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3年女知青带丈夫回家,丈夫看到岳父照片后才知:她是将军之女

 历史探奇 2023-08-09 发布于河南

俏皮史系

关注

2023-07-15 21:44

来自山西

1973年,黄丽萍一大早就起床梳洗打扮,顺便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孩子们,因为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他们一家要乘着火车到千里之外的宁波去,那里正是她阔别四年的娘家。

收拾好行李之后,一家人踏上了赶往宁波的火车。

一路上,除了兴奋之余,黄丽萍还有些紧张,毕竟几年不见了,不知道父母身体怎么样了,弟弟妹妹估计都长大了,不知道还认不认得自己。

而她的丈夫,显然比她还要紧张。虽然他们已经结婚多年,连孩子都已经挺大了,但是还没有亲自拜见过自己的岳父岳母,也不知道他们对自己是否满意。

黄丽萍笑着安慰丈夫,自己的父母都是很好相处的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丈夫这才稍微平复了一下紧张的情绪,但一见到岳父,这份紧张又被不由自主地吊起来了。

不知怎么的,一看到自己的这位老岳丈,自己就有些紧张,好像他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气质。紧张不已的他目光止不住地乱飘,不敢和老人对视。

突然,在看到墙上挂的相册时,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面前的这位老人,曾经是一位军人。

×

不止如此,这位老人叫做黄思深,从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起,就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他不仅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还是西路军中幸存的一员,当过红军译电员,还曾经是我军最早的培养的空军人才。

自己的妻子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将门之女。

那么他们是怎么结识的呢?为什么他直到现在才知道岳父的身份呢?

这一切还要从1969年说起。

支援北大荒

千里沃土,百里良田,这是北大荒现如今的样子,而且“北大荒”的名字也早已一去不复返,成为了过去式,现在的黑龙江只有“北大仓”

一开始的北大荒确实像它的名字一样,除了一片一望无垠的荒地什么也没有。它位于黑龙江的三江平原上,虽然有着最肥沃的黑土地,但是由于地广人稀,和建国之前的战火连绵,这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肥沃的土地上,却是丛林沼泽密布,杂草丛生,实在是非常可惜。为了开发北大荒的土地资源,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开始派遣农业人才,在这里建设现代化农场。

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就曾经在这里工作过。

除此之外,在国家的号召下,许多有志青年也纷纷来到北大荒开垦拓荒,为祖国的农业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版社出书需要什么流程?

黄丽萍就是这个时候来到北大荒的,那时候的她才19岁,一脸的朝气和浑身的干劲。

但是远赴东北拓荒并非是什么容易的事,她一个女孩子家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当时她和弟弟都有这个想法,但是弟弟怕她的身体受不了北大荒恶劣的环境,就打算独自报名,让她好好的留在家中帮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

但是黄丽萍坚决不答应,吃苦还分什么男女,既然国家号召了,我们这些青年对应该积极响应。弟弟实在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

就这样,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远赴东北,

母亲虽然担心,但也非常支持和理解孩子们的做法,她自己也是一名军人,他们这一辈的老兵一辈子都在为国家积极做贡献,所以她不会拦着自己的孩子,真是一名伟大的母亲。

扎根北大荒

北大荒的生活确实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黄丽萍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

当时虽然家家都不富裕,但是好歹还有个板板正正的房子,但是在这里,却只有一堆破破烂烂的土坯房,到处都是尘土,看起来非常的凄凉。

但是青年们的热血可不会被这点困难打倒,既然是开荒,什么都没有才是正常的,不然也不用开荒了。所有的东西,都将用他们的双手亲自打造,这正是他们来到这里的意义,不是吗?

简单适应了一下环境之后,这群年轻人就开始了劳作。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夜色很深了才回到家中,是他们的日常。

虽然每日的工作繁重而又枯燥,但是天性乐观的黄丽萍却一点也不觉得苦。她生性开朗,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爱联系人”没多久就和所有人混熟了。

那时候她工作的地方只有两个女知青,其余的全部都是男孩子,黑龙江位于高纬度地区,一到冬天冷的不成样子,幸好黄丽萍有一手织毛衣的好本事,两个姑娘就经常来找她请教,平时她有什么困难两个姑娘也是义不容辞地帮助她,一来二去的就混熟了。

