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越4000公里的关爱,藏族小伙在盛泽重拾生活信心

 吴越尽说 2023-08-09 发布于浙江
家住西藏拉萨的20岁藏族小伙旦增群增在1岁时不幸患上了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导致四肢肌肉萎缩严重,只能靠轮椅出行。幸运的是,远在4000公里外的江苏盛泽医院了解到旦增群增的情况后,通过种种努力,帮助他来到盛泽接受治疗。


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病,只能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生活质量,但是该项技术在当地医院并未普遍开展。如果再不及时进行治疗,旦增群增的双腿将逐渐失去力量,不但无法正常行走,就连站立都十分吃力。

旦增群增的妈妈是一名医生,囿于当地的医疗条件,她面对孩子的病情却无能为力。一次,她的同事琼吉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曾经援藏的江苏盛泽医院医生何川发布的关于康复医学的信息。何川曾在2012年受组织派遣赴西藏自治区林周县人民医院担任江苏省第六批援藏医疗队员,在藏期间救治过不少患者,传播了新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援藏送真情,民族一家亲。怀着对江苏盛泽医院的信任,琼吉立即联系了这位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老同事。

得知孩子的情况之后,何川第一时间和院领导沟通。江苏盛泽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次旦增群增不远千里来求医的心愿,该院党委书记张海波和院长齐栩牵头成立了包括康复医学科、心内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专家团队在内的治疗小组。

“我们和旦增群增家属联系,协助他们订好机票。同时和当地医院沟通,做好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手续,让他安心治疗。”在何川的心里,旦增群增仿佛就是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在援藏支医时,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8月5日,旦增群增和妈妈坐着飞机,跨越4000公里,来到了江苏盛泽医院。

江苏盛泽医院为旦增群增准备了单人病房,并为他开展了一系列的检查。在经过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心功能肺功能、认知功能评定等详细的康复评定后,该院制订了通过个性化矫形器来保护患者关节、脊柱,同时配合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期间,医护团队每日都会安排好旦增群增的康复计划。康复医学科护士长何洁瑾还贴心地送去了水果和零食。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关心让旦增群增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看到旦增群增的时候,他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康复训练。旦增群增身高一米七零,看起来十分瘦小,但是气色不错。他告诉记者,虽然来到江苏盛泽医院才3天,但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医护团队的真心服务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关怀。


虽然医院减免了不少治疗费用,但是定制的矫形器价格较为昂贵。就在这时,盛泽南麻商会会长陈连官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决定众筹捐赠爱心基金,且得到会员企业一致认可。首笔3万元爱心基金仅在半天内筹集完毕。


爱心帮扶,传递的是爱心,凝聚的是力量。
“大家对我们太好了,我有点过意不去。”旦增群增的妈妈拿到善款后几次来到何川办公室,希望转赠给更有需要的人。
“这是给你们的一点心意。未来,旦增群增的康复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肯定用得到。这既是爱心企业家的一片心,更是所有关心孩子的人们的一份爱。”何川说。
“谢谢你们!”旦增群增的妈妈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绸都拉萨两地情,雪域江南一家亲。目前,旦增群增正在积极接受治疗,首期康复至少需要三周时间。

加油,旦增群增!我们期待你早日站起来!


拟稿:沈佳丽 钮 琛

来源:《吾爱盛泽》公众号

2023-08-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