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格兰银行的前世今生(二):与金融危机共成长——南海泡沫

 财怪大美丽 2023-08-09 发布于北京
(全文字数2200,阅读时长约7分钟)
发生在1720年的南海泡沫可以说是英格兰银行自1694年成立以来遇到的第一次金融危机。
关于南海泡沫可以参看我的历史文章:
         历史上的那些泡沫:南海泡沫——原来最终的获利人居然是他?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后,承担了为政府融资的主要功能。
关于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可以参看我的历史文章:
         英格兰银行的前世今生(一):全世界最早的央行是怎么成立的?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制度改为君主立宪制。在该制度下,议会的权利大幅提升,国王的权利大幅缩小。
在当时的议会中,主要的两个党派为托利党和辉格党。光荣革命后,议会中更具有话语权、更得到威廉三世国王信任的是辉格党。
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始,就是背靠辉格党的私人银行。其主要董事均为辉格党派的成员。
         
英格兰银行


南海公司的成立:试图取代英格兰银行  

然而,在1702年威廉三世驾崩后,安妮女王上台执政。与威廉三世不同,安妮女王更倾向于重用托利党人,因为相比于辉格党,托利党更主张王室特权。
因此,安妮女王在位期间(1702-1713),辉格党日渐式微,其所支持的英格兰银行也变得低调。
安妮女王在位期间,英国一直处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中,军费消耗巨大,国库负担过重。
在此期间,托利党一直想让英格兰银行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更多的国债,但一直遭到辉格党拒绝。
屡遭拒绝,国债发行困难,恰逢有人提出垄断贸易权并承接政府债务的设想,主要把持朝政的托利党干脆自己成立公司,承购国债。这家公司就是1711年成立的南海公司。
因为帮助政府有效融资千万英镑,南海公司迅速成为与英格兰银行抗衡的主要力量。两者的角逐实际为托利党和辉格党的竞争。
如果不是1720年的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很有可能成为取代英格兰银行的存在。
         


南海公司的发展:英格兰银行也参与其中  

自南海公司1711年成立,到泡沫来临之前,英格兰银行也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其中的发展。比如:
1.英格兰银行持有很多南海公司的股票。
2.英格兰银行也向南海公司及其相关公司提供借款服务,以赚取利息。
3.英格兰银行与南海公司的股东存在交叉持股。比如罗伯特·沃波尔,也持有南海公司的股票。
4.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也有在南海公司担任董事。
         


南海泡沫:英格兰银行釜底抽薪 + 痛打落水狗  

自成立以来,南海公司快速发展了七、八年,几乎要将英格兰银行碾压出局。更是在1720年初,一口气吃掉了全部的英国政府发行在外的全部债券,不给同样以“为政府融资”为主要业务的英格兰银行留任何苟延残喘的机会。
当然,也正是这笔巨额的债务吸收计划,让南海公司走向穷途末路。
1720年2月,南海公司“吃掉世面上全部流通国债”的计划正式获得议会通过。南海公司的股价一路推高,南海公司也趁机发行了巨量新股,以获取资金购买国债。
在股价推升过程中,南海公司动用了大量的杠杆。比如:
1.为公众提供资金,推行“分期付款”让投资者以20%的首付就可以购买自家股票。
2.推行“首付贷”让投资者甚至不用花钱就可以购买自家股票。
3.公司亲自下场购买股票,保持价格。资金不止来源于卖股票所获得的利润,还来自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这其中就有英格兰银行给它提供借款)。
南海公司的操作不只是增加了公司本身的杠杆率,也是直接增加了社会整体的杠杆水平。
我们都知道,金融物品的价格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永远上涨,涨到天上去。而一旦价格调头下跌,极高的金融杠杆将加速价格下跌的速度。
南海泡沫就是如此。短短半年上涨了十倍的股价难以为继。本身就涨不动的股价岌岌可危。
此时,英格兰银行担心潜在的风险,对南海公司及其相关公司进行了“抽贷”。英格兰银行的这一操作,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南海公司的股价快速下跌。短短几日,便从高点的1000英镑跌到了700英镑。
为挽救股价下跌的颓势,南海公司有向英格兰银行求助,要求英格兰银行借钱给南海公司。虽然双方的董事多次沟通,但英格兰银行没有同意这一“救助”要求,并发布声明称:自己不会向南海公司注资、进行“救助”。导致南海公司的股价进一步的下跌。
与英格兰银行“不救助”声明同时而来的,是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将以市价的15%收购南海公司的股票。这一公告相当于声称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不值那么多钱,只值现价的15%。进一步推动南海公司的股价下跌。公告发布之后短短几日,南海公司的股价就灾难性的跌到了200英镑。
可以说,南海公司跌入万丈深渊,除了有自身原因将公司置于悬崖之旁,更是有英格兰银行作为竞争对手推了一把。
         


收拾残局:英格兰银行成为最终获利者之一  

若没有金融高杠杆,股票价格的下跌实际上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问题。但是因为南海公司股价上涨过程中引入了过高的金融杠杆、以及由高杠杆带来的股价泡沫化,所以当股价下跌时,就会造成使用杠杆的机构和个人的资金链断裂,以及随之而来的破产和社会动荡。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维持政府信用、降低社会影响,在南海泡沫破裂之后,辉格党派的领导人罗伯特·沃波尔力挽狂澜:减免了贷款者的贷款,吐出了政府的部分利益,处罚了相关人员、并找到了“接盘侠”接手南海公司的股票和债务。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在大英博物馆内阁受托人面前的讲话
作为“接盘侠”之一的英格兰银行(另一“接盘侠”为东印度公司),不算之前持有的南海公司的股票,在泡沫破裂之后,又吃掉了过半的南海公司的股票、以及股票背后对应的政府国债,重新成为了英国政府最大的“债券承销商”
南海泡沫后,作为辉格党的“钱袋子”,英格兰银行再也没有遇到如南海公司一般强大的竞争对手。英国政府也再没有找到更好的英格兰银行的替代。在随后的几十年的发展中,英格兰银行也终于成为了英国的“中央银行”,成为了英国最大的、最重要的、最值得信赖的银行,地位无可撼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