黑白,就都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可以颠倒是非。
这种缺乏法律手段的社会治理模式,使伦理道德和日常生活之间缺乏了一种可以用作合理裁决的地带。这也使得事实真相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人的道德品质有没有瑕疵,却成为了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而道德品质,实际上是最难判断的。因此,才有了文官集团的阴与阳的集体特征。就像李贽感慨说:“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
另一方面,这种以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的治理模式,一旦知识分子出现放弃或者反抗儒家观念的情况,那么,王朝的安全就出现了问题。因为,自诩儒家正统的“四书”是维系政府和文官集团紧密合作的唯一纽带。
也正是这种因缺乏明确界限而约束力薄弱的道德依据,使得文官集团几乎是集体走向了虚伪,也就是道貌岸然。这种治理模式,一定会形成无数的治理缺陷,以及可以在道德遮掩下形成的私欲的放纵。
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反应到对个人的定罪方面,就可以形成“莫须有”式的理直气壮。
而张居正就正好陷进了这种道德判决之中。

图片


02

张居正的权势,几乎可以与摄政王相匹敌。
历朝历代,要想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资源重新分配的革新,就必须获得皇帝的支持。而且这种支持必须强悍,不容置疑。
张居正比王安石幸运的是,支持他变革的皇帝是他从婴孩时期就开始教导的万历皇帝。并且,直至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都还只有18岁。再加上太后对张居正的信任,以及太监总管冯保的联盟,也就是说,张居正实际上与这三个权力核心人物是一体的。而他是唯一可以出面镇住场面的。
当然,也正是这种无以复加的权力,让他打破了文官集团的平衡。他的革新,光全国土地丈量一件,就触及了包括徐阶在内的绝大部分权贵的利益。关于当时权贵对重新丈量土地的抵抗,有部剧《显微镜下的大明》,可见一斑。
这种平衡的打破,实际上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于是,倒张派就迅速潜伏下来了。
之所以是说潜伏,是因为只要张居正活着,只要没有办法动摇皇帝的支持,那么,倒张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对张居正死后的清算,实际上的确凿的违法乱纪的证据几乎是没有的,比如生活奢侈,那徐阶奢侈多了,比如蓄养美女,比如任用私人,结党营私等等,这些在基本的官员而言,其实都是常态。万历皇帝也并没有多大的意外。
但是有一条,即谋反篡位,即与戚继光的联盟。戚继光的军政革新,而后有戚家军,实际上是在张居正和谭纶等的先后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戚继光的突出成就,当然也难免招致文官集团的嫉妒和忌讳。
那么,文官之首的张居正和武将之首的戚继光过从甚密,当然拥有了谋反的能力。
于是,张居正没有谋反,但却有谋反的能力,这一条便彻底让万历皇帝推到了张居正。
这一条,其本质是臣子的威势过大,就会威胁到君主的地位,那么,儒家的君君臣臣的秩序就受到了威胁。于是,以此意识形态为统治手段的王朝,是坚决不会给这种破坏维系社会平衡的异类存在的。哪怕他已经死了。

图片


03

而这种清算的结果就是,另一班来督促皇帝要怎么做皇帝的文官集团上来了。万历皇帝似乎也才明白,他们对张居正的义正言辞,不过是为了他们能够取代张居正。
于是,后来的首辅申时行,借鉴了张居正的惨败,于是充分做起了和事佬,以顾全大体的方式,保全政治的平衡。用儒家的道德规范,来平衡皇权与臣权,来平衡文官集团内部的利益。
这种平衡里面,是没有太多是非黑白的,有的只是一种表面的稳定和相安无事。
内里,仍然是官僚集团的“阳道德,阴富贵”,然后,大家谁也不戳穿,一起等待努尔哈赤的铁蹄。

-作者-

    一言万年,在文艺与俗务之间平衡,努力不习得偏见。

    作者《红尘边缘》将与新作《诸相非相》后续同步上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