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病例分享之表皮样囊肿

 小波H 2023-08-09 发布于云南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典型的超声图片

这是5月份一个病例,手术病理符合超声诊断

表皮样囊肿在临床中非常常见

以往还称为皮脂腺囊肿,后来病理证实表述并不准确

通过大量实践表明,真正的皮脂囊肿较表皮样囊肿少见

此例是门诊一例臀部皮下的结节

在皮下发现囊性内透声差的一定要想到这个疾病


患者性别:男   年龄: 59 岁  

来源科室:关节外科2门诊

检查部位:体表包块超声

一、简要病史:患者发现臀部包块来诊,无明显疼痛

二、超声检查:

1、超声所见

2、超声提示:臀部皮下囊性结节,考虑表皮样囊肿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无

2、其他影像学检查:无

四、手术记录:无

五、病理诊断


六、病例讨论

表皮样囊肿为明显或者不明显的外伤所致表皮基底细胞层进入皮下生长而形成的囊肿,囊肿壁由表皮所组成,囊内为角化鳞屑,多见于易受外伤或摩擦部位,如臀部,肘部,肩或注射部位,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文字内容来源于第九版外科学)

声像图表现: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低回声病变,边界清晰,由于表皮不断生长角化,典型者内部呈洋葱皮痒特征或见环状钙化.体积较大者可合并破裂或感染,探头加压内部可见流动征象,合并感染周边组织水肿增厚,回声增强并可见血流信号.(内容来源于岳林先老师经典教材)

3、鉴别诊断:

1 钙化性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4成发生于头颈部,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少数有压痛,以青少年多见,尤其20岁以下,

声像图表现: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常见于面颈部,直径多小于3cm,瘤体位于皮肤层,内回声欠均,以低回声为主,大部分可见钙化灶,是本病多典型声像图表现,部分肿物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2皮脂囊肿:是由于皮脂腺排泄受阻形成的潴留性囊性病变,好发于皮脂腺分布密集的部位,如面部及背部.

囊肿内为皮脂与表皮角化物聚集的油脂样豆渣物,部分患者有挤压出豆渣样物的病史

声像图来表现: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病变,多有完整包膜伴侧边声影,内部为均匀的点状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病变根据位置有3种类型,1是完全位于皮肤层,2是主体位于皮肤层,部分凸向脂肪层,3是主体位于脂肪层,有一小部分位于皮肤层.有时囊肿浅层可见一纤细低回声延续到皮肤,为毛根.

3藏毛囊肿:发生在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如果无感染则一般无症状,并发感染可发生急性脓肿,局部红肿热痛,一般认为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

多见于多毛病,皮脂过度活动,臀间裂过深和臀部受伤患者,汽车司机也常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