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口述:30年前湖北省汉(京)剧团访台幕后(上)从赴台继承遗产开始(多图)

 顺其自然h 2023-08-09 发布于北京

【按:习志淦,男,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编剧。1959年进入湖北戏曲学校汉剧科,毕业后原在湖北省京剧团从事专业编剧。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编剧高级研修班授课专家兼创作导师。“鄂派京剧”代表作家之一。迄今创作上演剧目二十七种,多次获得国家大奖。代表作有京剧《徐九经升官记》《洪荒大裂变》《膏药章》《药王庙传奇》《射雕英雄传》《襄阳米颠》《暴风雨》及汉剧《美人儿涅槃》等。】 

图片 

习志淦

1、秉公仗义丁家成

  1990年初,我突然接到一通莫名其妙的电话,是一个自称丁家成的人从台湾打来的。他告诉我说,我继母陈菊英女士在台湾去世了,遗嘱中给我留了五十万新台币。他作为陈女士的遗嘱执行人,让我马上写一份委托书给他,好把这笔钱给我汇到大陆来。

  台湾,这个令我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 一下子勾起人无限的心酸。1949年,我那身为国民党立法委员的父亲抛下妻儿只身去了台湾。母亲带着2岁的我与其他五姐妹,滞留大陆。几十政治风雨,“海外关系”使得她从监狱到学校,后又被开除回到街道上,给人做零工。而我们这些“黑五类”子女,在升学、就业、择偶等方面遭人歧视。直到1959年初,为了家中少一张吃闲饭的嘴,我才辍学进了湖北戏校汉剧科。

图片

习文德

  我父习文德先生只身一人在台湾多年,60岁时与陈菊英女士结婚。继母没有生育,也无文化,但人品极好。她陪伴照顾父亲二十八年,惮心竭力。父亲于1980年去世后,继母曾托人写信给我,表达了对大陆儿女的思念。但此份遗嘱中除我之外,竞没有提到其他姊妹。

  接到丁家成先生电话的瞬间,一个念头冒出。我试探地问,能不能让我到台湾来一趟呢?没想到丁先生欣然应允:好呀,我马上跟你办手续。

      那时候,两岸人员交往有诸多限制,好在遗嘱上有我的名字。丁先生在不到一个月时间,为我办好了手续。我便以——那个神秘的地方。

【按:习文德(1896——1980),湖北枣阳人,同盟会员,曾赴法勤工俭学,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北伐时,任北伐军政治部主任;北伐胜利后,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部部长,第一届立法委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2、勇于开拓黄佑卿

  文革后,原湖北戏校摇身一变成了省京剧团。我这个学汉剧的因为能写东西,被留在京剧团创作组。二十年间,我参与创作的《徐九经升官记》、《药王庙传奇》、《膏药章》以及《洪荒大裂变》等剧先后在全国打响。1990年受黄佑卿团长之聘,由京剧团调到了省汉剧团。

  我与黄佑卿戏校同窗八年,我二净,他十杂,都是唱花脸的。此时的汉剧与其他地方剧种一样,处于异常艰难时刻。如何使这个被人誉为“京剧之母”的地方大戏重放光辉,是黄佑卿上任后的最大心愿。他曾单枪匹马闯进新加坡富豪姚美良住的酒店,向这位素不相识的外国企业家介绍汉剧。他的真诚感动了姚先生,促成了湖北省汉剧团赴新加坡的首次演出,一时传为佳话。

      黄佑卿听说我将赴台,马上与我探讨汉剧团到台湾演出的可能。他随即拟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从意向书的内容,到寻找各种途径的策略等等,同时还为我印了名片。就这样,我带着“湖北省汉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的头衔,踏上了奔丧的行程。

图片

黄佑卿

  3、通权达变李发强

  在我从小所受的教育中,国民党人不是养尊处优的官老爷,就是歪戴帽斜穿衣的黑打手。尽管我父亲也是其中一员,但多年形成的观念,使我始终对国民党怀着一丝说不出的畏怯。  

      丁家成,李鉴瑞和陈富昌三位乡亲开车到桃园机场接我。他们的和蔼亲切和优雅举止,让我的心里的隔阂顿时瓦解冰消。常务理事李发强更是温文尔雅,同乡会其他乡长一一与我见面。发强先生对我详细介绍了继母遗嘱形成的经过。我此时才知,因继母没有文化,遗嘱确有欠缺之处。李先生则通权达变,提出了“依法、依理,依情”三原则,从“特留份”中拨出部分款项赠与大陆所有子女。其余仍按继母的遗嘱,赠与同乡会作“孝行奖学会”。而我被邀列席即将召开的“湖北同乡会”理监事会议,代表继母捐上这笔钱。

  这样,我见到了理事长陈洁、台湾国策顾问刘先云(原台湾教育部长)及父亲生前诸多好友。大家亲切地向我询问大陆情况,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图片

习文德嫡子志淦由大陆赴台遵继母遗命致赠枣阳同乡会「孝行奖学金」时致词

  开会自前夕发强先生告诉我说,出席这个会的都是湖北在台湾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个人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定会得到满足。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详尽介绍了湖北戏曲的新成就。我向乡长们表示,自己最大心愿,就是让汉剧团到宝岛演出。没想到,我的发言引起了热烈反响。会议还未结束,就有好几位先生表示愿为汉剧赴台演出而呐喊奔走。邓明炎先生当场掏出一盒音带说:这是我托人刚从大陆带来的汉剧《二王图》,随时都要拿来听的啊。

      有同乡会大佬的支持,我信心倍增。但两岸关系尚处冰冻期,一个团六七十号人,政治身份、演出场地、档期安排,食宿路费等,都不知从何着手,真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丁先生和其他乡亲陪我四处登门,探望父亲生前的世交与戏剧界知名人士。虽然大家都对此事表示了支持和期盼,但面对两岸困局,竟都不知所措。

图片

刘先云手迹

  4·思乡情浓江述凡

  这时,已退休的杨振华先生介绍我认识了音乐家张泽民。张先生是杨先生继任,他所管的台北市社教馆,每年都掌握着一定的演出档期和经费。张先生告诉我,他的另一位朋友手眼通天,能把办不到的事情办成。于是,我便随他来到了“台湾立方传播有限公司”。

      当我走进江述凡董事长的办公室时,马上就被他那风趣幽默的性格吸引住了。你是湖北的?他开口就唱起了楚剧《王婆骂鸡》, 一边唱,一边把他所收集的汉剧、楚剧的录音带全部拿给我看,哎呀呀,堆了一大桌,简直可以跟我们省艺研所的资料室妣美了。我后来才知,江述凡是搞广播的专家,当过作家,做过制片人,捧红过不少台湾歌星。他流亡台湾时还是个穷学生,完全靠自己打拼,成就了一番事业,算得台湾的一位文化大亨了。

      导演白景瑞先生曾评价他说:“钱都被江述凡赚去了。”他父籍河南,母亲却是湖北人。天生的语言天才,使他对中国各地的方言俚语有一种“过耳即能颂”的特殊功能。谈起汉剧、楚剧乃至京剧(台湾称之国剧),他可以滔滔不竭地几个小时不停嘴。他对我父亲也深为敬慕,听说是习文德委员的儿子想把汉剧办到台湾来演出,欣然拍胸,答应全力以赴。就这样,我按照黄团长事先的布置,马上跟他签了一份意向书。并代表黄佑卿团长,正式邀请江述凡和张泽民先生到大陆考察访问。(未完待续)

朱世慧演唱《膏药章》选段

图片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