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知青下乡10年,拒绝将军父亲调自己回城,情愿当一辈子农村妇女

 小天使_ag 2022-12-26 发布于湖南

本是将军之女,却甘愿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北大荒,即使95.5%的知青返城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了下来,永远的留守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她就是黄丽萍,今天我们来讲讲她的故事。

第一排左二为插队时的黄丽萍

黄丽萍出生在美丽的宁波,有三个兄弟,两个妹妹。父亲是老红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工程部部长黄思深将军,文革时期,黄思深等一大批将军被打倒审查,进而全部关进了牛棚里,剩下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们六个长大。当时,妈妈受牵连从公安局被调走,他们的子女受到牵连都不能当兵。

1968年,毛泽东第二次倡导知青们到偏远艰苦的农村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黄丽萍的妈妈工作太忙顾不到孩子,黄丽萍就带着弟弟主动报名下乡到北大荒。黄丽萍的另一个弟弟下乡到了杭州建设兵团当卫生员。

北大荒最开始都是大片大片的荒原和沼泽,没有什么人烟,当年几乎都是外地人创建起来的。1955年,北京往北大荒外派了一批支边青年,1958年,集体转业过去了10万官兵,成为了北大荒的原始居民。60年代,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温州等地的知青相继踏上了这片黑土地,黄丽萍就是这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之一。

1969年,19岁的黄丽萍初来黑龙江省集贤县升昌公社,娇生惯养的黄丽萍就被满地的泥草房惊到了,这里没有卫生间,也没有电灯,村民们穿得都是打着补丁的衣服。贫瘠之外,寒冷的天气更让南方姑娘黄丽萍受不了,把带来的所有衣服都穿上,还冻得瑟瑟发抖。老职工们送给她一件军大衣,才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生活条件艰苦,活也又多又累。北大荒之所以当年叫北大荒,是因为土地都是荒地,从来没开垦过的土地特别坚硬,对黄丽萍这种没干过农活,没吃过苦的知青来说挑战不小。她完全掌握不到农活的技巧,常常辛苦开垦一天才能挖出来一小块地,累的精疲力尽,回去立刻就能倒下睡着。手上也磨出了一个个水泡,水泡好了就生出了很多的茧子,慢慢的,这双手就越来越像农民的手了。

北大荒还吃不着米饭,馒头、窝头、苞米碴子是每天的主旋律,寒冷的冬天只能吃萝卜、土豆和白菜,从来没有青菜,很多南方孩子吃的面黄肌瘦,没过多久,很多知青受不了艰苦都回去了。但是作为将军的女儿,黄丽萍骨子里也有不服输的劲,她和弟弟一直在坚持着。

好在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最开始来的老职工对知青们都非常好。有什么好吃的都让知青们先吃,轻松的活计也都留给知青们。大年三十的时候,老职工怕知青们想家,赶一天的雪路给知青们送来酒和肉一起共度新年。

黄丽萍性格开朗,心灵手巧,织的毛衣又漂亮又保暖,好多知青都来找她学织毛衣,她特别开心,为此交了不少朋友。她教大家织毛衣,大家教她干农活。就这样农忙日子下地干活,农闲日子在家做女红,慢慢的她开始融入并且喜欢上了北大荒的生活。

三年过去了,黄丽萍21岁了。

因为黄丽萍年轻漂亮,每天梳着两条麻花辫,打扮的很精神,好多朋友就想帮她介绍对象,一个是能照顾她,另外一个也能让她在艰苦的北大荒生活的轻松点。就这样,在嫂子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一个生产队的小伙子。

小伙子家不是本地户,他爸爸是干部下放到北大荒的,因为是干部没干过农活,再加上身体不好,来这三年就去世了。剩下小伙子和妈妈、两个弟弟一起生活。弟弟年纪小,小伙子就撑起了这个家。因为知道家里还欠着生产队的钱,小伙子特别能吃苦,在生产队当出纳员、记工员、还当过小队长,干活又好又麻利。

小伙子长相周正,第一次见面,黄丽萍对他印象就不错,吃苦耐劳,踏实稳重都让黄丽萍很有安全感。而且,小伙子对她实在是太好了。有一次,因为北大荒严寒的天气和繁重的工作,黄丽萍累的病倒了。为了让她早日养好身体,家里条件有限的小伙子每天都省下一个鸡蛋煮好了,再冒着严寒步行五公里给她送来。看着男友每次头发眉毛都冻白了,却能从怀里拿出热乎乎的鸡蛋时,黄丽萍彻底沦陷了。就这样,两人蜜里调油的相处了很久。因为父亲还在牛棚里关着,母亲远在千里之外,身边的弟弟也喜欢这个姐夫,黄丽萍自己决定嫁给对方了。

当时结婚一般都要给一块手表,加上二百块钱作为彩礼,但是知道男友家里情况的黄丽萍没要一分彩礼就嫁过去了。小伙子的妈妈虽然常年生病,但是对黄丽萍也特别好,她很知足。

婚后,两人生了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再加上小伙子原本的两个弟弟,一个母亲,一大家子人就靠他俩下地干活,两人吃了不少苦。最苦的时候外面下着雹子,返销粮不够吃,两人只能去地里刨没人要的冻土豆,洗一洗晾干了磨成粉吃。好在年轻,他们也努力,慢慢的夫妻一点一点把他家欠生产队的钱都给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1973年,下乡四年的黄丽萍带着丈夫和孩子坐了五天四夜的火车回宁波去探亲,那时,黄思深还没平反,弟弟妹妹和父母住在一个破屋子里招待了他们。看到她生活的很幸福,父亲也很欣慰。

