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文丛》,山东画报社出版发行,全七册,已出六册。过去先后买过《采桑小集》、《不日记》、《不日记二集》,最近又买了《不日记三集》。 这时我才在《不日记三集》的外封上发现了这样的信息:《漱玉文丛》,全七册,计有止庵的《旦暮帖》、解其章的《玲珑文抄》、王稼句的《采桑小集》和陈子善的《不日记》、《不日记二集》、《不日记三集》,史航的《鹦鹉谈书》(即出)。于是乎,又在亚马逊网上买了止庵的《旦暮帖》和解其章的《玲珑文抄》,只等再买了史航的《鹦鹉谈书》,也就好歹凑集了《漱玉文丛》全七册。 王稼句在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说:“惟我的乡情,与生俱来,蛰居桑下五十多年,几乎没有离开过,捉笔为文,也就难免染上这桑叶的绿,这本小集更是如此,有着不同季候的嫩绿、浅绿、深绿,还有浓绿,那已经近乎墨色了。” 《旦暮帖》是止庵先生近一年来的随笔文章辑录。止庵先生多年来对鲁迅、周作人周氏兄弟研究至深,对张爱玲研究也颇有建树,对外国文学作品涉猎广阔。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均为作者新近读书所得,篇目如:八道湾房产事,张爱玲与视觉艺术,周氏兄弟赴日时间考,文学体制外的文学,等等。 书名取“旦暮帖”,源自《庄子。齐物论》:“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作者常在自家书房,翻老杂志,有新发现,写钩沉文章。《玲珑文超》辑录了作者新近关于张爱玲送《秧歌》给胡适、张光宇编《独立漫画》、周作人四十年代若干旧照小考等文章。《玲珑文抄(精)》分三部分,内容包括《当年就没有“南玲北梅”这回事》、《流言,与张爱玲近距离》、《张爱玲送<秧歌>给胡适》、《可怜一部小团圆,断尽几多荡子肠》、《“听见说盗版在即”》等文学作品。 文字专栏邀请美国叶扬兄、法国迈克兄、北京于莺医师,上海毛尖博士和我分别承担,至少为时一年。连专栏名他都替我想好了,叫做《不日记》。读过《董桥七十》《叶灵凤笔下的沈从文》《说新文学家的字》《北山楼碑帖》《钱钟书夫妇与安娜》《岂止“可以看看”(文学回忆录)》《纸墨寿于金石》《毛尖的<永远和三秒半>》《略谈日记与日记研究》《毛边书史话》《写作腰封和封底的话》等篇什。
家父遗作《我所知道的周吟萍》于我有特别的意义。《重剑无锋:怀来新夏先生》虽然写于2014年,但与纪念纪弦、辛丰年、方宽烈先生诸篇正好合成一组。还有一篇《限定版编号签名本》,发表于十八年前,我早已忘却,不料在上海图书馆的一次会议上,从黄显功兄的剪贴本上“发现”,自以为还有点意思,于是也就编入了。 作者在《题记》中说:我的“不日记”开始时一篇八百字左右,现在已经扩展到一千二百字左右,毕竟仍有局限。见贤堂曰:本书每篇文章都围绕一个主题,精准阐释一本书的来龙去脉,一件文学史轶事的前因后果。 ![]() ![]() ![]() ![]() ![]() ![]() |
|
来自: shineboy1 > 《封面插图海报书影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