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敝帚自珍(33)五句谣·广州风物(二十五首)

 清江野老 2023-08-10 发布于广东

友情提示:本刊宜用手机标准字号浏览,在电脑上浏览页面效果更佳!

五句谣·广州风物

(二十五首)

田昌令(清江野老)

1

引 言

穗秀岭南遐迩名,

羊城古老又花城。

云山屹立山苍郁,

珠水交流水纵横。

千秋风物此间生。

————————

  【注】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五羊城。南粤名山白云山雄立东北,岭南最大河流珠江横贯其间。自秦汉起,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

白云山

临瞰羊城春复秋,

群峰众壑鉴风流。

石雕碑刻山尤重,

云影仙踪景更幽。

芳径蜿蜒任客游。

————————

  【注】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羊城古钞》云:“每当秋霁,有白云蓊郁且起,半壁皆素,故名曰白云”。晋代人葛洪曾在此炼丹,著有《抱朴子》。山上有“广州碑林”,摆置碑刻近三百块,收集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的诗词、书法佳作。广州雕塑公园亦座落其中。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

珠 江

水绕海珠江有名,

岭南都市傍江兴。

流金航道东西畅。

跨浪津桥南北横。

迷人风景有沙汀。

————————

  【注】珠江,原本是指珠江支流在广州西北方的“三水”汇合后,流经广州市区的河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广州市内珠江深水主航道160公里,跨江大桥已达18座之多。

4

越秀山

举楼镇海势崔嵬,

簇聚仙羊城作徽。

朝汉越王无故迹,

辟园总统有丰碑。

四季欣荣锦绣堆。

————————

  【注】越秀山,亦称粤秀山、越王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山上曾建有观音阁,又称观音山。孙中山先生最先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公园,1926年12月越秀公园举行开放典礼。园内现有五羊石像、镇海楼、中山纪念碑等景观。

5

木棉花

灿若朝霞出碧丛,

市花吐焰穗城中。

乔姿无愧英雄树,

秀色浑如热血红。

枝头岁岁饮春风。

————————

  【注】木棉,别名:攀枝花、红棉、英雄花、烽火树,属落叶乔木。木棉在中国两广地区分布很广,花深红色,盛开时,艳而硕大的花朵,如火如荼,极为壮丽,素有“英雄树”的美名。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木棉确定为广州市市花。

6

五羊石雕

石萃仙羊古意隆,

高居越秀享优崇。

蕴含世代感恩愿,

铭记当年衔穗功。

寓情出自匠心中。

————————

  【注】越秀五羊雕像,位于广州市越秀山木壳岗上,建于1959年,是著名雕塑家尹积昌等根据五羊的传说创作的。雕像连基座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五羊大小不一,主羊头部高高竖起,口中衔穗,回哞微笑,探视人间,余四只羊,环绕其身,或耍戏,或吃草,还有羊羔在吸吮母羊的乳汁。

7

五仙古观

业将神话信为真,

闹市洞天藏谷神。

石陷坡山留拇迹,

仙遗福祉惠蒸民。

可见穗城知感恩。

————————

  【注】五仙观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始建于宋,明洪武十年(1377年)迁建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坡山巷。五仙观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裸露的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古人一向认为这是“仙人拇迹”,被重点保护下来。

8

南海神庙

扶胥迎日浴重门,

庙祀火神兼海神。

久传民祭波罗诞,

笃信风遗古埗村。

为借澄波通远津。

————————

  【注】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东庙,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供奉南海神祝融。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在对外交通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在此举行的祭祀南海神的传统民间信俗“波罗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六榕寺花塔

塔续沙门千古缘,

九重碧瓦映朱栏。

名闻海外承瞻颂,

身伫城中证变迁。

憾是六榕今不全。

————————

  【注】花塔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六榕寺内,始建于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大火,北宋绍圣(公元1097年)重建。花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九层、内十七层,楼阁式,高57.6米。塔身为井筒式结构,底层直径12米并有副阶。花塔朱栏碧瓦,丹柱粉壁,曾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标志性建筑。

10

镇海楼

蟠龙冈上塔楼尊,

劫后重生已五轮。

风雨炎凉檐外过,

沧桑岁月室中陈。

引客梯登探古今。

————————

  【注】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五层楼,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山小蟠龙冈上,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历史上曾五毁五建。整体高28米,为歇山顶复檐五层。2020年,广州市博物馆迁入镇海楼内。