本来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在流水中度过。但是变化就这样猝不及防,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很多文化基础课好的知青考上了大学返城了。1978年下半年,北大荒的返城潮来了,能走的都走了。当时返城的理由大概有三种,一种是生病返城,农场很体谅大家,只要提出了医院都会给开诊断书证明你不适合继续在北大荒工作。第二种是家庭困难,父母没人照顾需要回去。第三种是父母退休后把指标空出来了,知青们回去能顶上。

当时黄丽萍也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告诉她父亲已经平反。当时,只要黄丽萍和父亲说一说,就能回城并且有个好工作。但是,考虑来考虑去,黄丽萍舍不得自己北大荒的亲人,而且自从来到北大荒老职工们一直非常保护和照顾她,她对这篇黑土地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再一个,她不想让正直的父亲因为她破例开后门。第三个,家里弟弟妹妹太多了,住房太紧张了,拖家带口的回去也没地方住。

当时来的54万知青,和黄丽萍一样留在北大荒的也就2万多人。

他们都是在北大荒成家的重情重义、对家庭有责任感的老实人,他们甘愿和家人一起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些没有责任感的,都或者真离婚,或者假离婚,或者没离婚的返城了。

还有些知青,和黄丽萍一样在北大荒住惯了,认为城里人太复杂,说话都绕弯弯不如北大荒人简单、热情、豪爽。黄丽萍说,在这不管你是谁,只要来家里做客我们都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

1968年到1978年,由于北大荒连年亏损。政府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黑龙江撤销,改为了国营农场总局。知青们从兵团战士变为国营农场职工,一下子铁饭碗变成泥饭碗,很多知青又接受不了了,又有一批离开了北大荒。黄丽萍又没有走,她天性乐观,面对任何困境心理上都想得开,随遇而安,留下专心的建设北大荒。

正是因为有黄丽萍这些留守知青的贡献,北大荒才被建设的越来越好,才成为了如今的北大仓。以前北大荒只有炕,知青们来了,北大荒就有了床,有了沙发衣柜。以前北大荒只有炖菜,猪肉炖粉条,知青们来了,北大荒出现了炒菜。以前北大荒有很多生活习惯都被知青们用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

当然,北大荒也改变了他们,比如黄丽梅已经说着纯正的东北话了。她在宁波才呆了19年,在北大荒可是呆了50多年!

如今,黄丽梅满头白发,还梳着两条细细的小辫子。精神矍铄,满脸笑容,满口东北话,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黄丽萍的家与印象中的农家小院别无二致,表面是新建的红砖房,屋内是带着东北特色图案的大火炕,炕上放着旧木头箱子,墙壁是没有粉刷的水泥,院内停放着红色胶轮拖拉机,一群小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觅食,孙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一片和谐的景象。整个农场环境被他们建设像花园一样,很多返城知青回来一看,都很羡慕他们现在的居住环境。

黄丽梅说:“我们之前真的很穷,现在改变多了,条件都挺好的,每家都换成了大砖房。”黄丽萍的丈夫也64岁了,还闲不住,到处做瓦工干活。黄丽萍的孩子也都成家立业,留在了北大荒。

对于黄丽梅来说,夫妻和睦,儿女满堂,她就很知足。住着砖瓦房,开着拖拉机,随时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就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这里的天气,对北大荒满心的眷恋。

对于别的知青来说,下乡只是历练,只是生命中的很小一部分,对于华丽萍来说,这就是她的为之奉献的一生!


@艾弥儿 说

我的家乡就在北大荒,18岁之前我都没有离开过黑龙江省。现在再想起小时候,这十几年的时光,印象最深的就是半年以上都是冬天。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很多,气温能达到零下30度,刮着很强的北风,下着很大的雪,没过膝盖的那种。那时候小孩上学都穿着棉袄棉裤,戴着围脖手套帽子,真的跟一个球一样。

那个时候的运输也并不发达,所以到了冬天啊,北大荒真的就荒了,没有什么东西吃。水果就不用提了,菜的话也就是白菜,酸菜,土豆和萝卜,没有第四样。冬天的时候,我妈一下班就开始烧炉子,烧煤,然后把炕烧热了,一家人晚上就挤在炕上才能暖和过来。

所以我对这种寒冷啊,有着深深的记忆和恐惧,我小时候我妈问我考大学要考到哪儿去,我就说我要考一个暖和的地方,有香蕉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心中的天堂就是像三亚这样的地方。

所以我看完这篇文章啊,就特别能理解一个从南方来到北大荒的女知青,又是在那个年代,她该有多么的不适应,吃了多少苦。也正是有着一批一批来到北大荒,建设北大荒的知青,才有了东北的今天。

其实北大荒如此,其他城市和乡村又何尝不是呢?我是1994年考上了上海的大学,从东北来到了上海,当时上海到处都在修路,修高架桥,盖房子,浦东也在建设之中,一眼看过去还有好多农田和农村的房子。可是仅仅经过十几年年的建设,现在回到上海,走在外滩上,看着浦东的高楼大厦,真是跟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啊。这个城市也是由上海本地的人民,和千千万万外地来到上海的打工人,一起建设起来的。

2001年我从日本留学回到北京,我到北京的那一天正好是北京申请2008年奥运会成功。然后你就看着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一点一点的建设起来。一直到去年的冬奥会,这个城市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住在朝阳区 CBD附近,天气好的时候我经常去庆丰公园,沿着通惠河跑步,看到的就是国贸那一片儿的高楼林立。每次我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这就是北京,这就是我的家乡。

从北大荒到上海到北京,在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之下,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这三年疫情特别不容易,北京的街道上人少,车少,商场里也不那么热闹了。但是我感觉这个困难的时期马上就要过去了,今年过了春节,应该又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