就这样,黄丽萍在这里艰苦工作了两三年,虽然日子艰苦,但是她都咬牙坚持着。

这时候,有人看她自己一个姑娘也没人照顾,成天还这么辛苦,就建议她找个对象,这样两个人也可以相互扶持。于是在当地农民的介绍下,黄丽萍和她的丈夫结婚了。

她的丈夫也不是当地人,而是第一批来这里的知青。他的父亲早逝,只有一个母亲辛苦拉扯一家老小,家境也不富裕,黄丽萍什么也没要求,就这么两手空空地进了婆家的门。

这场婚礼完全是他们是自己操办的,黄丽萍的父母并没有到场。因为当时的条件实在是不允许,且不说当时的交通不便利,火车速度很慢,从这里回趟家少说也要五天五夜,父母年纪年纪那么大了,肯定受不了。

最重要的是,火车票一张需要80块钱,在当时可是不是一笔小数目,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况且她找对象这事并非没有家里人支持,和她一起支援北大荒的弟弟对这个姐夫还是认可的。她结婚的消息,还是弟弟回家告诉父母的。

婚后一年,黄丽萍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二人从此算是在北大荒安家立业。

留守北大荒

1973年,黄丽萍离家四年后第一次返乡,父母第一次见到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婿也没有表现出反对,反倒是她的丈夫得知岳父身份后一直有一个担忧。

不久之后,许多知青开始返乡,黄丽萍身为将军之女会不会就此离开这里,回到城里去呢?

当然没有。

不仅黄丽萍自己没有这个想法,她的父亲也没有这方面的意向。

黄丽萍自己表示,她现在已经结婚了,成家立业了,孩子都好几个了,早就在这里扎根了,就一直留在这里好了。

而她的父亲,虽然身居高位,但是非常正直,自然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待。所以黄丽萍一家在简单地看望了父母之后,便又匆匆踏上了返回北大荒的旅程。

她和父母虽然从此天各一方,但是时不时地还是会互相通信。

父母体谅女儿的辛苦,也在经常在信中给女儿默默塞点钱。

“北大荒”变“北大仓”

除了黄丽萍夫妇,积极投身北大荒农业建设的青年们还有很多。

这张纸币年轻人可能看起来有些陌生,或许只有老一辈的才知道。

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三套纸币,以农业为象征,非常具有当年的时代特色,而这张纸币上的主人公,就是当时在北大荒开垦的光荣榜样梁军。

梁军这个名字虽然不太适合女性,但是对于她来说正好,虽然是个姑娘,她却和许多男性抢饭碗,开起了拖拉机。

为了方便北大荒的农业建设,我们特地从苏联进口了拖拉机,机器有了,但是不会开。为此,省里特地开设了培训班,总共招收了70名学员,梁军是唯一的一名女性。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名字给她帮了忙,培训的学习内容实在是不适合女性。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拖拉机驾驶员,只会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他们还要了解机器的每一个零件,对此就需要亲身体验,拖拉机的每个零件都非常重,对于女性来说非常吃力,但是梁军没有放弃,体力不足她就努力锻炼,知识不足她就挑灯夜读。

经过顽强不懈的努力,两个月后,她终于完成了培训,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拖拉机手。

接下来,就是被画进纸币上的这一幕,北大荒的土地上,一辆拖拉机正在工作着,坐在驾驶位上的姑娘笑容满面的看着前方。

这美丽的一幕成功被相机记录了下来。

梁军的身影从此传遍了大江南北,而她身上的拓荒精神也鼓舞了更多的青年,不远万里来到北大荒建设美丽的中国。

在这群青年的努力之下,昔日荒凉的三江平原上,结出了累累硕果,而它也一跃而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现在的北大荒不仅不“荒”,除了保证自己的粮食需求之外,还能为我国各地输送粮食,这是人类再一次创造的伟大奇迹。

现如今的北大荒除了保障粮食产量之外,还在逐步追求粮食质量,当地的技术人员还开发了一种新的富含硒的大米,硒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这种大米能在为人体提供淀粉的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吃起来也就更健康,更绿色。

结语

在无数像黄丽萍和梁军这样的年轻人的奋斗下,北大荒才得以改头换面。现在,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我们或许应该称呼它为北大仓。但是,很多人还是更倾向于称呼它为北大荒,不仅因为这个称呼已经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北大荒的精神一直被人们所铭记。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就是北大荒这三个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