11

琶洲塔

空虚风水塔来调,

雄镇琶洲引海鳌。

八角崇基凭力士,

九重雕柱叩云霄。

见证古今丝路遥。

————————

  【注】琶洲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的琶洲(今新港东路),靠近珠江边,琶洲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为八角形楼阁式,青砖砌筑,外观9级,内分17层,高50余米,有“琶州砥柱”的美誉。塔基八角均镶有西方人形象的石刻托塔力士,刻工古朴,为明代石雕佳作。琶洲塔本来是作为风水塔而建,明代中期以后,成为船舶导航标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

12

莲花塔

势如健笔助文昌,

儒祖尊容塔内藏。

浩浩珠江立华表,

迢迢丝路导归航。

守望虎门狮子洋。

————————

  【注】莲花塔为明代砖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原名"文禺塔"又名"石砺塔""狮子塔"坐落于番禺莲花山上。莲花塔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外观9级,粉墙红柱,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总高约50米。由于它是从水路进入广州见到的第一座塔,又有“省会华表”之称。

13

赤岗塔

数百年间标赤岗,

几经劫难幸重光。

四围辉映夜如昼,

一体通明灯洗墙。

古人谁见这辉煌。

————————

  【注】赤岗塔,位于广州大桥东南面的新市头,与广州塔(小蛮腰)毗邻,是广州市现存的古塔之一,地处赤岗,故名。此塔兴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继琶洲塔、莲花塔之后修建的第三座“风水宝塔”,为八角形楼阁式青砖塔,外观为9层,塔高50多米。近年修缮后,整个塔用了6套灯光系统装饰,呈现了'佛光初现’的效果。

14

番禺学宫

黄瓦红墙类故宫,

殿堂廊庑隐儒风。

泮桥曾载番禺彦,

画壁长留时代雄。

农讲所名声更隆。

————————

  【注】番禺学宫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清代以前,为番禺县学和祭祀孔子的文庙。原学宫阔三路,深五进。现左右两路除尚存明伦堂、光霁堂外,大部分建筑已毁坏。中路现存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及东西廊庑,占地5425平方米。毛泽东同志于1926年在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1953年被辟为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

陈氏书院

艺术明珠耀宇中,

匠心造物胜天工。

九堂凝铸岭南韵,

六院珍藏广府风。

纷呈万象尽丰融。

————————

  【注】陈氏书院又名陈家祠堂,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清光绪十四年(1888)筹建,十九年(1893)落成,乃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陈氏书院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展示了岭南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

16

三元里

久远闻名侠义乡,

民持刀斧御洋枪。

三元古庙陈勋迹,

一座丰碑耸翠冈。

毅勇精神永颂扬。

————————

  【注】三元里,位于今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是1841年广州人民民间自发抗英斗争所在地。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非官方武装力量与英国军队发生的战斗,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为了纪念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在古庙前誓师抗英的壮举,1958年11月将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的三元古庙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附近立有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

17

沙面岛

珠水怀沙成碧洲,

葱茏古树隐洋楼。

百年租界余痕在,

五A景区闲客游。

痛心屈辱忆难休。

————————

  【注】沙面岛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沦为英、法租界。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博物馆”。

18

黄花岗

黄花灿灿木森森,

陵墓功碑如虎蹲。

岗土含悲埋义骨,

白云垂首祭忠魂。

烈士千秋浩气存。

————————

  【注】黄花岗,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墓园建筑规模宏大,巍峨的正门牌坊,上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浩气长存” 四个大字。园内有墓亭、陵墓、纪功坊、记功碑等,记功碑上刻有历史缘由和烈士英名。

19

黄埔军校旧址

校址百年今尚存,

曾经黄埔铸军魂。

征东平叛为行义,

伐北挥戈勇献身。

一代精诚励后人。

————————

  【注】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于此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黄埔军校旧址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等史迹。

20

中山纪念碑

百步梯高上碧岑,

丰碑矗立揽烟云。

欲求代仰三民事,

不朽石铭百世勋。

愿终帝制胜观音。

————————

  【注】中山纪念碑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公园观音山顶,循百步梯登攀可达。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用花岗岩砌成,高37米,外呈方形、尖顶。碑的主体高度,由59块砖砌叠而成,与孙中山先生的寿辰吻合。

21

中山纪念堂

千秋国粹五洋风,

融汇金堂气象雄。

似伞高擎荫华厦,

如山永固纪丰功。

木棉长伴共峥嵘。

————————

  【注】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1956年,重铸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广州最老的木棉树(已有三百多年)就在中山纪念堂旁。

