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溪地理】紫霞洞:朝看烟云暮看霞(徐霞客兰溪游线寻踪之十一)

 大白二白和三白 2023-08-10 发布于美国


徐霞客与静闻两人游了漏斗洞、白云洞之后,已近中午,回到寺庙吃中饭。“饭而出寺,仍旧路西下,二里至洪桥。未渡,复从桥左人居后半里上紫云洞。”饭后沿着前日来时的路下山,找到了紫云洞,也就是紫霞洞。徐霞客在日记中写道:“洞门西向,洞既高亢,上下平整。中有垂柱四五枚,分门列户,界为内外两重。琼窗翠幄,处处皆是,亦敞亦奥,肤色俱胜。洞之北隅复通一奥,宛转深入,以无炬而返。

此洞位于半山腰,处于上下洞之间,故又叫中洞。洞门向西,洞50余米,宽20余米,地面较为平坦,洞口平敞,俯视可见山下的洞源村。中间有四五根向下垂悬的石柱,分门列户,将洞隔为内外两。洞内奇石如琼玉翡翠,有的如窗户,有的如帐,到处都是。此洞如大套居室,亮堂而宽敞,北角还有石穴,如同现代居室中的私密更衣室。

洞的右壁有篆体“紫霞”二字,相传为宋人于石所写此前因洞中无水,当地人叫燥洞,自于石题字后便改叫紫霞洞了。于石为洞源人,貌古怪,形如罗汉,故与栖真寺诸僧来往甚密。其生性刚强,自负甚高,自元灭宋后,即隐居不出,凡有讲学授徒一概拒之。惟寄情山水,专工诗学,诗风苍劲豪放,著有《紫岩诗集》三卷,《四库全书》存其诗目。其曾写过六洞山诸景的大量诗作,其中《紫霞洞》曰:“洞门相对是吾家,朝看烟云暮看霞。铁笛一声山石裂,老松惊落半岩花。”颇有禅境。

  在六洞山诸洞中,紫霞洞为历代文人最爱。白云洞地势高而深遂,不宜久留,涌雪洞常年流水,湿气太重,而紫霞洞处于半山,为临崖石窟,坐于洞口,“朝看烟云暮看霞”,饮酒作赋,甚有雅趣。在洞口处,赵志皋还曾建有半山亭,与之相呼应。洞内石壁如霞,疑为仙人炼丹之处,赵志皋曾写有“翠壁青萝洞穴寒,石妆锦幛起仙坛。试观岩窦留霞色,犹是当年炼液丹”,“郁葱紫气自南来,晓映晴峦锦嶂开。此地餐霞谁是主,谪仙曾住小蓬莱”等诗句。洞口栽有桃树,山脚有溪水流过,每到春天,桃花盛开,泉水潺潺,如陶渊明笔下之桃花源。赵志皋有诗赞曰:“丹霞迷洞口,遥自赤城来。缥缈烟霏处,氤氲绵作堆。桃花薰客梦,石竹罥行杯。虚谷自生听,飘飘仙吹回。”此情此景,万赖俱寂,天人合一,如入仙境。“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这种与永恒与宁静是常人所不能意会的。

  当我们找到此洞时,洞口筑有小屋,洞内遍是杂物,壁上有闲人题字,不堪入目。据当地人介绍,九十年代曾有村民自筹开发,售票经营,却因不景气而弃之。实为今人浮躁,如若没有一颗宁静之心,想必是难以体会到此洞的静妙之处了。

三白草堂,文学梦想
麓人悟道,无处可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