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正在热映, 电影恢弘壮阔的战争场面、华丽细腻的视觉特效, 都让人印象深刻。 不知道小伙伴们看完电影后, 是否留意到东西南北四大伯侯的衣冠服饰? × × 电影人物造型与永乐宫壁画人物造型对比(图片源于人说山西好风光微信公号) 记者了解到,电影里的许多人物造型, 灵感来源于山西运城市芮城县的元代永乐宫壁画。 图为永乐宫壁画局部(图片源于文博山西) 据导演乌尔善透露, 电影的服装样式与配色决定采用元明水陆画风格后, 乌尔善曾带着一行人前往山西永乐宫玉皇庙, 他发现,《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形象、社会关系并不来自真实的殷商, 小说中人物的穿着反而能在永乐宫壁画上找到呼应。 图为西壁《朝元图》局部 美术指导及人物造型指导叶锦添表示: “(永乐宫壁画)有仙气, 也有写实,也有细节,也有美术的经典。” 导演乌尔善也说到: “你必须要站在它面前, 要真的进入那个世界里面去看壁画, 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才能使它变成创作的元素。” 永乐宫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的芮城县, 创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间, 北依条山,南邻黄河,风景秀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全真教祖庭, 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1952年,永乐宫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 1961年3月4日,永乐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永乐宫建筑外景。 永乐宫不仅是一处在国内外 更是一处东方艺术的宝库, 尤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 这里的壁画胜在精美、盛大而且完整, 不但融合了“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的 唐、宋绘画遗风, 还结合了元代自身的绘画特点, 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 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图》, 是整个永乐宫壁画中的重点之作。 《朝元图》壁画长97m,高4.4m, 内容绘制的是: 中国道家诸神朝拜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盛大场景, 画面上共有286个人物。 居中的8位尊神身高在3米以上, 每个人物的衣冠、服饰, 面部造像均无一处相同, 是中国古代工笔画中集大成的一部作品。 这幅作品也是十三、十四世纪美术史上 极为重要的一部作品, 享有“东方画廊”之美誉。 ![]() ![]() ![]() 图为永乐宫壁画上的神仙们。 关于永乐宫,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搬迁故事。 永乐宫原址,并不在现在的位置, 而是在20多公里外的永乐镇,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具体得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1957年,黄河三门峡水库开始兴建, 永乐宫所在的芮城县永乐镇处于工程淹没区,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国务院决定对永乐宫进行原物原貌整体搬迁。 ![]()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文物搬迁工程,没有任何先例可考,没有外国专家支援,全靠我国的'土专家’自力更生。”山西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馆长席九龙介绍。 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一般采用的是榫卯结构, 建筑的搬迁相对容易实现, 但壁画的揭取当时在我国无先例可循, 一时间难倒众人。 经过周密研究,最终确定了完整的永乐宫搬迁方案, 即临摹、揭取和修复3步方案。 ![]() 从1957年2月开始,永乐宫壁画的临摹用了将近1年时间。 从1959年3月至1960年6月底,人们开始对壁画进行揭取、包装和迁运,并对宫殿建筑进行编号、拆除,将它们运送到新址。 从1962年下半年起,人们又耗时将近4年,才完成全部壁画的加固和复原。整个迁建工程到1966年结束,前后历时近10年,这在我国建筑史上尚属先例,尤其是壁画的迁移,揭开了我国古代壁画保护的序幕。 永乐宫的搬迁被日本建筑学家村山浮赞称:“不亚于埃及古代神壁的移筑。”中国美术史学家、天津美院教授阎丽川吟诗赞颂:“往去今来二十年,惊呼吕祖已乔迁。数遍天神三百六,不残不损尽开颜。” 席九龙介绍,近年来,为更好保护永乐宫壁画,永乐宫已经先后完成了壁画、建筑和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不久后也将上线。 怎么样,想来永乐宫看看了吗?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微信公号、人说山西好风光微信公号、三联生活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