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文官集团有多令人作呕?满嘴的仁义道德,却坐看明朝灭亡|文官集团|朝政|朱元璋

 静心35 2023-08-09 发布于甘肃

文官集团,顾名思义全是文职官员,执笔治国是他们的长项。明朝的文官集团挥笔成墨却比持剑御敌更能操纵朝政。

明朝自从朱元璋统治起,道德思想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高谈阔论儒家思想,仁义道德是文官集团的拿手锏与挡箭牌。

成也文官,败也文官。明朝最终的灭亡,与庞大的文官集团脱不了干系,依靠裙带关系构建的官员体系,终究是靠利益在驱动前进。

文官集团披着仁义道德的外衣,却充满龌蹉不得见光的内在秘密,坐视不管明朝滑向灭亡的深渊。

文官集团的起源

穷苦出身的朱元璋披上黄袍后,对身边之人极不信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省得皇权被瓜分太多,废除了丞相之位。

但是奏折是批不完的,批文是复不尽的。所以起初文官集团的前身只不过是一个大学士的职位。他只负责听命于朱元璋,帮助分担撰写圣旨,并没有批复的权力。

又刚好遇上了朱元璋喜于对百姓思想,朝臣思想的统一规整,科举制度完善并日益发展完整,只要是有才之士都能通过科举来当上一官半职。

起初文官还不能制衡皇权,只听命于皇权。

但当文官的占比在朝政中越来越大,文官群体人员众多的时候,朝臣之间的利益就成为最大的香饽饽,官官相护,争吃最大的蛋糕,慢慢演化成文官中的潜规则。

文官集团的影响

前面说到文官集团前身只不过由大学士一个职位演变而来的,而大学士看似无实权。

但是这个职位却需要被层层筛选后才可上任。因为他还是每朝太子的教育担当,这个身份可谓孰轻孰重。

教育从娃娃抓起,太子们的三观从小被大学士浸润塑造,再结合后期朝廷成员慢慢被文官庞大的数量而占据。

未来皇帝上位的时候年纪尚小,所以思想,权力也逐渐被文官所制约,控制。这便是皇权被文官掌握的初步体现。

文官集团中最著名也最离谱的当属明朝末期东林党。东林党由顾宪成作领袖主理,党羽众多。他们公开嘲讽朝政,标榜藐视权贵,势必为民谋利,廉政不阿。

看似口号都对朝政民生非常有利,但是实际上却在暗地里收受利益,与商人勾结,获取钱财。漠视民意。

《宪章外史续编》记载:“迫挟台辅,夷跖惟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这是史料上对东林党最明显的负面评价。

崇祯在位期间,民不聊生,民间灾情多发,崇祯多问朝臣意见,希望可以大力拨款赈灾,拯救苍生。

党派成员却总是上谏言道,国库赤字,赈灾非治本之策。油嘴滑舌地告诉崇祯。微臣特别同情灾民,但就是拿不出好办法与钱财来解决燃眉之急。

他们不仅疯狂敛财入袋,与商人,地主勾结买卖,倒卖地皮;利用官员身份侵占地产田地;更有甚者贩卖武器输送至外敌收受利益。

这么大的蛋糕一同分吃,文官集团内成员都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体系庞大,所以每一代都有强烈的内争外斗。文官集团内的利益冲突,争相上位。外对宦官的强烈抵制,终极内耗。

只要与文官集团相对立的组织,伤害到文官们的利益,便会受到猛烈打击,极端处置。但无论是对内或对外,对明朝都是致命打击,这些都是明朝灭亡积重难返的重要原因。

崇祯帝直至后来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忽觉文官对自己的制约与哄骗。才将文官集团成员一一罢免。

但其实为时已晚,这是明朝末代皇帝对文官集团的最终觉醒,朝代辉煌不复从前。在天灾人祸同降临之时,大明王朝最终在崇祯自挂东南枝之后宣告覆灭,结束了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时期。

皇帝与文官集团

朱元璋辛苦打下的大明王朝,估计都无法预料到自己的江山社稷,有朝一日会被文官集团所拖垮。

在朱元璋还在位时期,他事事亲力亲为,如此谨慎的他自然没有瓜分任何权力给旁人手中。他深信自己的实力所在,却想不到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几乎每一子都被文官操纵着。

在明朝历代皇帝中,文官集团在万历,嘉德,嘉靖年间是最为鼎盛时期。

在日益壮大的群体中,裙带关系成为文官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同乡,同学,亲戚,朋友都能成为同一条草绳上的蚂蚱。

他们只在乎自己能在朝政中谋取到多少的利益,对朝政的贡献多少并不重要。在制约皇权与左右皇权中,地位与权力步步高升才是文官们的目的。

事实上文官的逐步上位已经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历代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皇帝都习惯依附文官集团,依赖思想过重,加上自身懒政,才使得文官权力大于皇权,被制约束缚到如此地步。

万历帝在世时,与文官集团的关系恶化起源于万历帝想要立三儿子为太子,因为损害到文官利益,遭文官集团强烈反对,从此万历帝为文官集团产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信任危机,开始与文官集团渐行渐远。

但此时的明朝已经万劫不复,像是一颗空壳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但是内里已被蛀虫吃空,轰然倒地只在下一刻。

所以才有了了崇祯后来自缢前的怒言: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但他最后的觉醒挽回不了明朝历代对文官集团的纵容与放任。明朝的灭亡,非冰冻三尺之寒。

文官集团对朝政的蚕食,少不了历代皇帝的昏庸无为,软弱无能。如果有哪一代的皇帝可以早日觉悟,力挽狂澜,或许明朝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甚至有历史学者评价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牺牲如此悲壮苦情,实质上是崇祯醒悟得太迟。但事实上是明朝早已外强中干,任谁也无力回天了。

将明朝灭亡的所有症结归与崇祯身上,实属冤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