22

海珠桥

穗跨珠江首座桥,

一身铁骨亦妖娆。

连通南北还成景,

遭遇鬼魔曾断腰。

百年故事看墙雕。

————————

  【注】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横跨珠江的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始建于1929年,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0米,中跨为开启式结构,能向上分开,以利大船通过。1938年,侵华日军派遣飞机轰炸广州,将海珠桥桥体开合器震坏。日军侵占广州后,盗走海珠桥桥上的整套设备。从此,中跨桥面开合部分始终无法修复。1949年10月14日,国民党军队用近百箱炸药将海珠桥炸毁。1950年广州市政府重建海珠桥。1974年在原桥两侧各加建一座宽11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使新旧桥既独立又连体。2012年海珠桥大修后,在桥两侧单车道的旁边放置了记述海珠桥重大历史节点六组雕塑并配有说明文字的文化墙。

23

华南植物园

万千植物荟华南,

四季滋荣春满园。

龙洞琪林惊异景,

阳光温室赏奇观。

游人遍地树遮天。

————————

  【注】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333公顷,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合作共建,是中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植物园迁地保育的植物超过17000种。在园内成功迁地保育的植物中,包括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园内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8个专类园区。有龙洞琪林、温室群等景区。

24

广州塔

临江特立势冲霄,

粤海古城新地标。

孤韵赋成高境界,

丰姿秀作小蛮腰。

临览风光八面遥。

————————

  【注】广州塔即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珠江南岸艺洲岛,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 ,是广州市的新地标。广州塔2009年9月竣工,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户外观景平台。

25

花城广场

新开胜境古城中,

嘉木引来南北风。

围场群楼同炫彩,

压轴三塔并争雄。

灯光秀夜客融融。

————————

  【注】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是广州市最大的广场,2010年10月25日起全面向市民开放。广场位于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节点,东起冼村路,西至华夏路,北靠黄埔大道,南临海心沙,与广州塔隔江相望。占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种植了超过600棵大树和古树,周边建有39幢建筑,其中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广州国际金融中心(449.2米)与广州塔(600米)形成了鼎足而立的压轴三塔。从2011年起,每年年底在此举办广州国际灯光节,是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

本页图片来源百度


五句谣简介

  五句谣是借用长期流传于湖北长阳等地的民歌“五句子”格式,移植而成的一种诗词新体裁。其基本格式为七言五句,前四句依七绝格律,可适当放宽;第二联宜用对仗,工对、宽对无妨;第五句与前一句或粘或对均可,须用律句押韵。五句谣的题材范围和语言风格与竹枝词相类,作品须有风味。


我知道您也在看,请点在看

——————————

敝帚自珍 往期回放

(1)清江画廊剪影(二十四首)

(2)笔走清江(十六首)

(3)土家风情(八十七首)

(4)小镇春秋(六十八首)

(5)岁时节令(七十二首)

(6)巴风采录(五十七首)

(7)世态扫描(一百首)

(8)写在《十年一茧(续集)》付印前

(9)《十年一茧(续集)》之一:绝句篇

(10)《十年一茧(续集)》之二:律诗篇

(11)《十年一茧(续集)》之三:词曲篇

(12)《十年一茧(续集)》之四:竹枝词

(13)《十年一茧(续集)》之五:联语篇

(14)关于竹枝词组诗的几点认识

(15)关于竹枝词特性的几点浅见

(16)简述新长阳竹枝词

(17)竹枝词赏析三则——应《武汉诗词》邀约而作

(18)中华诗词论坛吟秋竹枝词作品选读(五则)

(19)五句谣·咏杨箕

(20)《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一:2012年稿(三十首)

(21)《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二:2013年稿(四十八首)

(22)《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三:2014年稿(二十九首)

(23)《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四:2015年稿(三十一首)

(24)《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五:2016年稿(四十九首)

(25)《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六:2017年(二十九首)

(26)《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七:2018年稿(三十首)

(27)《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八:2019-2020年稿(二十四首)

(28)《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九:2021年稿(三十七首)

(29)《五句新谣(续集)》初稿之十:2022年(三十八首)

(30)《五句新谣(续集)》后记

(31)简析陈克果(子毅)先生绝句三首

(32)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风情摘录//清江诗圃-敝帚自珍

——————————

关注清江诗圃 触摸诗意清江

这里是

竹枝词的平台 五句谣的源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